彭蘭:網上社區(qū)研究個案之二——百度貼吧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1.百度貼吧的發(fā)展背景
百度貼吧是2003年12月3日創(chuàng)建的,貼吧的創(chuàng)意來源于百度首席產品設計師俞軍。當時創(chuàng)建這一想法的緣由是:結合搜索引擎建立一個在線的交流平臺,讓那些對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開交流和互相幫助。
百度貼吧是一種基于關鍵詞的主題交流社區(qū);
它與搜索緊密結合,準確把握用戶需求,通過用戶輸入的關鍵詞,自動生成討論區(qū),使用戶能立即參與交流,發(fā)布自己所擁有的其所感興趣話題的信息和想法。這意味著,如果有用戶對某個主題感興趣,那么他立刻可以在百度貼吧上建立相應的討論區(qū)。
百度貼吧完全是一種用戶驅動的網絡服務,強調用戶的自主參與、協同創(chuàng)造及交流分享,也正是因為這些特性,百度貼吧得以以其最廣泛的討論主題(基于關鍵詞),聚集了各種龐大的興趣群體進行交流。
2.百度貼吧特點分析
人工信息聚合方式對搜索引擎的補充
對于那些基于信息搜索的需求而找到貼吧的人來說,獲得某個主題的信息往往是他們的一個基本目標。但搜索引擎目前還難以高質量地滿足這方面的需求。貼吧可以使人們從機器的搜索過渡到人工的信息整合中。擁有不同資源的人們,在這里實現信息的分享,而且信息需求與供給關系更明確,這樣獲得的信息針對性往往更強。貼吧成為對百度這樣的搜索引擎的一個有益補充。
共同興趣愛好者的快捷聚集
盡管網上有難以數計的由興趣愛好者組成的社區(qū),但是,如何找到它們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找到一個有代表性的社區(qū)更是困難。百度貼吧最重要的特點就在于,它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領域的知名度與地位,為各種興趣愛好者的聚集提供了一個最便捷的方式。只要知道百度,就可以通過關鍵字找到同道者。而百度的知名度也有助于使某一個關鍵字的貼吧成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貼吧。
封閉式交流話題帶來的深度互動
與很多社區(qū)不同的是,貼吧創(chuàng)造的社區(qū)往往是一個話題非常封閉的社區(qū)。某一個明星、某一部影視作品甚至某一個歌曲。雖然理論上這些社區(qū)也可以有更開放的討論主題,但是多數貼吧的成員更愿意圍繞一個封閉的主題來展開交流,這就促進了互動的深度的不斷挖掘。
“粉絲文化”的催化劑
百度貼吧的迅速走紅,是與“粉絲”及“粉絲文化”的流行緊密相關的。在“粉絲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百度貼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粉絲”來自英文“Fans”,意為“迷”,在中國,主要指某個明星(或平民偶像)的崇拜者。“粉絲”現象是隨著湖南電視臺的“超級女聲”及其他電視選秀節(jié)目的影響力日增而不斷發(fā)展起來的。
有人認為,粉絲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
首先是粉絲群體的團隊精神。其次是粉絲們那種喜歡就勇敢表達出來并鮮明支持的率真精神。
第三是粉絲積極主動、甘于付出的奉獻精神。這種奉獻和付出,不只是表現在感情上,還有金錢和時間精力上。第四是粉絲與喜愛對象患難與共的忠誠精神。第五是粉絲面對壓力和困難敢于挑戰(zhàn)和奮爭的“PK精神”。
盡管上述觀點只是肯定了“粉絲文化”的正面意義而忽略了它的一些消極影響,但是,它的確也揭示出了“粉絲”們一些特點,以及粉絲文化廣泛漫延的原因。
從總體來看,近年來的粉絲文化與以前的“追星族”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它的團隊特點。粉絲們不再是離散的追星個體,而是一個有組織的團隊。粉絲對于其追捧的明星的支持力度,往往取決于粉絲團隊的規(guī)模、組織的嚴密程度,以及活動的方式與效果等。
由分散的“粉絲”到“粉絲”群體,再發(fā)展出“粉絲文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絡。
這首先是因為貼吧這樣的社區(qū)為粉絲的聚集提供了一個快速、定向性強的渠道。粉絲很容易找到與他興趣相同的“粉絲”,在貼吧,這些人互稱為“親”。這個詞也形象地反映出粉絲間的親密關系。
網絡的特點,也容易吸引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粉絲,壯大粉絲隊伍。
粉絲間相互分享所追捧的明星的信息,是粉絲間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貼吧恰好為此提供了一個主要的渠道。從文字、圖片到音頻、視頻,網絡信息傳輸技術的發(fā)展,也日益擴展了粉絲間信息交換的種類,增強了信息交換的頻率。
貼吧提供的關于某個明星的信息的集中度,也往往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而且粉絲們發(fā)布的更多是有利于塑造明星正面形象的信息,即使是負面信息,他們也往往會做出正面解讀,或者用自己的方式為明星“據理力爭”。雖然在貼吧也會出現很多與粉絲的價值取向不一致的信息,但是“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與“選擇性記憶”等心理,會使粉絲們忽略那些信息的存在。而吧主也會通過刪貼的方式,來減少不利信息的存在。集中的正面信息對于激勵粉絲們的專一追求和狂熱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貼吧中的匿名交流,使那些原來在現實空間中不敢表露自己崇拜想法的人,有可能完全敞開心扉,粉絲間也會形成相互鼓勵、相互激發(fā)的效應,使更多的人堅定自己的追求。
粉絲對明星的崇拜,往往也是他們自我追求的一種投射,是借明星實現自我認同的一種方式。貼吧中的互動,可以使更多人確認自我追求的價值,產生更強的追求動力。
個體追求之間的互動,也會醞釀出粉絲群體的共同追求,和這個群體特有的文化特征,反過來群體文化又進一步引導著粉絲個體的行為。
貼吧所造就的群體氛圍,也有可能激發(fā)群體性的非理性情緒。應該看到,粉絲文化中產生的一些消極現象,與網吧中傳播的環(huán)境及特點也是相關的。
在百度貼吧,同時存在著很多個粉絲團體,也常常出現多個貼吧之間的相互鏈接關系。這也是貼吧與其他獨立存在的某些明星的“官網”不同的地方。粉絲團體間的相互競爭甚至斗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粉絲團體的走向。
在組織粉絲團體活動方面,貼吧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平臺。
可以說,貼吧提供的交流環(huán)境,為粉絲群體的形成以及相應的群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平臺。而粉絲文化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
雖然現在也有諸如“粉絲網”這樣的專門網站出現,但是,百度貼吧已經積累的人氣、更強的網民自主性,和相對簡潔的界面,仍然使它在粉絲文化的發(fā)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文化研究的新途徑
英國的研究者戴維•岡特利特在他主編的《網絡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一書中認為,互聯網提供了一種新的“搖椅”式的研究方法。他在研究了一個關于電影的網站(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后指出,那些觀眾的評論雖然“并不能代表一個完整的電影觀眾群。但是,這些觀點比那些由電影研究專家們寫的單一的、主觀的、通常還是晦澀難懂的‘解讀’性文字要好。事實上這些樣本與多數定量研究中使用的樣本一樣具有價值(也很奇特),人們所提供的數據就是他們就電影自發(fā)地發(fā)表的感想,也是他們想要寫的話”。[2]
以上這種觀點,應用在貼吧上,也許是非常適合的。
由于貼吧話題的封閉性特點,網民的深度互動實際上為文化產品、文化現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種非常直接的渠道。
例如,對于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貼吧中豐富的來自觀眾的“現身說法”,真實而生動而地展示了觀眾對于作品的解讀方式及其動因。雖然這些觀眾未必總是能代表全體觀眾,但是他們的體會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影視作品在受眾那一端所起的作用。觀眾喜歡什么樣的角色,喜歡什么樣的情節(jié)以及細節(jié)處理,喜歡什么樣的題材,如此等等,常常都可以在貼吧中找到答案。貼吧不僅為了解作品的傳播效果提供了一種反饋渠道,更是為未來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啟發(fā)。在過去很少能有這樣的渠道如此充分地讓人研究那些觀眾喜歡以及不喜歡的元素,以及背后的原因。這不僅將使創(chuàng)作者個體受益,對于影視生產企業(yè)來說,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資源。而對于文化研究者來說,研究大眾文化對于受眾的深層影響,貼吧這樣的平臺也將顯得越來越重要。
雖然岡特利特稱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研究是一種“搖椅式”的方法,但是,也許在某種意義上,網絡也許提供了一種新的“田野調查”的“田野”,在類似“貼吧”這樣的網絡空間里,人們發(fā)表的最直接、真實的內心告白,也是人們現實生活與活動的一部分,作為一種越來越與現實生活交融的生活空間,網絡同樣能提供非常真切而鮮活的研究材料。它也是實證研究的場所。貼吧這樣的社區(qū)更是具有典型的研究價值。
除了文化研究,貼吧這樣的社區(qū)還可以為其他產品的開發(fā)、產品的營銷提供重要的消費者研究平臺。
-------------------------------------------------------------------------------
[1] 《什么是粉絲文化?》,載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249194.html
[2] [英] 戴維•岡特利特《網絡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蘭等譯,150頁,新華出版社,2004年1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