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勇:“親親相隱”

發(fā)布時間:2020-06-06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時間:2007年10月14日

  地點: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光明日報國學版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聯(lián)合主辦

  演講人簡介:郭齊勇,男,1947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熊十力思想研究》、《傳統(tǒng)道德與當代人生》、《郭齊勇自選集》、《儒學與儒學史新論》、《文化學概論》等。

  

  今天我講一個老題目:“親親相隱”和容隱制,目前它又引起了新的爭論。今天,我算是拋磚引玉吧,把一些爭論的問題在此說明,并就教于各位。

  

  一

  

  講“親親相隱”,必然提到以下幾個文本。第一個是《論語·子路》篇第十八章: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笨鬃釉唬骸拔狳h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痹谄渲幸!

  說的是,葉公告訴孔子,他們鄉(xiāng)黨中有個“直”人,他告發(fā)自己的父親攘羊!叭痢弊,有的注疏家講,是順手牽羊的意思。有人解釋“攘”為:夜幕降臨,趕羊歸圈欄時,人家的羊隨自家的羊進了自家的圈欄,自家沒有及時歸還!岸幼C之”的“證”,是“告發(fā)”的意思?鬃訉θ~公的回答是,在自己的鄉(xiāng)黨中,“直”者與此相反,“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什么是“隱”呢?不宣揚親人的過失。

  這里,孔子顯然是在保護“私”領域,把親情與家庭看得很重,非常害怕官府、“公家”或權力機構破壞親情與“私”領域,不愿意看到父子相互告發(fā)、相互殘殺成為普遍現(xiàn)象,因此寧可認同維系親情,亦即維系正常倫理關系的合理化、秩序化的社會?鬃舆@里是不是在主張“徇情枉法”呢?

  舜耕于歷山

  第二個文本,《孟子·盡心上》第三十五章: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zhí)之而已矣!薄叭粍t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薄叭粍t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學生桃應問孟子:舜當天子,任命皋陶當大法官,假設舜的父親瞽瞍殺人,皋陶應該怎么辦呢?孟子答道:當然是把瞽瞍抓起來。桃應問:難道舜不會制止嗎?孟子答道:舜怎么能制止呢?舜授命于皋陶,讓他執(zhí)法。桃應問:那么,舜接下來該怎么辦呢?孟子做了一個巧妙的回答:在舜看來,放棄天下如扔破草鞋一樣,他很可能偷偷背著父親瞽瞍逃跑,沿海濱而住,終身高高興興地享受天倫之樂而忘卻了掌握天下的權力!昂I”指當時的山東沿海一帶,僻遠而貧窮,去那里,跟流放的性質(zhì)差不多。有人說,這不是像現(xiàn)在中國的一些貪官一樣,跑到美國、加拿大或者別的什么地方躲起來?這個比喻可不太合適,舜是代父受罪,自我流放,現(xiàn)在的貪污犯是帶罪潛逃,溜之大吉。

  《桃應》章把忠、孝兩難的問題突顯了出來。孟子為舜設計,讓他背著老爸逃跑。這是不是證明孟子在主張“以權謀私”呢?

  一個人對父母、兄弟的感情,是人最為切近的一種感情。原始儒家的仁愛,是從對親人的愛開始的,由此推擴開來!坝H親相隱”這句話里,“親親”是儒家仁愛思想的立足點。

  臺灣學者莊耀郎先生對《論語·子路》十八章的解讀是深刻的。他認為,核心的問題在于:執(zhí)法和人情是否有沖突?葉公的立足點顯然是以“法的公平性”、“法無例外”的觀點說“直”,也是從執(zhí)法人的立場出發(fā)論“直”;
孔子則不然,孔子是從人情之本然惻隱處論“直”,是人心人情之“直”,是從當事人的立場說人情之“直”。從表面上看,這兩說處于對立,實則其中有一“理序”上的問題,也就是理論上孰先孰后的問題,如果“法”的設立在于濟“禮”之不足,也就是說,當“禮”這種以文化來調(diào)節(jié)社會的力量顯得不足時,“法”以強制力來維持社會的秩序。既然法的目的在此,那么,它必須有可行性,而可行性的條件,必然追究到立法的根據(jù),這無外乎人情之實。以情為本,法方不致淪于抽象蹈空,強為劃一。這樣說來,人情之實是立法之根源根據(jù),法的公平性、無例外性,則是因應人情所作的外在化、規(guī)范化。可見,人情、法律是先后問題。法理必據(jù)于人情,法律則規(guī)范人情,人情和法律兩者,是統(tǒng)一的而非對立的。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孟子贊同舜竊負而逃的舉動。孟子是不是贊成腐敗、徇私舞弊、徇情枉法?儒家“親親相隱”的提倡,是不是該對后世的腐敗現(xiàn)象負責任?我們講,腐敗是對公權力的濫用。丁為祥先生說:《孟子·盡心上》里桃應的假設,皋陶既然為“士”,他的職責當然是維護法的公平性,而法的公平性是建立在人人平等、沒有特權的基礎上。所以,假如舜的父親瞽瞍殺人,即便瞽瞍有天子之父的尊位,皋陶也不能讓他逍遙法外,而應繩之以法。這時,從另一方面講,舜何以自處呢?舜既是天子,也是人子,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呢?孟子給舜出的主意是:讓舜從公權力的職分上離開,與父親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孟子這樣一個設計,一方面針對天子的尊位,另一方面針對親子的情感,兩者都不相傷,這與孔子講人心之“直”是一致的。“直”是至情,是天性之常,是內(nèi)在人心,是人性本有。孟子講舜可以竊負而逃,也就是說,在被逼迫上絕路時,舜丟棄天下,選擇父親,根源正在于維護人性之本。

  “直”是內(nèi)在于人心、普遍于人性的東西。正如莊耀郎先生前引文章中所說:這種普遍性和法的普遍性意義不同。內(nèi)在于人心的普遍性稱為具體的普遍性,此種普遍性的存在,可以作為制定法律的依據(jù),法律之普遍性則是適用對象的普遍性。換句話說,凡依人性而制定之法律,其適用之對象也可以無外,兩者不必沖突。我們要考慮的是,孟子所構設的,是將對象推到最極端的情勢下,讓人去考量,人性最本源的東西在哪里?當然,孟子的答案是:親子之情。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東西作為基礎,即使再訂多少法律,這個社會都沒有辦法安定。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不僅只有“親親”的原則,還有“尊尊”的原則。“親親”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即家庭內(nèi)部成員,互相愛護團結,“尊尊”則不僅要求在家庭內(nèi)部執(zhí)行,還要求在貴族之間、貴族與平民之間、君臣之間都要講尊卑關系,講秩序和等級。除“禮”之外,還有“義”的原則等與“仁”的原則相互補充、制約。這個“義”,不僅僅在禮治的框架下,有時又突破它的限制,涉及到包括小民的生存權、受教育權等等,乃至關心孤寡,減小貧富懸殊等社會公正的問題,防止公權力濫用的問題,涉及道義、公平等,當然是那個時代的道義、正義。儒家思想是一個系統(tǒng),“親親”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方面,絕不是其全部。

  我們經(jīng)常說:“忠臣孝子”。有人問:孝子一定是忠臣嗎?“親親”一定能“仁民”嗎?“齊家”一定能“治國”嗎?我借用龔建平先生的話來說:僅“親親”未必能“仁民”,單“齊家”未必能“治國”,有道理;
但同時,我們不能因此就否認:“親親”可以“仁民”,“齊家”可以“治國”。我們不能斷然否定,“親親”的人格成長和發(fā)展,有利于“仁民”的人格成長和發(fā)展;
“齊家”能力的增長,也可以促進治國能力的增長。其實,修齊治平,親親仁民愛物云云,是生命的體證與實踐,不是形式邏輯的問題,更不是由邏輯可以推出的。理性與邏輯可以取代仁德嗎?相信絕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否定的。退一步講,即便從邏輯上說,當儒者能“親親”到極限,也就一定能同時“仁民”乃至“愛物”到極限。因此,強調(diào)“親親”和“齊家”,不是“仁民”的充分且必要的前提,但并非否認它是必要條件。孫中山先生曾說,即使有再好的制度,最終也需要人來維護制度,執(zhí)行制度。法律和制度再細致,也無法取代人。這話很有道理,從中可見,“人”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的“親親”,強調(diào)的正是“人本”。

  

  二

  

  不僅中國傳統(tǒng)社會有“親親相隱”,西方也有類似的思想。譬如,在柏拉圖的《游敘弗倫篇》中,蘇格拉底非難游敘弗倫控告老父。

  游敘弗倫的父親把一個殺人的奴隸扔在溝里,出去辦事,結果忘了。等他回來,發(fā)現(xiàn)奴隸已經(jīng)死了,雖然奴隸是個殺人犯,但游父依然失職了。游敘弗倫知道后,準備告發(fā)自己的父親,并認為自己的父親對神不虔敬。在法庭之外,他遇到蘇格拉底。這時,蘇格拉底也遭到控告,罪名是藐視舊神。蘇格拉底首先“恭維”游敘弗倫說: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只有擁有極高智慧的人,才會告發(fā)自己的父親。蘇格拉底裝作不懂,說:游敘弗倫,你太高明了,你來開導開導我,讓我變得更聰明吧。你有什么證據(jù)說明,諸神都認為你的奴仆之死是不公正的呢?你用什么來證明,兒子以殺人罪控告父親,是正確的呢?那你來幫我解除這些困惑吧。如果你能,我一定會對你的智慧贊不絕口。其實,他是給游敘弗倫設計了一個圈套,讓他慢慢自動入套。果然,游敘弗倫上當了。最后,蘇格拉底成功地奚落了他,使他落荒而逃。其實,蘇格拉底的用意很明確,他不想把自身意志強加給游敘弗倫,而希望對方自己用心體會出來,體會到子告父罪是有問題的。

  在討論的過程中,蘇格拉底問了游敘弗倫關于“虔敬”的問題,他假裝表示,對“不虔敬”的概念一無所知。游敘弗倫說:凡令諸神喜悅的,就是虔敬的。凡不令諸神喜悅的,就是不虔敬的。蘇格拉底說:好極了!這正是我想得到的。其實,這是反諷,不是蘇格拉底的本意。蘇格拉底指出,諸神的喜好并不一致。蘇格拉底運用他的對話藝術,引誘游敘弗倫三次定義“虔敬”,一次跟一次不一樣,慢慢的,蘇格拉底把游敘弗倫引向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游敘弗倫最終絕望地走了,蘇格拉底以巧妙的諷刺和對話的策略,讓游敘弗倫放棄了最初的觀念。在蘇格拉底與游敘弗倫討論的結尾,蘇格拉底莊重地說:你不能起訴你年邁的父親,除非你確切地知道何為虔敬,何為不虔敬。

  我們應該承認,在容隱的問題上,西方思想史和中國思想史、西方法律史和中國法律史,擁有許多共通性。其實,不只在古希臘,近代西方,也有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比如,法國啟蒙主義大師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商榷了兩條法律條文。一條是:盜竊者的妻或者子,如果不揭發(fā)盜竊行為,便降為奴隸。孟德斯鳩評論道:這項法律違反人性。妻子怎么能告發(fā)自己的丈夫呢?兒子怎么能告發(fā)自己的父親呢?為了對盜竊這一罪惡的行為進行報復,法律竟規(guī)定了另一更加罪惡的行為。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法理應該服從于人性、人情,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的。當然,法律一旦制定出來,一定程度要遏制人情,但法理的根據(jù)毫不動搖應來自人情,法律要從更大的意義上維持和保護人權、隱私、社群的維系。孟德斯鳩針對的另一條法律條文是:允許與人通奸的妻子的子女或者丈夫的子女來控告他們,并對家中的奴隸進行拷問。孟德斯鳩評論道:這真是一項罪惡的法律。它為了保存風紀而破壞了人性,而人性卻是風紀的源泉。孟德斯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貌似公正的法的條文,對法理精神和人性的踐踏。可見,人類要維護最重要最根本的東西,親情就在其中。

  前面我已提到,如何對待“忠”和“孝”的兩難選擇。選擇的基本立足點在哪里?我覺得還是人情、人性。西方哲人蘇格拉底等,與東方哲人孔孟等,在容隱的問題上,具有很大相通性?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東圣西圣,心同理同。親親相隱、容隱可以說是一個人類性的問題。

  

  三

  

  孔子“父子相隱”的思想成為了中國歷代制定法律的根據(jù)。出土文物云夢睡虎地竹簡中,有大量秦代的法律文書。秦代雖說是暴政時期,但它的為政,在一些方面仍然延續(xù)了孔孟思想。在親親互隱的問題上也是如此。秦代法律規(guī)定的不僅僅是罪犯的親人可以回避,而且是,根本不允許親人告發(fā)指證。秦律說:“自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勿聽。而行告,告者罪。”也就是說,子女告發(fā)父母,臣妾告發(fā)主人,公家不予受理,而且會判處行告者有罪。傳統(tǒng)法律是不允許告發(fā)親人的,告發(fā)親人者違法。

  后世儒家不斷糾正法家,解構法家。商韓之法的“公”,指國家權力、帝王權力,這與孔孟之公共事務的正義指向有原則的不同。法家有功利化、工具性的趨向,為富國強兵的霸王之政治目標,犧牲人的豐富的價值乃至戕害人性與人情。商韓之法以刑賞二柄駕馭、驅使百姓,而且意在泯滅百姓私人利益,化私為公(其公即是霸主的“國家利益”)。法家主張告奸,推行軍事化的什伍連坐,明目張膽地以國家權力破壞家庭及鄰里關系,完全無視私人領域或空間,尤其破壞了人間最寶貴的親情。歷朝歷代,平民及其知識人都是舉起孔子儒家的親親相隱的大旗來反抗皇權專制的什伍連坐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董仲舒《春秋》決獄,從公羊學中發(fā)掘父子相隱,并推廣到養(yǎng)父子相隱!尔}鐵論》中以賢良文學為代表的民間人士、儒生,強烈反抗、抗議皇權專制,與主張申商連坐之法的權貴桑弘羊之流展開了斗爭,依據(jù)的即是孔孟之道與公羊《春秋》。漢代昭、宣時期是制度儒家化的重要時期。宣帝時漢政府徹底放棄“重首匿之科”的刑罰原則,承認隱匿。東漢章帝白虎觀會議,把相隱范圍擴大到兄弟、朋友、夫婦!栋谆⑼ā肥侨寮抑贫然牡浞,自此容隱制進一步完備起來,成為傳統(tǒng)社會保障私領域,防止公權力濫用的重要依據(jù)。在本土法律文化中,孔子“父子相隱”思想制度化為漢、唐、清律的“同居相為容隱”,“親屬相為容隱”,即有個人權利與隱私權意識的生長,制約了專制皇權。下面我們細說:

  漢代《漢律》說“親親得相首匿”,來自于《公羊傳》何休的注引!稘h書·宣帝本紀》云:

  地節(jié)四年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禍亂,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于心,仁厚之至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

  也就是說,子女隱藏犯法的父母,妻子隱藏犯法的丈夫,孫子隱藏犯法的祖父母,都不會被判刑。漢宣帝的這份詔書,不僅在道德上,而且在法理上,肯定了容隱制。“父子相隱”的思想到漢代已推擴至夫婦、祖孫的關系,此后為歷代刑律所遵循。比如元代,連謀反這種國事重罪都要容隱。明清時期容隱親屬的范圍進一步擴展。“親親相隱”及容隱制所體現(xiàn)的維護家庭穩(wěn)定以及人文關懷,是嚴酷的專制法律中的一個亮點。數(shù)千年來,統(tǒng)治階級幾次欲實行“互證有罪”,都遭到人民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有識之士的反對。

  清代末年自1902年始,沈家本、伍廷芳等修訂法律,兼取中西。民國建立之后,1915年,汪有齡、章宗祥、董康的《修正刑法草案》沿襲了《大清新刑律》。民國《六法全書》所規(guī)定的親屬匿罪、拒證特免權,都加入了新的時代精神,既重視培護親情,又把親情作為一種權利來進行法律保護!案缸酉嚯[”及中華法文化傳統(tǒng)與西方現(xiàn)代平等、權利意識及通過日本、德國的法律條文的借鑒,才有了清末民初刑法制度的確立。

  到民國二十四年,也就是1935年,公布了新的《刑事訴訟法》,民國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此《刑事訴訟法》被修訂,其中,第一百六十七條明顯體現(xiàn)了親親相隱的人文精神:

  配偶、五親等內(nèi)之血親或三親等內(nèi)之姻親,圖利犯人或依法逮捕、拘禁之脫逃人,而犯第一百六十四條或第一百六十五條之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有關近親屬負刑事責任之拒絕證言權之規(guī)定如下:

  證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拒絕證言:一、現(xiàn)為或曾為被告人或自訴人之配偶,五親等內(nèi)之血親,三親等內(nèi)之姻親,或家長、家屬者。二、與被告人或自訴人訂有婚約者。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德國、美國大多數(shù)州的刑法,也都有類似規(guī)定。比如說,德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二項規(guī)定:

  正犯或共犯之親屬,為使正犯或共犯免受處罰而予以庇護隱匿者不罰。

  日本刑法第一百零五條規(guī)定:

  犯人或脫逃者之親屬,為犯人或脫逃者之利益而犯前二條之罪者,得免除其刑。

  日本、德國刑法正是清末民初我國刑法的重要參照。

  目前,在外國的刑法中,特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了,不僅有親情的特免,還有工作關系及其他事務的特免。這種情形正是指出了人性之共同處,即所謂具體的普遍性。

  有人認為,西方的容隱制是以權利為出發(fā)點,中國古代的容隱制只是義務,不涉及權利。他們認為,孔孟講親親,若人各親其親,那么,當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宗族信仰或者利益上的沖突時,個人無疑具有維護宗族集體利益的義務。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我們知道,權利和義務是一對相聯(lián)、相關的概念,兩者不可能完全分開。當個人以履行義務的形式去維護宗族集體利益時,他自然也會受到宗族利益的維護,這是他享受到的權利。舉例來說,所謂“敬宗”是義務,但是,族長“收族”則是族民的“權利”。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族民的“親親”之仁,相對族外的任何勢力而言則是權利。親親、容隱,正是個人權利得到部分或者不同程度之保障的證明,它抵御著拷問、告奸、株連等殘酷的專制制度,維護著親情的本原,減緩著非人性的暴行。由親親觀念開展出的中國古代法律史上的實踐,保障了人的某種權利,維護著社會道德的昌明和社會秩序的和諧。大家知道,在傳統(tǒng)社會中,有各種可調(diào)控社會的因素,不只是唯一的君權就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我們更不能把儒家與君主體制完全打成一體,有時候儒家恰恰是以親屬權或宗族權來抗衡權力結構的壓榨的,抗衡君權或當時國家與地方政權的濫用權力的。

  從前面我轉述的有關專家們對中國法制史的敘述中,我們已經(jīng)看到,我國古代的證人拒證權制度比較發(fā)達,清末特別是民國時期的法制改革,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容隱制對西方特免權的引進,以及與現(xiàn)代法律的銜接。容隱是權利與義務的結合,那些張口閉口講傳統(tǒng)中國思想里沒有權利意識的人,有必要檢討一下。權利、正義云云,都是具體的、歷史的。

  我們應該更全面地思考人的存在。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人常常面臨著多重身份、角色與責任,人不只是一個法律的存在,天下家國的安定,也不只是倚靠孤獨的法律便能成功,情理、人性的維系,應該說是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在引進西方有關公平、公正、正義等理念的同時,我們不應完全拋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仁愛”人道的精髓!坝H親互隱”、容隱制正是傳統(tǒng)儒家留給我們的寶貴的道德和法律資源,結合這些資源來處理現(xiàn)實的法治問題,必將使我們的法治建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必將使人類社群的走向更為健康。

  

  四

  

  前面我已說到,我國法律文化的容隱制其實與現(xiàn)代人權的維護有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坝H親互隱”和容隱制反映出中國倫理法系的精神,它是符合人性、人道的,因而是最具有普遍性的!案缸踊ル[”,與人權并不違背,而恰恰包含著尊重和維護人權的因素。讓親人從親人的證人席上走開,恰恰極其具有現(xiàn)代性。令人遺憾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我們以批判封建文化傳統(tǒng)與封建法律為理由,廢止了清末民初律法的親屬容隱條文,在某些方面產(chǎn)生了極不好的后果。此時此刻,我們討論儒家的“親親互隱”和容隱制,對于修正和補訂現(xiàn)行的、沿襲革命法律的刑事訴訟法之相關內(nèi)容,無疑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

  我想強調(diào)的是,我關注“親親互隱”和容隱制,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的。我是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如今進入花甲之年。1966年“文革”轟轟烈烈的時候,我是高中三年級的學生,我親眼目睹了父子之間的殘害,夫妻相互的揭發(fā),兄弟間的反目,學生對師長的蹂躪,真是令人心酸,那一幕幕的殘酷的鏡頭,至今還在我的腦海,有時浮現(xiàn)在我的眼簾。那就是孟子所謂“人相食”的悲劇呵!在“文化大革命”中,親情被階級斗爭所代替,父子、夫婦間相互揭發(fā),人人自危,那正是整個社會政治、倫理和家庭倫理出現(xiàn)大問題大危機的時候。尊重隱私是人類文明生活的一個必要條件,如像“文革”中,讓所有的人把心靈深處的欲望等都挖掘出來,那么社會生活,或說文明的社會生活將是不可能的。私領域之中最為親密的關系,如家庭之父子、兄弟、夫婦等親情,繼而朋友、師生等情誼如都遭到破壞,彼此落井下石,揭發(fā)出賣,甚至私底下的言行也成為判為犯罪的證據(jù),那只能是“文革”中出現(xiàn)的慘狀。

  我建議,為了國家民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為建設更加文明的社會主義文化,保護公民的人權、親情權、隱私權等,我國立法機構應該討論,繼而允許親屬容隱拒證,這可能增加我們的司法成本,但從長治久安的角度出發(f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文化的合理建構出發(fā),仍是很有必要的。維系親情,恰好是維系和諧社會的基礎。

  總之,我重視的是:中西哲學、法學、倫理學思想資源中的溝通性與共同性的因素,先秦與古希臘的可通約的方面,孔孟儒學透顯的人性的光輝與人類性的價值,以及如何深刻地體認與發(fā)掘前現(xiàn)代文明、非西方思想資源中所具有的現(xiàn)代性、普世性的因素與價值;
我的現(xiàn)實性的考量,即是希望接上人類的,包括西方三大法系,包括有法律文書為證的我國自秦代至民國的法律史上容隱思想與制度的傳統(tǒng),反思今天的法律條文中的不合情理的成分,使現(xiàn)代法治社會的建構更加健康與人性化,更加公平正義。近幾年我積極組織討論“親親相隱”問題,正是從對現(xiàn)實民眾的人權、人性的關懷出發(fā)的。

  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相關熱詞搜索:親親 郭齊勇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