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培元:情感與知識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關(guān)于知識學說,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在儒家學說中更是如此。按照現(xiàn)在的理解,認知問題是認識論、知識論的問題,與情感價值問題是有區(qū)別的。認識論是有關(guān)真理的問題,情感是有關(guān)價值的問題。認識論是關(guān)于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情感是我需要什么或應當如何的問題。認識論要求區(qū)分主體與客體即認識者與被認識對象的界限,我是一個認識主體,我之外的世界是被認識的對象。情感則復雜得多,情感也有對象,無論是人還是物,都可以成為情感對象,但不是認識與被認識的關(guān)系,而是如何相處、對待與交流的問題,亦即“感應”的關(guān)系。情感交流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它不是求得認識上的滿足,比如獲得了某種知識,發(fā)現(xiàn)了某種規(guī)律或定理之類,而是求得情感上的滿足,得到心理的愉悅之類。

  就人性而言,知性和情感都是人性的重要方面,認識事物、追求真理,這是人性的需要;
至于情感就更不用說了,人的情感需要是多方面的,中國的儒家更強調(diào)道德情感與審美情感的滿足,要求過一種道德和藝術(shù)的生活。

  在西方哲學中,認識與情感是二分的,哲學被稱為“智慧”之學或“愛智”之學,在早期的古希臘時代,“智慧”雖然不是純粹知性的,其中包括人生的美德、德性、善等許多方面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已經(jīng)突出了認識的作用,蘇格拉底的“善即知識”就很能說明這一點。至于柏拉圖的“理念”(即“理型”)則是用歐氏幾何學的方法進行論證的,而亞里斯多德的分類學,更是建立在知識論之上的,他對認識工具即邏輯學的重視,為以后西方哲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事實上,西方古希臘的本體論哲學,是以認識論的不證自明的結(jié)論的前提的。后來的所謂“認識論轉(zhuǎn)向”正是這一發(fā)展的自然結(jié)果,本體論的認識論基礎何以可能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從此以后,認識論問題就更加突出了,以至成為西方哲學的中心問題。無論是經(jīng)驗論者,還是理性主義者,或是懷疑論者(其中又有休謨的經(jīng)驗主義懷疑論與笛卡兒的理性主義懷疑論),都是圍繞認識論問題展開爭論的。后來的邏輯實證主義則是這一發(fā)展的又一結(jié)果,接著,“語言的轉(zhuǎn)向”發(fā)生了。

  此后,方法問題又顯得特別突出,所謂“分析的方法”已成為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最大特點。但無論是邏輯分析也罷,語言分析也罷,開始都沒有離開認識問題。所謂“語言本體論”與“存在哲學”則上后來的事情。

  西方的認識論哲學也有許多不同的流派,有不同主張與講法,但其共同點是與情感截然分開的,認識論是獨立的,認識上的“真”與情感沒有關(guān)系,反過來說,只有擺脫情感的參與,才能求得認識的“真理”。這本身就是一種“分析”的思維,“分析”的方法。因為情感被認為是主觀的,變化無常的,而真理則是客觀的,普遍永恒的。即便是主張認識由主體的先驗理性(如笛卡兒)或先驗形式(如康德)所決定的哲學家,也都承認認識的客觀性與普遍性,只有實用主義哲學有些例外。

  中國的儒家哲學可以說與西方傳統(tǒng)有很大區(qū)別,它從未建立起西方式的認識論哲學,就是它的“本體論”哲學,也與西方有根本區(qū)別(非實體論的)。那么,中國哲學講不講認知呢?如何講認知呢?

  在中國哲學中,只有墨家是最重視“知”的,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曾經(jīng)建立了自己的認識論與邏輯學,其特點是承認經(jīng)驗的客觀性及其價值上的“中立性”,重視事物的物理性質(zhì),強調(diào)認識推理的客觀性。在道德上,則主張將仁義等道德原則與普遍利益結(jié)合起來,并以利益為重要標準。名家的“名辨”之學,重視概念的分析及其相互關(guān)系,也有認識論的意義,但這些都與情感沒有什么關(guān)系。

  在儒家哲學中,荀子是重視認識問題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第一個明確提出,知性是人性的重要方面,并且討論了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的關(guān)系問題。他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
可以知,物之理也!保ā盾髯印そ獗纹罚胺惨灾笔侵溉说恼J識能力,“可以知”是指被認識的對象,“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便構(gòu)成主客觀的認知關(guān)系。以如此明確的方式提出認識論的問題,在中國哲學史上是很少見的。荀子還討論了如何進行認識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認識方法,特別對認識主體如何獲得對“物理”的認識及其過程、方法進行了考察。在認識的意義上,荀子將心比之為“天君”,一方面有待于“天官”即各種認識器官提供經(jīng)驗知識,“必待于天官之當薄其類”;
另一方面又有“出令而不受令”的功能,即具有主體綜合的理性能力。荀子的認知學說,是一種“符合論”的學說,即認為真理是客觀的,人的認識就在于運用自己的認識能力使主觀合于客觀理即“理”或“道”,這就是智慧!八灾谌苏咧^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荀子·正名篇》)“合”者“心合于道”(同上)之謂。

  荀子雖然討論了人性善惡的問題,并且成為“性惡論”的代表人物,但他所說的性,正是指情感而言的,而他的“化性起偽”之說,則是運用知性獲得對于理或道的認識,從而改造性和控制情的。因此,知性對情感而言,居于主導地位,起主導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荀子是“主知論”者,而不是“主情論”者。這與柏拉圖關(guān)于理性與情感的學說有點相似,但又不同。柏拉圖重視理性,主張理性有權(quán)駕馭情感,但他認為,人并不能完全認識善的理念,只能不斷接近它,而永遠不能達到它。他的“回憶說”是證明靈魂存在的。荀子則相信人的認識能力,能夠認識理或道,雖然他說過認識是無窮無盡的過程(“無所疑止”)。

  荀子雖然提出知性即是人性的,但并沒有建立起系統(tǒng)的認識論學說,也沒有將認識引向自然界,而是以認識社會的“禮義”為主要職責。他曾說過:“道者,非天之道也,非地之道也,人之所以道也!保ā盾髯印と逍罚叭酥缘馈本褪恰叭说馈,“人道”主要是指社會人倫之道。他很重視后天的學習與積累,卻不主張認識自然界的事物及其性質(zhì)、規(guī)律,而是要學為圣人,“圣人者積也”,即靠知識的積累,但不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而是人倫方面的知識,所以圣人者“人倫”之至也,“唯圣人為不求知天”(《荀子·天論篇》)他雖然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但又不主張講天即自然界作為對象去認識,而是以盡人事的方式實現(xiàn)與天地“參”。荀子的認識論主要是一種社會認識論,即對人間社會的有關(guān)事物的認識。在荀子和儒家看來,社會是“禮”的社會,是由“禮治”構(gòu)成的!岸Y者,道之極也。”(《荀子·禮論篇》)對于道的認識,最終是對禮的認識,“禮”就是“理”,即人倫物理。“禮”是干什么的呢?是“養(yǎng)情”的,“養(yǎng)欲”的,人不能沒有情感和欲望,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得到滿足,但不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而是在“禮治”之下才能得到適當?shù)臐M足。這樣看來,荀子的社會理性精神,與情感并不是完全無關(guān)的,“禮”作為認識的產(chǎn)物,既是“節(jié)情”、“制情”的,同時又是“養(yǎng)情”的。不過,這是另一個問題,并不妨礙“知性”與“情性”之分。

  荀子所開創(chuàng)的傳統(tǒng),被認為是“外王”之學的傳統(tǒng),與“內(nèi)圣”之學的傳統(tǒng)有所不同。但就情感與認識的關(guān)系而言,又不只是“外王”的問題,至少涉及到科學理性與價值理性方面的一些問題。純粹認識至少與科學有聯(lián)系而情感需要則與價值有聯(lián)系。荀子的學說除了在董仲舒那里得到某種回應之外,在王充學說中也有繼承和發(fā)展。如果說,董仲舒主要是繼承了荀子將知性與情性相分離的思想,以陰陽論性情而以心論知;
那么,王充主要是發(fā)展了荀子和墨家的認知學說,他以“疾虛妄”的科學精神,批判當時甚為流行的讖緯迷信思想,并著有《實知篇》與《知實篇》,專門討論認識和知識問題。他重視“耳目之實”即感覺經(jīng)驗在認識中的作用,這其中并無任何情感的內(nèi)容和成分,可說是中國古代經(jīng)驗主義認識論的重要代表。他同時又注意到理性思維的作用,提出“必開心意”的主張。“耳目之實”主要指經(jīng)驗內(nèi)容,它是一切認識的客觀基礎。他認為,經(jīng)驗告訴人們的東西是最真實的,甲看見黑的顏色,乙看見也是黑的,不可能相反,因為黑色本身是客觀的。王充并沒有提出第一性質(zhì)、第二性質(zhì)一類的問題,他相信,感覺經(jīng)驗都是客觀的。“必開心意”則不是感性直觀而是知性的問題,這里所說的“意”,不是指意志,而是認識意義上的意識、意見。王充也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重視因果關(guān)系的哲學家,他并沒有提出“因果”范疇,但在他的許多論述中都貫穿了事物的因果聯(lián)系,而否定有任何目的因素。他是從物理學的觀點觀察自然界的現(xiàn)象,也是從物理學、生物學的觀點觀察和解釋人類生命現(xiàn)象的哲學家。比如他認為,天道是“自然無為”的,天不是有目的有意識地生出人而人自然而然地被生出來了,但這并不是沒有任何原因,其原因就是自然界的物理現(xiàn)象即陰陽之合。這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自然因果論的解釋。

  王充也討論人的性情、命運一類問題,但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基本上也是因果論的,比如用自然界的氣的清與濁解釋人性之賢與否,用氣之厚與薄解釋命運之好與壞,等等。同儒家的性命之學有很大區(qū)別。

  總之,在王充哲學中,情感問題退居次要地位,而認識問題被突出出來了。王充哲學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科學精神,也同西方哲學有某種天然的聯(lián)系。東漢末年,當王充著作被發(fā)現(xiàn)時,人們非常驚奇,也感到很新鮮,有人將王充著作“秘而不宣”,當作重要的“談資”。這說明王充哲學與流行的傳統(tǒng)觀念確實不同。

  但荀子到王充的哲學傳統(tǒng)畢竟不是中國哲學的主流。

  張載作為中國哲學的一位重要哲學家(也是宋明理學的開創(chuàng)人之一),也很重視“知”的問題。他將“知”分為兩種,一種是“德性之知”,一種是“見聞之知”,并提出“德性所知,不萌于見聞”(《正蒙·大心篇》)的命題,對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哲學關(guān)于“知”的學說進行了一次總結(jié),將“德性之知”提到很高的地位,而將“見聞之知”降到次要地位。他認為,“見聞之知”是由感覺經(jīng)驗得來的知識,“德性之知”則是來自德性自身的知識,二者是有重要區(qū)別的!暗滦灾庇址Q“天德良知”,實際上是一種先天的道德直覺即“德性”的自覺,因此不能由“見聞之知”而來。“見聞之知”是一種客觀知識,是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包括科學知識!叭酥^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
人之有受,由內(nèi)外之合也。知合內(nèi)外于耳目之外,則其知也過人遠矣!保ㄍ希┮话闳苏J為自己有知識,實際上是指“耳目有受”的“見聞之知”。一切知識都是內(nèi)外之合,但性質(zhì)有所不同!岸坑惺堋敝墙邮芡饨缬行问挛锼o予的經(jīng)驗知識,即使是經(jīng)過“思慮”或“心意”作用而形成的系統(tǒng)知識,也是以經(jīng)驗為基礎的。張載并不否定這樣的知識,認為這是啟發(fā)人的合內(nèi)外之德的重要方法,但是對于“見聞之知”的認識論的意義卻不象荀子、王充那樣重視了。因為在儒學中還有另外一條更重要的占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那就是德性之學的傳統(tǒng),張載自覺地站在德性之學的傳統(tǒng)的立場之上,提出兩種“知”的問題,一方面對荀子、王充所代表的知識論傳統(tǒng)適當給予肯定,另一方面卻重新給以定位,將其置于“德性之知”之下,這種近于佛教“判教”式的作法,對于重建儒學德性傳統(tǒng)是很重要的。

  這里的關(guān)鍵在于心,心則在于性,在于誠,在于理,這些都是心之德,也是天之德,是天之所與人者。德性與智性是不同的,因此對德性要有足夠的認識,要放在第一位,而要將智性及其知識放到一個適當?shù)奈恢,不可混淆,更不可顛倒。自孔孟以來,都講德性之學,但是像張載這樣,將“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明確地區(qū)分開來,確定其各自的位置,在中國哲學中還是第一次。自此以后,凡是講“知”者,都不能不受其影響。

  張載特別對于人們自以為有知這一點很不以為然,并批評這種人是貪天之功為己力!安恢孕猿缮矶灾^因身發(fā)智,貪天功為己力,吾不知其知也。民何知哉?因物同異相形,萬變相感,耳目內(nèi)外之合,貪天功而自謂己知爾!保ㄍ希耙孕猿缮怼笔堑滦灾,“因身發(fā)智”則是知識之事;
前者是德性主體,后者是認識主體。二者本不可混,但有人卻通過知識之路解決德性問題,這不是“貪天功為己力”嗎?“天功”雖是由天德而來,但要人去完成,所謂“天功人其代之”便是。他提出“大其心以體天下之物”,就是講德性主體的!按笃湫摹笔遣灰獙⑿木窒拊谝簧碇畠(nèi),也就是突破心物、內(nèi)外的界限,心既是主體,也是本體,“體物”則是一種“民吾同胞物吾與”(《正蒙·乾稱篇》)的本體體驗,而不是將萬物當作對象去認識。這里顯然有情感的問題。不僅“體物”本身是一種情感體驗,如果有認識方面的問題,也只能是體驗式的認識或體驗中的認識,不是毫無情感意義的純粹認識,也不是不需要經(jīng)過耳目見聞的所謂理性認識,而是合內(nèi)外、一天人的德性之知,這樣的體驗、體知,(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必須是盡心盡性之知,即德性的自我現(xiàn),也就是“天心”與人心的合一!按笃湫膭t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聞見之狹。圣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同上)“體物”之心就是“無外”之心,“無外”之心不是視天地萬物為心外之物而是視為己物,即無一物非我。這樣的心,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認知心,而是一種情感態(tài)度即情懷,人與萬物的關(guān)系不是認識與被認識的關(guān)系,而是生命意義上的有機關(guān)系!盁o外”之心才能合“天心”,但“天心”不是真有一個心,而是以“生物”為心,天并無喜憂之情,只有人有喜憂之情,但人的喜憂之情恰恰來自“天心”!绑w物”之心,正是這樣的心,而不是以外物為對象的認知心。

  “大其心”之心就是“體物”之心,其中又有性,又有知覺,所謂“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正蒙·太和篇》),就是指此而言的。就性而言,心就是誠,就是仁,就是天德,就知覺而言,心就是體驗,就是直覺,合而言之,就是“體物之心”。性是就其存在而言,誠與仁都離不開情,本質(zhì)上是一種情感的存在(本體化的),“知覺”則是就其功能、作用而言,是誠、仁之性的自我“知覺”即直覺。由于性是從客觀方面說,來自“天德”,“非有我之得私”(《正蒙·誠明篇》),具有客觀普遍性;
而知覺是從主觀方面說,是我所具有的。因此,德性之知也是合內(nèi)外之知,但它不需要耳目見聞,是“合內(nèi)外于耳目之外”的特殊之知,就其性質(zhì)而言,是一種價值認識,而不是事實認識,是對人的存在及其意義的認識,而不是對客觀事物及其性質(zhì)、規(guī)律的認識。

  張載對兩種“知”即“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的區(qū)分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對先秦以來關(guān)于“知”的學說的一種總結(jié),而且為宋明理學關(guān)于“知”的學說奠定了基礎。當理學家談到“知”的問題時,大都與德性有關(guān)而不再是純粹的認識論問題,而德性問題又與情感相聯(lián)系而不是“純粹理性”的問題。

  “德性之知”雖然是張載提出的,但德性之知的傳統(tǒng)卻是由孔、孟開創(chuàng)的?鬃犹岢鋈逝c知的學說,并主張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但孔子所說的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孔子看來,知、仁、勇所謂“三達德”都是人性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應當將三者統(tǒng)一起來。從心理結(jié)構(gòu)或機能上說,仁屬情感,知屬知性,勇通于意志。這雖是我們所作的“分析”,但大體上符合孔子的思想?鬃幼钪匾暤氖侨剩@是毫無疑問的,但孔子也很重視知,認為知是實現(xiàn)仁德的重要條件,同時又以仁德為其知的前提。他有時將“仁者”與“知者”作為兩種類型的人格來討論,比如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篇》),就是講“仁者”與“知者”分開講的。這里的“仁者”是指有仁德而擅長于踐行之人,“知者”則是有智德而以智慧見長的人,但這兩種人都離不開仁,只是各有所長罷了。如果從認識的意義上說,那么,知的范圍很廣,有“多見”、“多聞”之知,有“知人”之知,有“知命”、“知仁”之知,其中既有“見聞之知”,又有“德性之知”。

  就見聞之知而言,孔子持一種客觀的認識態(tài)度,如“多聞闕疑”、“多見闕殆”(《論語·為政篇》)之類,就是如此。但是即使如此,孔子之重視聞見,與墨子之重視聞見,并不完全相同。墨子之重視聞見,是要獲得一種客觀的知識(包括科學知識),是對客觀事物的物理性質(zhì)有所認識,并沒有善惡、好惡等情感與價值的考慮。孔子之重視聞見也有獲得客觀認識的意思,但是具有強烈的人文價值因素,認識與善惡、好惡不能分,與情感態(tài)度不能分。比如“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保ā墩撜Z·述而篇》)這也是講聞見之知,但主要是為了“擇善而從”,而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某種知識。要擇善而從,就要分出善惡,善者好之,惡者惡之,這才是聞見之知的主要任務;
至于“識之”,即得到關(guān)于某種事物的知識,則是次要的,這就是“知之次也”的真實涵義。這里不是“多聞”與“多見”相對,而是“擇善”與“識之”相對(很多注釋者將“多聞”與“多見”對立起來進行解釋,這是不對的)!岸嗦劇币獡裆贫鴱,“多見”也應如此,舉出“多聞”,“多見”亦在其中!岸嘁姸R”是知之次,“多聞而識”也是知之次,舉出“多見”,“多聞”亦在其中。多聞多見都是經(jīng)驗知識,二者并無根本區(qū)別,區(qū)別只在于“擇善”還是僅僅為了獲得知識即“識之”。

  孔子也提倡“多識草木鳥獸之名”這一類知識,但不是從生物學的角度進行科學認識,而是為了提高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藝術(shù)鑒賞能力和生活中的藝術(shù)化水平,可以說是“詩學”的一部分!对娊(jīng)》中這一類的名字很多,但都是表達情感的,多認識一種草木便多一種“知識”,但這種“知識”是美學的,而美學是滿足情感需要的。這種情與知的統(tǒng)一,正是孔子重視經(jīng)驗知識的特點。

  至于“知命”、“知仁”之知,更不是一般的認識論問題,而是德性修養(yǎng)的問題,是成德之學,不是知識之學!安恢,無以為君子也!保ā墩撜Z·堯曰》)“五十而知天命!保ā墩撜Z·為政》)“知命”之命是何命?“知命”之知又是何知?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但不是不能解答的問題。儒家所說的命,如以前所說,有兩方面意義,一是“天道性命”之命,一是“死生有命”之命,二者有層次上的區(qū)別。關(guān)于后者,《論語》中出現(xiàn)過,這種命指不可改變的命運,是人所不能知的。人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的,對于命運,只能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但不能有任何認識。人不能也無法知道他何時要死亡,壽命有多少,或何時貧賤,何時富貴之類。命運之命,既不可改變,也不可認識。在命運面前,只能接受“必然性”的作用,而沒有任何自由可言,正因為如此,才有如何對待命運的問題,人所能作的,僅僅如此而已。

  關(guān)于“道德性命”之命,孔子是不是已經(jīng)提出來了,似乎成了一個問題。子貢說過:“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保ā墩撜Z·公冶長篇》)“性與天道”之學,雖然沒有“命”字,但命在其中!靶浴迸c“天道”之間,實際上有“命”的問題的,知識沒有表述出來罷了!安豢傻枚劇笔遣皇且馕吨鬃記]有這樣的思想,似不能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鬃釉谡劦叫詴r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篇》)這樣的話,雖然說得很平易,很接近于常識,但是包涵著性之來源的問題,這同“天生德于予”(《論語·述而篇》)具有同樣的意思,合而言之可稱之為德性。雖然前者是就一般人性而言,后者是就他本人而言,但孔子從來不承認他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也沒有比別人特別之處?鬃釉谡劦教鞎r說過“予欲無言”的話,當學生進一步請教時,才說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這段非常重要的話。天生百物的思想當然包括天生人,亦即人生于天這樣的思想,也包括人性來源于天這樣的思想,而且具有價值意義。天和命是連在一起的,因為孔子并不離人而談天,并不討論與人無關(guān)的“天道”問題,孔子關(guān)心的是“天人”之學,而不是純粹的天道自然哲學,所謂“究天人之際”的學問從孔子開始就提出來了,其具體表現(xiàn)就是“天命”或“命”以及“知天命”或“知命”之學。

  “天命”就是“天道”、“天德”,不過是從“天人之際”上說的,也就是從人出發(fā)而說的,因此,與人的德性不能分!疤烀笔悄軌蛘J識的,也是必須認識的,“知天命”就是認識天生萬物的生生之道,更直接地說就是認識人之德性,“知天命”之說就是德性之知。所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者,因為君子是有德性之人,并且能自覺其德性,要成為有德性且能自覺其德性之人,就要“知天命”,否則就不能成為君子。人的德性的核心不是別的,就是仁,所以,“知天命”就成為實現(xiàn)仁德的重要條件!爸迸c“知仁”實際上是相通的,不知命,何以知仁?仁就是天之生道之命于人者,上天生之德。

  孔子很重視學而知之,認為這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這一點與后儒有些不同,他更重視經(jīng)驗知識,重視見聞之知,而且沒有將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區(qū)分開來,如同張載那樣。這是因為,在孔子學說中,知與情具有完整的原始統(tǒng)一性特征,還沒有像后來那樣的“分化”。但是,如前所說,孔子所說的見聞之知,具有明顯的人文道德價值,其目的是為了進到德性之知,即所謂“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篇》)!跋聦W”是指聞見一類的經(jīng)驗知識,“上達”者達于什么?只能是達于天道,達于天德,也就是德性之知。

  德性之知不是經(jīng)驗知識的排列組合,其中有“思”的問題,但也不是抽象的概念認識,而是人生的智慧,生命的結(jié)晶,它本是人的自我認識而不是對象認識,其核心則是知仁。仁從根本上說是情感,是情感的理性化,“仁者愛人”是仁的最本質(zhì)的規(guī)定;
知則是仁德的一種自覺,需要“心通而默識”即自我直覺,而不是概念分析。孔子的學生以及同時代的人都認為孔子博學多識,對此,孔子認為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因此特別作了說明!白釉唬骸n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子貢是孔子弟子中交游最廣的一個,也是最能直言的一個,通過子貢的誤解的消除,即可消除許多人的誤解?鬃訉α硪晃坏茏釉右舱f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篇》)的話,其意思與對子貢所說基本上是一致的。不過,曾子對這句話作了解釋,而子貢并未作解釋。按照曾子的解釋,所謂“一以貫”之道,就是“忠恕而已”,“忠恕”者,為仁之方也,即實現(xiàn)仁德的主要方法。孔子的學說可用一條線貫穿起來,這條線從方法上說是“忠恕”,從內(nèi)容上說就是仁,而仁既是貫通天人的,又是從情上說的。所謂知,從根本上說就是知仁,因此與情感有本質(zhì)上的聯(lián)系,這同一般的知識學是兩碼事。知仁就是實現(xiàn)人的自覺,“知天命”是為了知仁,由天之生道而知人之仁德,本來是天人“一貫”之事。只有知仁,才能實現(xiàn)人的自覺,只有實現(xiàn)人的自覺,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即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如果將“知天命”理解為認識客觀的必然性,由此而獲得自由,那么,這樣的自由仍然是不自由,因為并沒有擺脫必然性的制約。認識了必然性,未必就是自由的,因為這是兩類問題。

  孔子的仁學實際上是情感哲學,孔子的知識學實際上是知情合一之學,知者知其仁,仁著踐其仁,由理性化的道德情感即仁轉(zhuǎn)換為自覺的意志行為即所謂“踐仁”,實現(xiàn)仁與知之統(tǒng)一!爸爸什荒苁刂,雖得之,必失之!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篇》)不是任何知識或認識都需要仁去守的,只有那些與仁德有關(guān)的認識才是需要仁去守衛(wèi)和保持的。很清楚,當孔子談到知時,顯然不是指通常所謂認識或知識,而是德性之知。這就足以說明,張載提出兩種知的劃分并重申“德性之知”的重要性,就決不是偶然的了。

  如果說,孔子之后,荀子由重視耳目見聞之知而走向客觀化、外在化的禮治學說;
那么,孟子則由重視“四端”之情而走向主觀化、內(nèi)在化的心性之學。這一分化就是明顯的,用不著多說。需要討論的是,孟子究竟是如何解決知與情的關(guān)系問題的。這一點對于后來的儒學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如前所說,孔子將情與知視為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重視其原始統(tǒng)一性。但孟、荀則各有側(cè)重。荀子是“主知”的,而孟子是“主情”的!爸髦闭咭灾脑炱淝榕c性,“主情”者則以情統(tǒng)領其知。前者形成特殊的社會理性學說,后者則形成獨特的價值理性或道德理性學說。問題不在于孟子是不是講知,而在于如何講知。

  孟子是最早使用“智慧”這個詞(見《孟子·公孫丑上》)的人,也是最早區(qū)分出兩種“智”即兩種認識的哲學家,他雖然不象張載那樣區(qū)分得非常清楚,但其基本觀點是明確的。

  同樣是“智”,但用法不同,意義也不同。一種是知性之“智”,即通常意義上的認識能力,運用這種能力,即可獲得知識,包括對自然界各種對象進行認識,得到多種有用的知識。但孟子對于這種知性或智力,雖不反對,但也不提倡,并且有些輕視。在他看來,這種知性能力對人而言,并不是重要的,運用這種能力去認識事物,反而容易被外物所引,喪失人的道德主體性;
同時,這種智性一旦運用起來,就容易穿鑿附會,附之以自己的主觀意見,反而使事物改變其本來的面目和性質(zhì)。孟子也承認智性(即知性)是人性的組成部分,智性的功能就在于推求事物之所以然即所謂“故”。推求事物之所以然,是為了有利于人能獲得利益。對此,孟子并不反對。但他所反對的是,用智而穿鑿附會,這是用智之人最容易發(fā)生的問題。(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智也。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保ā睹献印るx婁下》)這是孟子對于人的智性的一次最完整的論述,表現(xiàn)了他對智性的基本態(tài)度。

  他主張智者“行其所無事”,就如同大禹治水一樣,因勢利導,順其自然,而不要強行力索,企圖改變自然。如果能“行其所無事”,那么,人的智慧就很大了。天之高,星辰之遠,也有其“故”即所以然,如果要知其“故”,那很容易,千年以后的冬至是哪一天,坐著就可以推算出來。這說明,孟子并不反對認識自然,但是反對用人的力量去強行改變自然。這一觀點,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的問題上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但是,在孟子看來,這種以自然為對象而知其“故”的智性畢竟是次要的,眾所周知,孟子真正關(guān)心的是仁義禮智之智,是良知良能之知,也就是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不是以自然界為對象而認識之,人與萬物不是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的關(guān)系,而是“萬物皆備于我”(《孟子·盡心上》)的價值關(guān)系。這里所說的“萬物”,不是作為認識對象而存在的自然物,甚至不是作為認識對象而存在的人間物。我與萬物的關(guān)系是我的良知與其對應物的關(guān)系。由于良知是“不慮而知者”(同上),所以,萬物存在的意義即在我的良知中!安粦]而知”之良知,其實就是惻隱、羞惡之情的自我直覺,這是人人先天具有的!昂⑻嶂瑹o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
敬長,義也;
無他,達之天下也!保ㄍ希┧^良知,就是知愛其親,知敬其兄之知,完全是由先天的道德情感決定的,當這種知變成一種自覺,就是仁義之知,德性之知,具有客觀普遍性,故可“達之天下”。

  良知之知與仁義禮智有沒有區(qū)別?是什么關(guān)系?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知與情的關(guān)系問題。一般而言,良知是從知上說,但知中有情,離了愛、敬之情,便無所謂知,良知之所以為良,正是從情上說的,但又以知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仁義禮智之智是從情上說,“四端”謂之四情,仁義禮智謂之四性,但四性從根本上說是由四情決定的,至少在孟子這里是清楚的。智就是是非之心,即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能夠作出判斷。但這種判斷是一種道德判斷,不是知性判斷,是價值判斷,不是“事實”判斷。價值和“事實”可以統(tǒng)一,但就其性質(zhì)而言則是不同的。仁義禮智之智是價值論的,不是認識論的。正因為如此,所謂是非,實際上是指善惡、好惡,善者為是,惡者為非。善惡有時由好惡決定的,好之者為善,惡之者為惡,從這一點說,確實帶有主觀性。但孟子認為,好惡、善惡是人人之所同者,因為它是天之所與人者,也是人人同得于天者,因此具有先天的普遍性,其實際運用則首先表現(xiàn)為“人間性”。

  這樣看來,良知之知與仁義禮智之智并沒有區(qū)別,只是說法不同而已。二者都離不開人的德性,尤其是仁義之性。仁義之性的最初是由愛親、敬兄而來的,仁義禮智之“智”最初也是對愛親、敬兄之知,智與仁義本來就不是分開的!叭手畬,事親是也;
義之實,從兄是也;
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孟子·離婁上》)事親、從兄并不是仁義的全部,但它是仁義由之而來的基礎,是人之德性的最初萌芽與生長點,所以孟子十分重視。智也是如此,愛親敬兄(亦即事親、從兄)之知并不是智之全部,但也是從這里開始。總之,所謂智,決不是另有一個項目或條目與仁義相并列,而是對仁義的自我認識。

  有人將仁歸之于情,而將義歸之于知(即智),以為義就是認知理性或理性直覺,其實這是不確切的。仁與義都是德性的重要內(nèi)容,智才是仁與義的理性直覺。義固然有裁斷之義,能作出理性判斷,但這完全是道德判斷即價值判斷,當你作出判斷的時候,便有智的作用。但不可將義歸之于知或智,如果將義歸之于知或智,義的意義就不清楚了。其實,仁也有這樣的問題,仁的根本意義是愛,但在實行仁的過程中,也有智的直覺作用,即所謂“知仁”。

  從人性的心理機能上說,仁義作為人的德性的根本標志,是由心理情感決定的;
智作為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由心理知能而來,但它必須服從于情感需要并由情感內(nèi)容所決定,它本身并沒有獨立性,因此只能是由道德情感而來的道德人性的自我直覺。它是理性的,但只能是道德理性或價值理性,不可能是獨立的認知理性。它的職能是“反身而誠”、“反求諸己”,而不是向客觀事物求知。它要求得情感上的滿足,而不是求得理智上的滿足。正因為如此,孟子和孟子以后的儒家哲學沒有也不可能開出科學認識的傳統(tǒng),當然也沒有建立起真正的認識主體。

  孔子曾提出“思”的問題,并討論過學與思的關(guān)系,給予思以足夠重視。孟子更是重視思的作用,認為心之官就在于思,并與耳目之官相區(qū)別。思就是思考、思等思維活動,但孟子所強調(diào)的是“我是什么”以及“我要怎樣”這樣的思,也就是對我自己的人性的自覺意識。這樣的思是至關(guān)重要的,是人之所以能建立德性主體的重要條件,也是人的道德理性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途徑。在孟子的學說中,思與“四端”、四性都是先天給予的,也是不能分開的。思者思其在我著,即心之所存之性,這就是“盡心知性知天”之學!八亩恕睌U充而為性,擴充就是“盡心”(這里所說的心是從情上說的,心就是情),但“盡心”的過程也就是思的過程。從存在上說,心是情,從功能上說,心又是思,由情而有其性,由思而知其性,“四端”之情方能成為自覺的道德理性。這也是“由博反約”的過程。博與約的關(guān)系不只是學習外在知識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由情感的豐富多樣性反到簡約化的理性層面,這樣就獲得了普遍性,要實現(xiàn)這一點,只能靠思。

  孟子將心之思與耳目之官進行比較,確立思的重要性與優(yōu)越性,并不是建立“先驗自我”,也不是心與物、靈與肉的二元論,這一點與西方哲學有重要區(qū)別。孟子的思并沒有離開“踐形”之學,心之官與耳目之官也不是根本對立的兩個世界。兩者都是“體”(不是本體即實體之體,而是存在之體),只是有大小、貴賤之分!岸恐俨凰,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恐偈侵苯优c我之外的事物打交道的,可稱之為“物交物”,但何以能“蔽于物”?這只能說明孟子不是從認識論的意義上談論人的感官與外界事物的關(guān)系,而是從其他方面談論的。從認識論的意義上說,耳目之官作為認識主體的一部分,可以獲得感覺經(jīng)驗即知覺,即便是經(jīng)驗知識不可靠,容易受欺騙(如同西方某些理性主義哲學家所說),也不能說是“蔽于物”,而只能說是耳目只官不可靠,因而所得的認識不可靠。既然感官與外物相交而“蔽于物”,就說明人與外物的關(guān)系不是認知關(guān)系而是與人的欲望相聯(lián)系的。

  孟子并不完全排除人的耳目之官,但這只是“小體”,只有心即“四端”之情及其四性,才是“大體”,所謂思,就是思其大體,“大體”本身就具有思的功能,因此是“天之所與我者”。思不僅僅是天所給予我的思維能力,而且是有存在意義的,它就是存在之思。所謂“得”與“不得”,并不是從別的什么地方得到,從認識的對象中得到,而是如同“收其放心”一樣,使自己的道德人性得意自覺并能夠保持;
否則,將雖存而受蔽,受蔽就是不能“得”!氨M心知性知天”是從知上說,“存心養(yǎng)性事天”(見《孟子·盡心上》)是從實踐功夫上說,其實,二者是統(tǒng)一的,同時并行的,在運思的同時就有實踐的問題,其目的不是為了獲得某種知識,而是“立乎其大者”,成為“大人”。孟子的“大人”之學,就是儒家的“圣人”之學,即實現(xiàn)“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心(亦即情)性是天之所與我者,思也是天之所與我者,“盡其心,知其性”,就是運思的過程,思而盡其心,思而知其性,就能知天;
“存其心,養(yǎng)其性”,就是實踐的過程,實存其心,實養(yǎng)其性,就能事天!疤熘c我者”還只是自在的存在,本然的存在,只有盡人之道即運思而知其“皆備于我”,才能成為自為的存在,應然的存在。

  在心之官與耳目之官的問題上,孟子與荀子確實有不同的理論,走上不同的發(fā)展道路。荀子所走的是一條向外求知的道路,孟子所走的是一條反身內(nèi)求的道路。荀子將耳目視為天官,將心視為天君,天君具有主宰百官的作用,但心的根本職能在于“知道”,即認識客觀之道,而要認識客觀之道,還必須依靠天官提供的經(jīng)驗知識,“必待天官之當薄其類”(《荀子·正名篇》)而后可。從這個意義上說,心是認識主體。心作為認識主體,雖然有極大的局限性,既不是面向自然進行科學認識,也沒有發(fā)展出概念化、邏輯化、形式化的分析思維。但將知與情區(qū)分開則是明顯的。而孟子則不同,他所說的心基本上是一個德性主體,作為德性主體,心首先是存在意義上的情與性,思作為心之官是從功能上說的,其職能在于使性情得以自覺,因此必須是“反求諸己”。在孟子那里,思知與性情是不能分開的,思不僅是思其在我者(即性與情),而且思本身就是由性情帶出來的,它不能成為獨立的認識主體。

  但是,自從《大學》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之后,知的問題不僅突出了,而且顯得復雜化了。特別是朱熹作了《補格物致知傳》之后,所有的理學家無不談“格物致知”,而近代以來,竟有人將“格物致知”作為認識論學說甚至當作科學認識論去研究、去發(fā)揮。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其《心體與性體》這部大著中,將程(小程子)朱定為“別子為宗”,認為程、朱開出了不同于儒家道統(tǒng)的另一種知性學說,其主要根據(jù)就是《大學》及其朱熹的注和《補傳》。

  那么,對于“格物致知”如何看呢?它是不是開出了一條“橫貫”的知性學說而離開了儒家的德性傳統(tǒng)呢?是不是與性情問題沒有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呢?

  《大學》開宗明義,以“明明德”為其綱領之首,毫無疑問,它是以“明”其“明德”為宗旨的!懊鞯隆本褪堑滦,這德性是心所具有的,是心之德。《大學》提出的全部修養(yǎng)功夫都是為了“明”其“明德”,因而都具有方法的意義。其中,“修身”是本,只有修其身,才能明其明德,“格物致知”就是修身因而是“明明德”的方法。

  《大學》提出“致知”的問題,說明它對知很重視,它又有“知止而后有定”的主張,這所謂“知”,正是對“明”的解釋,“知”而后能“明”,使“明德”得以實現(xiàn)。“知止”就是止于“至善”之地,“止于至善”正是《大學》的根本目的,“治國平天下”只是其結(jié)果。

  “致知”之知,從何而來?是先天具有的,還是后天獲得的?是德性之知,還是知識之知?這是知識問題的關(guān)鍵。從全文看,《大學》所說的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爸隆笔莿釉~,推致之義,與“正心”、“誠意”一樣,都是德性主體自身修養(yǎng)的方法、功夫,如果心中無知,何以能推?將“致知”解釋成獲得知識的人,大都認為心中無知,好象一張白紙,只有經(jīng)過“致”的功夫才能得到知識,這樣,“致”就成了“獲致”而不是推致,“知”就成了知識之知而不是德性之知。但這與《大學》的基本精神是不相一致的。

  最關(guān)鍵的問題還在于“格物”,因為《大學》提出“致知在格物”這一命題,似乎把“格物”看作是“致知”的前提條件,而一般人也就很輕易地將“格物”解釋成認識事物。其實,這都是根據(jù)朱熹的注解而來的,同時對朱熹的注解又有誤解。相比之下,鄭玄的解釋更貼近愿意。鄭玄說:“格,來也;
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
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保ā抖Y記·大學》鄭玄注)“物猶事也”,這是朱熹和鄭玄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對“格”字的解釋,鄭玄解“格”為“來”,朱熹解“格”為“至”。按照鄭玄的解釋,“來”是對實踐主體即德性主體而言的,實踐主體是由好善惡惡之情決定的。因此,“知”是善惡好惡之知,不是一般的知識,知善則來善,知惡則來惡,事物與人的關(guān)系完全是由好惡之情決定的。這里雖然是善惡對舉,但知與德性有直接關(guān)系則是可以肯定的,惡不過是善之反面。

  按照朱熹的解釋,“知”是吾所具有的知識,“致知”是“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大學章句》),這所謂“知識”,并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識,而是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通常所謂知識,與明德、至善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但在朱熹看來,“致知”和“正心”、“誠意”是一貫下來的,既然朱熹解“誠意”為“實其心之所發(fā),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也”(同上),即以心為善,以心之所發(fā)為意,那么,“致知”之知就不能說與善毫無關(guān)系。(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是不言而喻的。問題還在于“格物”。朱熹解“格物”為“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保ㄍ希┧凇堆a格物致知傳》中又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保ㄍ希┲祆涞摹案裎镏轮敝畬W,其主要內(nèi)容都在這里。

  從這里能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

  在這里,朱熹建立了心之體用說,這也是朱熹哲學最重要的理論“架構(gòu)”,朱熹哲學中的許多問題都是通過心之體用關(guān)系得到說明的,“格物致知”之學也不例外。體用關(guān)系就是存在及其活動的關(guān)系。所謂心體,是指心的本題存在,此本題具有本源性,但不是實體,進而言之,心體就是明德。明德是天之所與我者,是心之本然存在,也就是德性,具體而言,就是“自然”之理與“所以然”之理,一句話,是人所本有的道德理性。這一點與《大學》毫無本質(zhì)區(qū)別,只是將“明德”說成理,采用了所謂“本體論”(不同于西方的本體論)的說法。所謂心之用,就是本體的發(fā)用、作用、活動,其中包括情與知兩個方面。他的“心統(tǒng)性情”說就是討論心體與情感的關(guān)系,而他的“格物致知”說則是討論心體與認知的關(guān)系。情感與認知活動都是心體之發(fā)用,都源于心體,而又回到心體,可謂之一體而異用。情與知雖有分,但最終都要合于一體。

  因此,朱熹所說的知,從根本上說是本體之知,存在之知,也就是德性之知!案裎铩钡母灸康氖前l(fā)明其德性之知,而不是獲得客觀知識。他將“格物”解釋為“即物窮理”,這確實有向外求的認識論意義,因為他承認事事物物各有其理,即所謂“理在物”而心能知其理;
但這只是就心之發(fā)用而言,就心之知覺活動而言,在這個層面上,朱熹無疑承認主客、內(nèi)外之分,而且肯定了認識主體的作用。但是,朱熹的“即物窮理”之學,雖然從具體事物的具體之理開始,但其真正用意是“以求至乎其極”,這個“極”正是內(nèi)外合一之理,若能窮到“極”處,心中之知也就無不“盡”了,心之體用也就真正合一了,這時已經(jīng)沒有主客、內(nèi)外之分了。

  就方法而論,通過“即物窮理”能不能完全實現(xiàn)德性之知,這確實有許多問題,王陽明之所以批評朱熹向心外求理,越求離理越遠,就在于在王陽明看來,德性之知即良知根本不在心外,不在事事物物之中,你要在事事物物中窮理以明德性之知,就只能是“南轅而北轍”。其實,朱熹本人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窮理是為了“盡”心中之知,并不是靠窮理而獲得知識。心中本來有知,知識未盡,故要窮理,反過來說,窮理是為了使心中未盡之知得以有盡。何以未盡?則因為“物理”未窮。這里似乎有某種因果關(guān)系,但其實質(zhì)意義是,人雖然有先天的德性之知,但不能保證其完全實現(xiàn),只有心之作用、功能充分展開,亦即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才能使德性之知、本體之知得以實現(xiàn),而心之作用、功能就在于“知”(非“致知”之知),即向外窮理,而窮理在格物。這時,只有這時,心與物形成認知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認知活動,這正是“心用”之所以為“心用”者。但“心用”歸根到底是實現(xiàn)“心體”的,“格物窮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發(fā)明本心”的過程,實現(xiàn)德性之知的過程,格物格到“極”處,德性之知也就完全實現(xiàn)了。這就是“明體達用”之學。

  那么,知之“未盡”或“未盡”之知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德性上有缺陷呢?當然不是。所謂德性之知,是指德性本體的自我覺悟、自我直覺,但這種覺悟或直覺并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是完全實現(xiàn)的。因為知和思都是心之所發(fā),而不是“未發(fā)”(朱子以“未發(fā)”為體),正如情與性的關(guān)系一樣,情固然是性之所發(fā),但未必盡合于性,因此才有陶冶性情的問題。知也是如此。窮理作為實現(xiàn)本體之知的方法,固然是向外求知,但這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致”心中之知,使心中之知有所“盡”。朱熹之所以主張窮理,其前提是承認心中之性(即理)是沒有內(nèi)外之分的,心中之知也是沒有內(nèi)外之分的。性理雖然是心之本體,這一點朱熹絲毫沒有動搖,但朱熹認為,萬事萬物各有其理,此即所謂“理一分殊”,從分殊上窮理,以明其一,在朱熹看來,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問題還在于,朱熹所謂窮理,不只是在社會人事之中求知,而且包括在自然界求知,這就使王陽明更加難以接受。王陽明所謂“格竹子之理”的故事就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這里確實涉及到一個重大問題,即價值認識和真理認識(或事實認識)的關(guān)系問題。自從張載提出兩種知的區(qū)分之后,這一問題應當說得到了一次解決。以后的理學家談到知的問題時,一般都是指價值認識而言的,朱熹作為理學之“集大成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洞髮W》本身也不是講知識論的問題。但在朱熹的“格物窮理”的學說中,確實有對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的認識問題。難道從自然界的事物中真的能夠窮到德性之知嗎?

  對此可能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朱熹認為,自然界的事物是有價值的,其價值來源于宇宙生生之理。自然之物雖然沒有人所具有的知,但是同樣具有性,他所說的“枯槁有性”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的,物性與人性是相通的。物皆有氣,物皆有理,有是物便有是理,此理便是天地生物之理,只是由于“氣昏”而不能知。因此,自然之物的價值法不只是對人有用的實用價值,而是自身所具有的“內(nèi)在價值”。正因為如此,窮物理即可致吾心之知。此知自然是德性之知。在朱熹看來,自然界不是機械論的物理世界,而是有機論的生命世界,自然界的“物理”,就是生生不已之“生理”,從本源或根源上說,人與萬物來自同一理。這就是“窮物理”可以“盡吾知”的原因。

  另一種解釋是,朱熹認識到,萬物不只是價值意義上的存在物,它還是認識意義上的對象物,物理不同于德性,關(guān)于物理的認識即“格物窮理”之知也不同于人的德性之知。但人有先驗的知識,人的先驗知識既包括德性之知,也包括對于世界的認識,只是有“未盡”之處,因而要通過“格物窮理”以盡吾心之知。如果是這樣的話,吾心之知就是價值認識和真理認識的統(tǒng)一,是所謂“全體之知”。朱熹在論理時,總是將“所以然”與“所當然”聯(lián)系起來,認為理既是“所以然”,又是“所當然”,是二者的統(tǒng)一!八匀弧笔潜救恢,屬于必然性范疇;
“所當然”是應然之理,屬于目的性范疇。本然與應然的統(tǒng)一,必然性與目的性的統(tǒng)一,就是理的基本特征。對于理的認識也應是如此,即價值意義的真理和事實意義的真理原是統(tǒng)一的。

  事實上,這兩種解釋都是可以成立的,或者是朱熹所主張的。問題的復雜性與深刻性也在這里。如果從第二種解釋看,說朱熹開出了“橫向”的智性學說,是有一定根據(jù)的,因為朱熹畢竟承認知性主體的存在,建立了中國哲學史上真正可以稱得上是認識論的學說。但即使是如此,也不能說朱熹建立了另一個完全不同于儒家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朱熹如果自覺地意識到,價值與認識、德性主體與認識主體的關(guān)系問題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并試圖提出一種解決,那么,這無論怎么說都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見解。如果說,他要解決張載提出的問題,實現(xiàn)兩種知的統(tǒng)一,那么,這種努力顯然是很有意義的。朱熹不只是要完成一個“體系”,他還要解決哲學中具有理論意義的問題,當然是以中國哲學的方式去解決。所謂價值與事實的關(guān)系問題,在西方自休謨以來直到現(xiàn)在,一直是哲學中爭論不休的重要問題之一,朱熹在缺乏近代科學知識的情況下,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并解決這個問題,不能不說是一大貢獻。他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解決,至今值得人們?nèi)ニ伎肌?/p>

  如果從第一種解釋看,說朱熹開出了“橫向”的知性學說,是不能成立的。在這里,朱熹雖然講了認識問題,但不是認識論的,而是價值論的,不是認知理性的問題,而是實踐理性的問題。就是說,人是作為德性主體出現(xiàn)的,人與萬物的關(guān)系不是認識與被認識的對象關(guān)系,而是作為生命整體的有機聯(lián)系,人既是自然界生命整體中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主體。此所謂主體,不是將自然界作為對象去認識、改造和主宰,而是視為吾之一體,吾人之德性即是萬物之本體,德性之知即是萬物之理,因此,“格物”只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使德性之知得以完全自覺,實現(xiàn)“天人合一”、“心理合一”的境界,即所謂“由用以達體”之學。正是在這一目的訴求之下,第二層面的認識才能成立。這說明,朱熹是將德性之知即價值認識置于最高層次,而不是將知識之知與德性之知平列起來對待的。這一點有似于康德,即認為實踐理性是第一位的;
但與康德的最大區(qū)別是,朱熹并沒有劃出本體界與現(xiàn)象界兩個不同的世界,而是將“全體”和“大用”統(tǒng)一起來,即全體是用而凡用皆體。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知與情是不能分開的。前面說過,知與情都是“已發(fā)”,不是“未發(fā)”,都是作用,不是本體。“未發(fā)”是性,但性之中便有情有知,其發(fā)便是性之情與性之知。知、情二者雖然有分,但從“全體”上就是統(tǒng)一的,其作用雖然有異,但又是密切相關(guān)的。情表現(xiàn)為情感意志,知表現(xiàn)為理性自覺,二者結(jié)合,才可稱之為“大用”,“大用”就是表現(xiàn)“全體”的。

  進一層說,知與情雖然都是作用,但情是從存在上說,是“心之所存”,是本體存在(即性理)的具體表現(xiàn),而知則是其功能,是情的自覺狀態(tài)。無知自情可能是盲目的,有知之情則是自覺的,因此,說到底,知只是情之自覺,離開道德情感,所謂德性之知就什么也不是了。朱熹是理性主義者,知作為理性認識,有形式特征,否則就不能成為“理性”的。但德性之知,決不是純形式,必須和具體內(nèi)容相結(jié)合,它的內(nèi)容就是道德情感。因此,德性之知既是理性的,又是具體的,是具體理性,而不是形式理性。這就是儒家的“性理”不同于康德所謂“理性”之所在。這當然不是說,形式并不重要,形式很重要,“形式化”是中國哲學所面臨的任務,只有真正的“形式化”,才能完全理性化。但“形式化”又有另一面,即容易喪失具體性,對人而言尤其如此。這正式需要我們不斷反思的。

  或有人提出“情感形式”的問題,試圖將情感形式化、符號化,既可以表達,也可以普遍接受,無論是審美情感,還是道德情感。這樣作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人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是完整的人,如果不僅將認識而且將情感都形式化,那么,人的豐富多樣性會不會被抽掉呢?有人批評理學家將人性道德化、抽象化,使人的情感受到壓抑而不能充分發(fā)展,這實際上就是說,理學家將人的情感理性化、形式化了。如果說,理學家過分重視道德情感,而忽視了其他情感,這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如果說,理學家將道德情感完全形式化、抽象化,則是不確切的,理學家對于道德情感的認識是具體的、歷史的,但又是理性的。

  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學與情感不可分也不能分,這是毫無疑問的。正因為如此,它沒有發(fā)展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認識;
也正因為如此,它保持了中國哲學的特點:即人的德性之知始終是重要的,自然界的生命意義和內(nèi)在價值是不能被忽視的。

  朱熹之后,對“格物致知”真正作出發(fā)展和貢獻的是王夫之。王夫之的最大特點是,區(qū)分了兩種理,是指物理與性理。前者是指自然界的事物所具有的性質(zhì)或規(guī)律,后者是指自然界賦予人的先天的道德理性。他說:“凡言理者有二:一則天地萬物已然之條理,一則健順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為性之至理,二者皆全乎天之事。”(《論語·泰伯》,《讀四書大全說》卷五)“條理”和“至理”是不同的,雖然二者都是“全乎天”之事,即體現(xiàn)了天即自然界的全部意義,但“條理”是指客觀事物而言的“物理”,“至理”則是指人而言的“性理”;
前者是事實的問題,后者則是價值的問題。王夫之并不是到處都堅持這兩種理的說法,但他畢竟自覺地提出了這種區(qū)分。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朱熹對理進行過多種解釋,至少提出過“自然之理”、“所以然之理”、“所當然之理”、“必然之理”和“使之然者”這樣一些規(guī)定,但他并沒有明確提出物理與性理之區(qū)分,我們只能從他的論述中進行一些分析。

  王夫之所說的“天地萬物已然之條理”就是指物理而言的。所謂“已然”,就是已經(jīng)存在或?qū)嶋H存在的東西,是天地萬物本身所具有的。所謂“條理”,是很直觀的說法,具有必然性、規(guī)律性的意思,如樹木之生長,便自然而然地具有條理,一塊石頭,也自然而然地具有紋理。他用這種形象、直觀的說法,意在說明,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或必然性。此后的戴震,也經(jīng)常使用“條理”這一說法,而且指具體規(guī)律或“必然”。(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此前的王陽明、黃宗羲等人,也使用“條理”這個說法,但沒有象王夫之這樣明確地說明是自然界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規(guī)律,而大都是從“性理”的意義上使用的,即所謂“氣之條理”。

  王夫之所說的“天以命人而人受為性之至理”,正是儒家所謂“天道性命”之理,也就是理學家所說的性理,這是有道德意義和價值意義的,是儒家天人之學的核心范疇。王夫之確實沒有完全離開儒家的性理之學去談論理的問題,他雖然提出過著名的“性日生日成”的學說,認為人性是后天的實踐中發(fā)展的,但他并不否定有先天的性理,他只是認為,先天的性理只能在后天的實踐中才能真正形成并且是變化的。所謂“健順五常”是講天道的,健順即《周易》乾坤二卦之性能。《周易》是講天人之學的,《說卦傳》有“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的說法,王夫之即取于此,以說明人性是由天道之陰陽剛?cè)峒敖№樁鴣淼摹!拔宄!奔词俏逍,命于人則為仁義禮智信五性,這是來自周敦頤的說法?傊醴蛑J為,自然界的天道即“生理”具有生命和價值意義,因而是人性的來源,因而稱之為“至理”。

  王夫之對兩種理的區(qū)分,意味著將價值與認識區(qū)分開來,這是沿著張載的路線發(fā)展下來的,可說是朱子之后,對張載的又一次“回應”。但與張載不同的是,他是從存在和對象方面進行了區(qū)分,而張載則是直接從知識本身進行了區(qū)分(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王夫之是除了朱熹之外,講“格物致知”最多的哲學家,關(guān)于這方面的具體內(nèi)容我們不去討論,我們只想指出,王夫之對當時傳入的有限的西方“格致”之學很有興趣,并且試圖從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立場進行解釋,進而賦予傳統(tǒng)哲學以新的意義。物理的提出及其與性理相區(qū)別,就是這種努力的一部分。從這里表現(xiàn)出一種新的理性精神,即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認識的理性精神,預示著認識主體的建立。但是,王夫之畢竟沒有建立起儒家的知性學說,而道德理性仍然是他最關(guān)心的問題。

  即使是如此,心的認知作用又依次被突出出來了。比如,他對朱子的“心統(tǒng)性情”說進行了新的解釋,不再堅持心體即性之說,而是心以性為其體,但心本身依然是認知之心。牟宗三先生對朱子的評價,用在王夫之這里,倒是很合適的。由于王夫之最關(guān)心性理之學,在其著作中大量論述這方面的內(nèi)容,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心的認知作用,但心與理的關(guān)系主要是認知關(guān)系這一點是不容懷疑的。又比如他對能與所的區(qū)分以及對二者關(guān)系的論述,即“所以發(fā)能,而能以歸所”,就是從主客關(guān)系、認識與被認識的關(guān)系立論的,而且是“符合論”的真理觀。至于“格物”與“致知”的關(guān)系則被解釋成學問與思辨的關(guān)系!按蟮指裎镏Γ墓俣烤,而思辨輔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學所問之事。致知之功,則唯在心官,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所學問者乃以決其思辨之疑!轮诟裎铩,以耳目資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權(quán)而心可廢也!保ā洞髮W·圣經(jīng)》,《讀四書大全說》卷一)這樣,“致知”之學就變成運用“思辨”理性獲得對物理的認識,而不是“致吾心之知”,這同朱子的論述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物理與性理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王夫之最終又回到理學的基本立場,將物理歸結(jié)為性理,認為物理就是吾心所具之理,而吾心所具之理就是性理。他在《四書訓義》、《讀四書大全說》等著作中用很多篇幅論證了這一點。這說明王夫之盡管對物理與性理進行了區(qū)分,但最終還是要建立以德性即道德理性為最高理性的整體“綜合”,而不是將“分析”的方法堅持到底。對王夫之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突破的傳統(tǒng)模式或“范式”!吧w吾之性,本天之理也,而天下之物理,亦同此理也。天下之理無不窮,則吾心之理無不現(xiàn)矣。”(《孟子·盡心上篇》,《讀四書大全說》卷十)這就同朱子的說法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了。

  這又回到原來的問題,即吾之性與物之理既然本同一理,本同一性,都來自天地之理,而吾人有知之能力,故能經(jīng)過“格物窮理”而“致其知”以盡“心中之性”,使性理完全得以實現(xiàn)。但問題是,朱熹所說的“物理”,基本上是天地生生之理,即“生理”之在物者,如“枯槁有性”之類,具有明顯的價值意味;
而王夫之所說的“物理”,則是“萬物已然之條理”,更接近于自然科學所說的物理。這樣一來,王夫之所遇到的困難顯然比朱子所遇到的困難更大,而“性理”與“物理”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也就顯得更加突出。

  說到性理,不僅與仁義禮智這樣的道德理性有關(guān)系,而且與不忍之心等道德情感有關(guān)。在性情關(guān)系問題上,既不能離開性而言情,亦不能離情而言性,“格物致知”之學同樣要落實到情感問題上。這不僅因為,性情是體用關(guān)系,統(tǒng)一而不可分離,而且在王夫之看來,情感是更基本的,如同理不離氣,理者氣之理一樣,性者情之性,性不離情。在這里,王夫之固然有一些相互矛盾之說,但基本觀點應該是明確的!鞍l(fā)乎情,止乎理。止者,不失其發(fā)也。有無理之情,無無情之理也!保ā囤L七》,《詩廣傳》卷一)理者情之理,性者情之性,情是基本的,理只是情之條理,因此才有“發(fā)乎情,止乎理”之說,無情則無所謂理,但無理則未必無情,這同他的“有無道之器,無無器之道”的說法是一致的。性理之知一方面有“正情”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就其內(nèi)容而言則是情感的,不是純粹認知的或形式的。這是理學家的共同認識,共同信念,是一種具體理性的信念與共識。如果離開情感,所謂“致知”之學就變成純粹的“思辨”了,這并不是王夫之的本意。正因為性理不離情感,所以王夫之說:“實則天理人情,原無二致!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暇怼罚蹲x四書大全說》卷八)即只能在“人情”上見“天理”,“人情”就是“天理”,這是必然的結(jié)論。

  性被認為是心之所“具”,即“具”于心中之理,心與理雖然不是一物,但理又是心之所“固有”,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首先是作為德性主體而存在的!爸轮敝畬W,就變成致心中之知而不是向外窮理,故可以不待學而求其心,以達其情!袄碓谛亩辉谑,無待于學而但求其心,則恤幼與使眾不同而慈之為理,因乎固有之心者則同也!ⅰ⒌、慈之德,雖有三者,而致其孝、弟、慈者,惟此不忍之心,仁而已矣,惟此不爭之心,讓而已矣!保ā洞髮W》卷一,《四書訓義》卷一)“致知”就是求心中的孝、弟、慈之理,但此理不是別的,就是不忍之心,不爭之心,而不忍、不爭之心就是仁。很清楚,情和理是“不二”而合一的,心則能致之,這就是德性之知。因此,王夫之并不否定良知良能(見《張子正蒙注》卷三、卷四)。

  如果說,“格物致知”是廣義的認知方法,那么,“格物窮理”之學歸根到底是要明心中之性理,而性理的核心就是仁義。心作為“虛靈明覺”之心,自能認識仁義之理,但不可將心認作仁義。這一點確實與朱子不同。朱子以心之體為仁義之性,以心之用為惻隱、不忍之心等等之情,而王夫之基本上堅持心只是認知之心!氨仨氄f個仁義之心,方是良心。心之為德,只是虛(未有倚,然可以依——自注)、靈(有所覺,不論善惡皆覺——自注)、不昧(能記憶親切,凡記憶親切者必不昧——自注),所以具眾理(未即是理,而能具之——自注)、應萬事者(所應得失亦未定——自注),大端只是無惡而能與善相應,然未能必其善也。須養(yǎng)其性以為心之所存,方使仁義之理不失!薄靶膭t只是心,仁者,心之德也。徑以仁為心,則未免守此知覺運動之靈明以為性,此程、朱所以必于孟子之言為分別也!保ā睹献印じ孀由掀,《讀四書大全說》卷十)在王夫之看來,虛靈明覺之心就是認知之心,并無善惡只可言,心既不是惡,也不是善,但能與善“相應”;
所謂“相應”,就是能“具眾理”而存善,并不是說心就是善,只有心所“具”之性即“心之所存”才是善。此所謂“所存”與劉宗周所說之“所存”又有區(qū)別,后者是指存在,前者是指具有、具存!靶闹隆本褪切乃熬摺倍鵀槿手裕⒉皇切。他說程、朱對孟子之言作了分別,其實是他自己所作的分別。程、朱與孟子固然有不同之處,但是對孟子以心為仁之說并無改變,只是作出了體用之分,以心體為仁而以心用為惻隱等等,所以朱子并不否定“心本善”之說。

  這個問題我們不去進行過多的討論,我們只想指出,王夫之和程、朱一樣,都認為情和性(即理)是統(tǒng)一的。但他將“窮理”之學引向治國平天下的“達情”之說,卻表現(xiàn)出獨有的特點。“夫心之所同然者,其理同也,則其情亦同也,一國之理,通以一心,天下之情,不可以一心通之邪?夫愚氓之私愿固不可以曲殉,而萬民之同情則不容以不達。故平天下者,使人各得其應得之理,而無有不均者也!雨孕亩錇槊裰,……民之公惡……得失之框因乎民情。”(《大學》卷一,《四書訓義》卷一)他雖然反對陸、王心學,但是他也提出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說,同時又肯定人又公共之情,有“公好”,有“公惡”。這種情理合一之說,就是知情合一之說,也就是知識與價值的合一之說。從本質(zhì)上說,王夫之的“窮理”之學,是要求尋求和實現(xiàn)普遍的道德理性或價值理性,而衡量這種理性的尺度,不是別的,正是人民的公共的好惡之情,因此說到底,還是“情理”與“情知”的問題,后來戴震提出“遂欲達情”之說,與此有一定聯(lián)系。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情感 知識 蒙培元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