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江:明清之際“私”觀念的興起及其社會史關聯(lián)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有關中國“公私”這一思想史上的問題,海內外學者已經進行了一些討論。我也曾發(fā)表過一篇論文,題目是“中國哲學中的‘公私之辨’”。[1]在這篇論文中,我從宏觀上討論了中國哲學中“公私”觀念的基本意義及其演變;
其中第三部分的標題是“‘私’的抬頭及其合理化傾向”,我簡要地考察了明清之際作為與“公”相對的“私”是如何被自覺并被合理化的。作為結論性的東西,最后我指出了中國“公私之辨”的問題性及其克服的途徑,強調要形成良性互動的“公私關系”,就需要劃定“公私”的界限,因為“大公無私”就容易成為其反面的“大私無公”。[2]與這篇論文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后我又發(fā)表了一篇小文章,題目是“化解‘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矛盾”。[3]“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是新近中國知識界逐漸使用起來的一對觀念,它具有西方知識界的背景,阿倫特的《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及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公共領域的社會結構》,已經成為討論這一問題的具有代表性的言說。在一定的意義上,我認為中國傳統(tǒng)所說的“公私”與“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用法,具有相互理解和解釋的可能。因此,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公與私的緊張,也可以說是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緊張!拔覀冞^去過分強調整體主義的‘公’。這種從‘公’出發(fā)的文化現(xiàn)象看似公正,其實它最不利于公共領域的保護。在忽視、損害私人領域的同時,也是對公共領域的一種間接摧殘。”[4]為了化解它們的緊張,就需要劃定公私不同領域的各自界限,防止“越位”和“替代”。
這里我要具體考察的明清之際的“私”觀念,恰恰就是對久居中心地位的“公”的一種逆反。我用“私”的“抬頭”來描述它在這個時期特有的一種反彈狀態(tài)。常常作為正面性“公”的對立物而存在的反面性的“私”,在這個時期,不甘于再受到壓抑和束縛而理直氣壯地要求自己的正當性和名分。我們可以簡單地舉出此前“公”被哄抬和“私”被否定的事實。在互相爭鳴的諸子之學中,不同意義上的“公”都受到了他們的各自推崇!秴问洗呵铩酚小顿F公》和《去私》兩篇,嵇康有《釋私》,在它們的作者看來,“私”是要加以克服的不正當?shù)臇|西。作為具有背反性的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他們的各自邏輯中,抽象而論,都張揚和堅奉被作為“天理之善”的“公”,貶損和壓抑被作為“人欲之惡”的“私”。難道只有“公”才是合理的和正當?shù)模八健敝荒苁秦撁娴臇|西因而必須加以根除嗎?明清之際的一些思想家們沒有再安居于這種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中,他們理直氣壯地為“私”進行辯護,伸張“私”的存在權利。他們首先破壞“天理與人欲”的二元化邏輯,使天理與人欲統(tǒng)一起來。如,他們或者通過把“人欲”提升到“天理”的位置(如李贄說的“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呂坤說的“其欲亦是天理人性”等),或者把“天理”放在“人欲”之中來把握(如陳確所說的“天理正從人欲見”),使“人欲”獲得正當性。由于“欲”獲得了“理”的資格而不再是“理”的異己物,這就不僅使“理”與“欲”的各自的意義發(fā)生了轉變,[5]而且也消解了作為兩極性的“理→←欲”的對立性關系結構。其次,他們直接從“自然”的意義上為“私”賦予合理性的基礎,反對剝奪作為人的“本性”的“私”。
下面我們就來稍微具體看看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們是如何為“私”申辯的。作為幾個個案性人物,可以舉出李贄(1527-1602)、陳確(1604-1677)、黃宗羲(1610-1695)、顧炎武(1613-1682)等。這些思想家或被之為反理學思想家、前近代思想家,甚或被稱之為啟蒙思想家,這些說法都欲強調他們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新穎性”。一般來說,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意識到了“私”的意義和價值,并通過不同的邏輯為“私”尋求存在的正當性。他們對“私”的分別言說,構筑了一個思想史上從未有過的“私”的風景線,使被壓抑和潛意識中的“私”,得利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宣泄和申訴。這是可以肯定的。我這樣說,當然不希望造成一種“私”好像就是他們各自言說中心的錯覺,比較他們的各自大量著述來,他們對“私”的言說,又是非常有限的。這就告訴我們,當把“私”的抬頭作為明清之際的一個獨特風景線時,是需要加以限定的。他們之間既沒有約定和共同的宣示,也沒有大張旗鼓,但卻都注意到了“私”,對“私”產生了過去所沒有的“興趣”,各自為“私”進行了也許他們認為不需要長篇大論的申辯。他們可能有互相影響的地方,他們的言說出現(xiàn)在那個時期,在社會的條件中也將得到一定的解釋(后面談)。
李贄為“私”的申辯是徹底的。他毫不顧忌地把“私”規(guī)定為“心性”的本質,使“私心”和“心私”具有同質性。由于“心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所以把“私”納入到人的“心性”之中,不僅使“私”獲得了正當性,而且“心性”也在與“私”的結合中得到了新的意義。李贄所說的“心私”的“私”,就是每個人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和追求。他堅持認為,“私”既是自然的法則,也是實際的趨勢。李贄反駁說,那種“無私”的主張,只是虛妄之論?梢钥匆幌吕钯椀恼f法:“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也。如服田者私有秋之獲,而后治田必力;
居家者私積倉之獲,而后治家必力;
為學者私進取之獲,而后舉業(yè)之治也必力。故官人而不私以祿,則雖召之必不來矣;
茍無高爵,則雖勸之必不至矣。雖有孔子之圣,茍無司寇之任、相事之攝,必不能一旦安其身于魯也決矣。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言說也。然則為無私之說者,皆畫餅之談、觀場之見,但令隔壁好聽,不管腳跟虛實,無益于事,只亂聰耳,不足采也。”[6]按照李贄這種“樸實”的邏輯和真理,“私”是人心所固有,而且是“必然性”的,人只有通過私才能顯現(xiàn)出他的“本心”,一個人沒有了“私心”,也就失去了他的“本心”。李贄所舉的例子是強有力的,按照這些例子,人的行為的動機和出發(fā)點,都是建立在人對自身利益的要求之上。只有人能夠“占有”他的所得和實際利益,他才會具有勞動及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顯然,這不是那種所謂損人利己的“自私自利主義”,而是基于勞有所得的對自身“利益”的正當性要求;
剝奪了這種“私”,實際上也就是剝奪了個人的正當利益和生存權。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李贄所說的要求人放棄他對自身利益考慮的“無私”是超越人們生活實際和需要的空想這一結論。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說,李贄所辯護的人的利己、利我之私心,也就是人的各種欲望及其滿足要求。從李贄所說的“就其力之所能為,與心之所欲為,勢之所必為之以聽之,則千萬其人者,各得其千萬人之心。千萬其心者,各遂千萬人之欲”來看,[7]他沒有為“人欲”設定限制,他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能力所能達到和人心所欲達到的愿望,這有點像亞當?斯密反對干涉、允許人們自由地追求個人利益的邏輯。被理學家們視為禁忌的人的欲求和利益心,李贄堅持認為是不能壓制的,因為它是基于人的“自然”生存要求而產生的趨勢,圣人只有順應這種趨勢,才能為社會帶來秩序和安寧。李贄自設疑問并回答說:“寒能折膠,而不能折朝市之人;
熱能伏金我,而不能伏競奔之子。何也?富貴利達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是勢然也。是故圣人順之,順之則安之矣!盵8]傾聽16世紀中國李贄的這種聲音,仿佛隱約就聽到了歐洲近代自由市場和自由競爭的聲音。李贄這種為“私”辯護伸張“私”的權利的觀念,是與他有關“個人”的意識和自覺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種自覺在他那里,是通過對孔子權威的挑戰(zhàn)表現(xiàn)出來的。他認為那種人人都要學習和效法孔子并以此來成就自己的說法,無異于是說沒有孔子就無以做人:“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9]李贄與此相反的推論是,每個人要成就自己,就是按照每個人的自我特性來發(fā)展自己,而不是都去效法孔子,況且孔子也從來不要求人們去學習他,“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盵10]有趣的是,李贄還以孔子所說的“為仁由己”、“古之學者為己”和“君子求諸己”等說法為根據(jù),來要求每個人的“自立性”和“自足性”。他樂觀地設想,如果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性情來滿足每個人的欲求,每個人也就獲得了他的存在意義和價值,“各從所好,各聘所長,無一人之不中用”。[11]被正統(tǒng)儒家視為“異端”的李贄,伸張“私”的權利和人的自然欲求的滿足,要求個體和自我的自立,主張恢復作為人的本真的“童心”,是對壓抑私欲的“道學”虛假意識形態(tài)的一系列抗爭。
撰有《私說》的陳確,把“私”與理想人格“君子”結合到一起,甚至認為君子之所以為君子,恰恰是通過“私”來規(guī)定的。這樣的看法,肯定讓正統(tǒng)的儒家驚訝不已。因為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原來一直是以他們分別擁有“對立性”的“公”與“私”來劃分的,而現(xiàn)在君子也被賦予了“私”的屬性。把原來只與“小人”同流合污的“私”也變成“君子”的特性,那么君子與小人的界限何以劃分呢?按照陳確的邏輯,“小人”因不能具有真正意義的“私”被定位為小人,反之,能夠具有真正意義的“私”的才是君子。這樣,君子與小人的對立,就不再是因為他們分別擁有了“對立性”的“公”與“私”,而是因為他們具有“對立”的“私”。陳確理直氣壯地設問說:“或復于陳確子曰:‘子嘗教我治私矣。無私實難。敢問君子亦有私乎?’確曰:‘有私’。‘有私何以為君子?’曰:有私所以為君子。惟君子而后能有私,彼小人者惡能有私乎哉!”[12]這種移位無疑是空前的,它改變了“私”的原有所屬關系。陳確以“愛”為例所作的論證好像是說,君子具有普遍的愛心,但這種愛心因與自己關系的遠近而有差別。愛自己的兒子要超過愛自己兄弟的兒子,愛自己的家和愛自己要超過愛別人的家和別人。君子正是由于知道愛自己,他才能把愛擴展到廣大的范圍中(即從“自愛”和“愛己”中推及到對他人乃至社會的愛);
他才能把“齊家”、“治國”和“平天下”這種偉大的使命看成是自己“私人”的責任(“私諸其身”)。這種意義上的“私”,被陳確認為是一種從利己到利人的“私”,是合乎道的“私”。陳確說:“孝子之所以私其父,忠臣之所以私其君,賢友之所以私其友,恭弟之所以私其兄,貞夫之所以私其婦,亦必有道矣。”[13]這里的關鍵是陳確重新界定了“私”,把“私”建立在“道”和“合理性”的基礎之上。譬如,真正“私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一定是以合理和恰當?shù)姆绞饺。如果采取不合理和不恰當(shù)姆绞饺,他的主觀愿望雖然是“私愛”其子,但實際上的結果卻是有害于他的子女。因此,真正的“私”,就是合乎其道的“私”。不合乎其道的“私”,則是虛假性的“私”。陳確告訴我們:“君子之心私而真,小人之心私而假;
君子之心私而篤,小人之心私而浮。彼古之所謂仁圣賢人者,皆從自私之一念,而能推而致之以造乎其極者也。而可曰君子必無私乎哉!”[14]陳確的思維方式是非常有趣的,他區(qū)別了真假之“私”,區(qū)別了正當與非正當之“私”。這樣,上面所說的君子與小人因是否具有“真正性”的“私”而對立,更進一步說則為他們以是否具有“合乎道”的“私”而對立。陳確對“私”的申辯,與他對“欲”的重新解釋具有同構性。按照他的解釋,“欲”是人的共同本性(心性),普通人和圣人都具有欲求。人的心性本來沒有什么先驗的超然的“天理”、“義理”,“天理”和“義理”只能在“人欲”中表現(xiàn)出來。“欲即是人心生意,百善皆從此生,止有過不及之分,更無有無之分!盵15]由此來說,“天理”不僅不再是“人欲”的異己者,恰恰成了人欲的附屬者而存在于在人欲之中(“理在欲中”)。“理”在“欲”中的“欲”,是一種什么樣的“欲”呢?就是欲的恰到好處的表現(xiàn),也就是“適欲”,用陳確的話說就是“寡欲”。“寡欲”是欲的中間狀態(tài),與他對立的兩極,一極是“絕欲”和“無欲”,另一極是“縱欲”。陳確的這種恰到好處的“欲”,也可以說就是他的合乎其“道”的“私”。
比較起來,顧炎武為“私”的辯護方式則更為有力,它是由以下方面構成的多層次性的辯護。第一,“私”是人的自然性情,也可以說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如說:“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懷其私,其常情也。”“自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第二,既然“私”是人所具有的自然“屬性”,那么就不能通過外在的手段加以禁止,而是讓他有實現(xiàn)的途徑。顧炎武相信,遠古的先王或三代理想的社會恰恰就是這樣加以實踐的。顧炎武所說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個歷史事實,不是這里的問題。(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里的問題是顧炎武訴諸這一“歷史”的目的在于通過歷史的經驗證明“私”的正當性。既然歷史上的理想狀態(tài)就已經這樣實踐了,我們當然也應該如此實踐。這樣,“私”的合理和正當,在歷史的“先例”和經驗中就得到了肯定。第三,與此相聯(lián),這種“歷史”是處在“天下為家”階段上的“歷史”,它是從“先公后私”的歷史階段上延伸下來的。由于這種延伸是歷史“情勢”的產物,所以就沒有必要再回頭去逆求“先公后私”這一歷史階段的社會實踐,而是順應歷史的趨勢選擇與之相應的“先私后公”歷史階段的社會實踐。在“先私后公”的實踐中,“公”不是通過滅私來實現(xiàn),而恰恰是要通過以“私”為起點去達到“公”,即“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沒有作為起點的天下之“私”,也就沒有后繼的“天下之公”。第五,實踐作為起點的“私”,在制度上,是要于郡縣體制中加進封建制的意義,即建立穩(wěn)定和可靠的地方和基層政治共同體。這種政治共同體,就是讓縣令“私有”(類似于封建)他所管轄的地區(qū),激發(fā)他的責任心,通過對“私有”的每個地區(qū)的高度治理,以使庶民的利益得到保證。顧炎武相信,通過郡縣制與封建制的結合,就能夠克服郡縣制所容易產生的中央“集權”的弊端,吸收封建制“專于下”的優(yōu)點。他這樣設想說:“夫使縣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則縣之人民,皆其子姓;
縣之土地,皆其田疇;
縣之城郭。皆其藩垣;
縣之倉廩,皆其囷窌。爲子姓,則必愛之而勿傷;
爲田疇,則必治之而勿棄爲藩;
垣囷窌,則必繕之而勿損。自令言之,私也;
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止矣。一旦有不虞之變,必不如劉淵、石勒、王仙芝、黃巢之輩,橫行千里,如入無人之境也。於是有效死勿去之守,於是有合從締交之拒,非爲天子也,爲其私也;
爲其私,所以爲天子也。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公則說,信則人任焉。此三代之治,可以庶幾而況乎,漢唐之盛不難致也!盵16]實現(xiàn)這種設想的關鍵,不僅在于縣令之私是否能夠成為“天子之公”的一部分,而且在于縣令是否能夠與他的子民建立起一種信賴關系。
從常常被譽為反君主集權的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來看,“私”主要是在兩種意義上得到肯定的。一是黃宗羲相信,從人類的“原初狀態(tài)”(“有生之初”)開始,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們并不去考慮和謀求人類共同體的公共利益(“公利”),也不去試圖排除人類共同體的公共危害(“公害”)。人類這種從自我出發(fā)而對自身利益的追求,當然也是自然的“人情”。據(jù)此來說,黃宗羲實際上是把“自私自利”看成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固有屬性,這種屬性自從人類誕生起就體現(xiàn)在人的生活中。人類歷史的開端,也就是人類自私自利的開端;
其次,黃宗羲又斷定,與一般人的自私自利不同,卻有一種人超出了一己的利害,而是以天下的利害為利害。這種付出一切不求任何回報的行為,自然完全超出了一般的“人情”,這只有個別偉大的君王才能做到。在黃宗羲看來,就連許由、務光、堯、舜和禹,他們都曾為此而進行了艱難的選擇。黃宗羲把為天下興公利除公害設定為君主的“職分”,就是基于理想的君王曾經出現(xiàn)在早期歷史之中這種信念理性。與此相對,私天下的暴君恰恰就是背離“立君“和為君之道的后來(今世)之君。君主的“古今”之異,也就是本來的理想之君與喪失本旨的暴君之別。黃宗羲說:“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耪咭蕴煜聻橹鳎秊榭,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瓰樘煜轮蠛φ,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17]總之,在黃宗羲那里,古今之君的公天下和私天下的沖突,對于大眾來說,就是他們能夠自私自利與不能自私自利的對立。黃宗羲設定了一個“無私”的以公共利益為最高利益的君主,同時也設定了不需要“大公”的自私自利的大眾,二者被統(tǒng)一在個人利益的目標和實現(xiàn)上。這種以個人自私自利為出發(fā)點并由此來規(guī)定作為公共角色的君主的職分,一般仍被稱為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主義”,但也許更應該稱為是“利己主義”。
現(xiàn)在讓我從若干側面總結一下明清之際所說的“私”的意義及其合理性根據(jù)。就其基本點來看,“私”一是指人的自然心性或自然本性;
二是指人思考和追求自身利益(也就是欲望和欲求)的動機和行為;
三是指獲得所有物和及其對財產的所有權;
四是指作為所有權主體的“私”。這種“私”并非像溝口雄三所說的那樣,他“只是”中層官僚階層和富有地主階層,他同時也包括了下層庶民。這樣的“私”因其是自然的、與生俱有的,因而它就“應當”得到滿足和保證;
這樣的“私”因其是歷史上曾經被保證和實現(xiàn)的歷史經驗和傳統(tǒng),因此它繼續(xù)得利保證和實現(xiàn)就是正當?shù)模?br>君主和政治統(tǒng)治的目的,就在于使他的庶民的利益得到保證和滿足;
政治是否合法,就取決于它是否服務于“天下之利”的公共利益和為百姓帶來福祉。
作為一種新的價值理性,這種意義的“私”及其辯護出現(xiàn)在明清之際,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顯而易見的因素進行解釋。正如本文一開始就指出的那樣,從思想史的脈絡特別是理學和心學的脈絡來看,明清之際“私”觀念的抬頭,它是作為反叛理學和心學中對“理欲”和“公私”所設置的“異己物”而出現(xiàn)的。這是一個整體性的知識背景。按照這個背景,“理”恰恰就在“欲”中,就像“道在器中”那樣。這是對“理欲”及其關系的一種新的理解。“私”的彰顯,也就是要擺脫作為壓抑人的欲求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公”和“天理”。人們常常拿朱熹所說的“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來證明朱熹并不禁欲。實際上,要求美味的“人欲”,仍是“欲”,禁止這種欲,當然也是“禁欲”。明清之際反道學的一個基本方面,就是從天理自然合理到人欲自然合理。
明清之際“私”的抬頭,與明朝中葉的手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相呼應。這一社會條件曾被描述為資本主義的萌芽。人們常常從農作物特別是經濟作物的種植等農業(yè)生產的變化、從冶鐵、鑄鐵、制瓷、絲織和棉紡織等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市場和商業(yè)貨幣經濟的擴大、工商業(yè)城鎮(zhèn)的興起等許多方面,來說明不同于已往的當時社會經濟的新生因素和新趨勢。河北遵化、山西陽城、廣東佛山、福建龍溪等地區(qū)代表了冶鐵和鑄鐵業(yè)的發(fā)展,江西景德鎮(zhèn)的民窯制瓷業(yè)超過了官窯,以蘇州為代表的絲織業(yè)非常繁榮。稱之為徽商、西商、江右商、閩商、粵商、吳南商等的從事商業(yè)活動的商人大量增長;
江南特別是以蘇州、松江、杭州、嘉興和湖州為代表的城市及其鎮(zhèn)市相當繁華。隨著這種新的經濟發(fā)展和趨勢,人們的觀念也在發(fā)生著變化。黃省曾在《吳風錄》中告訴我們說:“至今吳中縉紳士夫多以貨殖為急!睆堝摹端纱皦粽Z?商賈記》(卷四)記載福州一些地區(qū)重視通過經商獲得生活條件的世俗:“時俗雜好事,多賈治生,不待危身取給。若歲時無豐,食飲被服不足自通,雖貴宦巨室,閭里恥之!蓖舻览ァ短?明故處士溪陽吳長公墓志銘》(卷五四)談到了人們根據(jù)自己的才力在儒商之間進行流動性選擇的情形:“古者右儒而左賈,吾郡右賈而左儒。蓋詘者力不足于賈,去而為儒;
嬴者才不足于儒,則反而歸賈!薄杜陌阁@奇》(二刻卷三七)載:“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yè),科第反在次著!蔽覀兩厦媾e出的為“私”申辯的四位人物(李贄、陳確、顧炎武和黃宗羲等),都具有江南生活的背景,我想他們或多或少大概會受到以追求經濟利益為動機的商品經濟的影響。黃宗羲強調“工商皆本”可以作為一例。
以強調和重視個人利益為中心的“私”觀念的興起,也是對明代中葉以后的政治腐敗和腐朽作出的一種反應。以中央集權為特征的明代政治非常專制,宦官更是危害劇烈。在君主和宦官的高度專制統(tǒng)治之下,形成了最大的利益集團。這種利益集團大肆掠奪中下層的利益,使中下層大眾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證!睹魇?食貨志二》載:“萬歷以后,營建織造,溢經制數(shù)倍,加以征調、開采,民不得少休。迨閹人亂政,建第營墳,僭越亡等,功德私祠遍天下。蓋二百余年,民力殫殘久矣!薄妒池浫份d:“南京內庫頗藏金銀珍寶,魏忠賢矯旨取進,盜竊一空。內外匱乏,遂至于亡!碧普缗u君主,要求抑制君主的權尊,也是為了富民。《潛書?富民》揭露上層的掠奪,造成了中下層的貧窮:“是以數(shù)十年以來,富室空虛,中產淪亡,窮民無所為賴,妻去其夫,子離其父,常嘆其生之不犬馬若也!睉舨渴汤蓮垏鴱┰谌f歷十四年(九月)進言說:“蘇杭之織造,江西之陶器,公主之廣求珠寶,得無與漢文百金之費相類乎?”[18]上不接受他的進言。中央利益集團對中下層利益的占有和剝奪,引起了人們的反抗。比如,全國性城市居民對宦官沉重商業(yè)征稅的反抗暴動,據(jù)稱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說明城市居民對維護個人經濟利益自覺意識的增加。東林黨人反對宦官利益集團的殊死斗爭是大家都熟悉的。顧炎武撰寫《郡縣論》,要求建立類似于封建的縣級政治共同體,目的就是要保證中下層的利益。黃宗羲對君主和宦官的批判非常激烈,這是在《明夷待訪錄》中能夠清楚看到的。
以上這些因素,整體上可以看作是明清之際“私”觀念的自覺意識的社會史背景。
注釋:
[1] 載日本《中國研究》1996年12月號。此文又載臺灣《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5期,民國89年。
[2] 例如,《呂氏春秋?貴公》記載,荊地有人丟失了一把弓,他不愿再尋找,并說“荊人丟失了,荊人撿到了,為什么還要去找呢?”孔子聽到后說,只要人得到即可,何必是荊人呢?老子聽到后則說,只要是天地得之即可,何必是人呢?老子被認為是“至公”。這樣的“公”的確非常動人,但在實踐上如何可能呢?
[3] 載《中國國情國力》1999年第4期。
[4] 同上。
[5] 參見溝口雄三的《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25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6] 李贄:《德業(yè)儒臣后論》,《藏書》卷二四。
[7] 李贄:《明燈道古錄》卷下,《李氏文集》卷十九。
[8] 李贄:《答耿中丞》,《焚書》卷一。
[9] 同上。
[10] 同上。
[11] 同上。
[12] 陳確:《私說》,《陳確集?文集卷十一》。
[13] 同上
[14] 同上。
[15] 陳確:《無欲作圣辨》,《別集》卷五。
[16] 顧炎武:《郡縣論》一。
[17]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18]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三),1006頁,中華書局,1977。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