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勵生:關于當下三個知識分子文本的綜合批評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2003年對知識中國來說,是無比重要的一年。自由主義作為知識分子的價值追求,被真正付諸于社會實踐,而不是像上世紀末總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論爭。比如:全國范圍內此起彼伏的民權運動,盡管其大多是偶發(fā)也只涉及到自身的切實利益時才真正發(fā)生;
有關憲政理論的討論與研究,便當是屬于自由知識分子的理論自覺和全面理性化訴求。然而,在中國這個到處都是潛規(guī)則卻又隨時隨地地不講規(guī)則的特殊國度和特殊文化語境里面,理性化訴求不僅要常常碰一鼻子灰,甚至要碰得頭破血流!

  

  在法學界,賀衛(wèi)方是個典型的例子,在學術界,楊玉圣也是一面旗幟。然而,無論是賀衛(wèi)方還是楊玉圣,他們在頑強地堅持著的程序公正意義上殊途同歸,前者著重探討運送正義的方式,后者則堅決主張學術評價機制的健康運轉,他們幾乎都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熱情和知識信仰呼喚著現(xiàn)代性中國能夠在我們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確切降臨。盡管更多的時候,用賀衛(wèi)方的話說,是“在路燈底下找鑰匙”,但那個地方畢竟有光,至于鑰匙什么時候找著能不能找到,都不敢說特別重要,特別重要的是:理性之光終將要把黑暗的隧道撕裂,哪怕僅僅撕裂的只是一道口子。

  

  為什么會這樣呢?理性的東西怎么始終就會處在一種被敵視的地位呢?除了西方理性主義傳統(tǒng)截然區(qū)別于我們的人文文化傳統(tǒng)外,一個百年以來我們不是也不斷地引進、學習西方18世紀以來的種種啟蒙理性觀念,諸如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等?這里顯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節(jié)需要弄清楚,一旦這些理念和價值訴求跟資產(chǎn)階級掛起鉤來,立馬就變得面目全非而且面目可憎。盡管當年的所謂資產(chǎn)階級也好無產(chǎn)階級也好,都是假借了種種現(xiàn)代性概念取得一個又一個革命的成功的。我想問題的焦點可能就在這里:僅僅是假借而已。即便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我想肯定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假借的問題。實際上,卻完全是出于某種“斗爭哲學”的需要。便是出于這種需要,就必然要對中國的所謂各階級進行分析,然后分清敵我友,然后團結誰打擊誰,不斷地團結百分之九十五,再不斷地打擊百分之五,直至打擊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盡管現(xiàn)實的情形,所謂中國的各“階級”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就是因為這樣劃線了之后就出現(xiàn)了站隊的需要,于是陣線形成了,“階級”也就形成了。只要冷靜地觀察一下我們當下的這個社會,我們就會非常清楚地發(fā)現(xiàn):因為資本主義的東西在我們中國始終就沒有真正出現(xiàn)過,即便有也大多是一些萌芽,即便是國民黨在大陸的時代,資本主義的情形也不會比眼下的情形更甚,所以,用階級的理論來分析我們的這個無論是傳統(tǒng)還是現(xiàn)代的社會,顯然都有點張冠李戴了。我們也非常清楚,在中國大陸奉行了幾十年的“斗爭哲學”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也基本宣告了失敗,然而,時至今日這種“斗爭哲學”的思維方式又始終在起作用。盡管在經(jīng)濟領域基本開始遵循科學規(guī)律辦事,比如資本乃為社會經(jīng)濟領域的第一推動,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卻又始終堅守著一條看不見的戰(zhàn)線。也盡管意識形態(tài)活動乃是知識分子的專利,在知識分子們的不斷言說、交流、碰撞并且大浪淘沙之后形成主流的東西,其必須建立在我們本土大現(xiàn)實的生活土壤和經(jīng)濟基礎之上,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動員力量。不幸的是,我們剛好相反,恰恰是意識形態(tài)化的傳統(tǒng)極為嚴重地限制和剝奪了知識分子自由言說的可能,由此導致的知識分子言說的困難以及出現(xiàn)上述無論是賀衛(wèi)方還是楊玉圣堅持真理的種種尷尬處境,就變得十分正常了。更為可怕的是,民間里頭的那種“斗爭哲學”思維的重新抬頭:面對腐敗的種種大現(xiàn)實,面對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嚴重局面,尤其是那些沒有文革經(jīng)歷或者對文革的認識、體驗都不夠深的人,紛紛懷念并贊賞毛思維的“正確性”,所謂“反修防修”,所謂“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或者干脆聲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一系列“改革開放”就是“修正主義復辟”,當年的那些至今讓我們不寒而栗的標語口號重新成了他們的“護身符”。更有一些“志士仁人”主張重新砸爛公檢法,說既然總理不能也不太可能替每個窮人討工錢,公檢法維護的只是“權貴的利益”,維護的是“資產(chǎn)階級法權”,那么我們還要它干什么?整個又是一派造反派腔調,唯恐天下不亂。假如他們進一步采取行動或者進行理論思考(這一點,我們在諸多的網(wǎng)絡言說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端倪),是不是又要重新分清敵我友,重新劃清階級陣線了?我們的生活土壤和文化土壤,非常容易派生出來的就是這些個玩意,農(nóng)民起義,重新回到非理性主義道路上:造反有理,革命無罪,打倒一切!那么,理性主義的東西又會是些什么東西?除了莫名其妙,哪里還會有(理性之)光?“鑰匙”(真理)又會在哪里?幾乎就難有存身之地。不是嗎?

  

  為了能夠具體認清知識分子身處當下社會現(xiàn)實中的確切位置,也希望能夠進一步探討知識分子言說的可能性,我想通過分析近年來的3個較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文本,以期能夠厘清知識與知識分子的當前困境以一二,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2004年開春,章詒和女士的系列文章在網(wǎng)上傳播流行,極為轟動,緊跟著人民文學出版社把這部結集為《往事并不如煙》的著作出版行世,也頗為暢銷,之后就聽說遭了禁,之后又聽說越是禁越是暢銷。然后又看到許紀霖先生的文章《如何“親歷歷史”》,深深地慨嘆歷史是如何有效地被塵封,同時也慨嘆:即便是思想史專家如許先生自己,由于對那段中國特殊的歷史缺乏親歷性,僅憑接觸相關資料幾乎很難有一種真切的理解。確實如此,1957年以后出生的人,幾乎很少能夠真切地理解那段歷史了。可以肯定地說,我們這些人對右派的直觀認識,差不多直接來自一些文藝作品,諸如《牧馬人》《綠化樹》之類等等,它們講述的故事給人留下的大致印象是:這些右派原本都是好人,只是一些落難的書生,然后這些落難的書生常常得到一些女人的同情與友愛。讀過《往事并不如煙》,我們才會完全明白了過來:歷史鐵案仍然是鐵案,只有反右擴大化才是錯誤的。而那些落難書生們,就是擴大化的結果。而諸如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等人則是永遠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也只有讀過《往事并不如煙》之后,我們才會真正明白反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右派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圍繞該書出版的前前后后,人們的態(tài)度和反應也頗顯得意味深長:聽說該書要出版時,有不少的人的說法是,沒想到現(xiàn)在這樣的書也能出?!言下之意是:大右派的女兒寫的大右派的事情,怎么可以……?果然,書出版后不久就遭禁,遭禁了之后卻是滿街滿街地出現(xiàn)了盜版書,買書的人就更多。然后是網(wǎng)上的各種評論:除了許紀霖先生的深刻評論,有從思想人文角度的,有從史學意義上的,有從文學意義上的,也有從生活方式上說的,也有從權力話語上說的,等等。按說不少評論也大都從不同側面觸及了問題和文本的核心,但在筆者看來卻又有著諸多的不滿足:實際上,章詒和所提供的文本,更為重要的是,深刻地涉及了歷史哲學范疇。它可能既是思想的,也是人文的,也是文學(人學)的,同時既是歷史的也是哲學的——也可能,既不是歷史的,也不是哲學的,而應該是歷史哲學的:歷史哲學研究的目的顯然不在于歷史本身以及歷史規(guī)律本身等等,當然更不是指向哲學本身,而是用哲學精神觀照歷史,真正關注的是歷史本身以及歷史遺留下來的重要文化結晶。而筆者恰恰是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往事并不如煙》這個文本所可能提供給我們的重要歷史價值和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的。

  

  我們知道,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從歷史出發(fā)來理解我們自身,然后取得我們與歷史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研究歷史總是要為自我闡明服務,也即向當代人表述:傳統(tǒng)不僅在我們的當代起作用,而且,我們因此才使得這一自我闡明具有了深刻的歷史意義。我們顯然可以在《往事并不如煙》中讀出我們當下諸多的生存感受,無論是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還是史良、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和思想,在當年那樣一種嚴峻的政治語境里面,應該說完全是一撥子不合時宜的人干下的一堆不合時宜的事情。盡管他們中的不少人當年與一樣是在野黨的共產(chǎn)黨一道,為了爭取民主與自由,與獨裁的國民黨進行堅決徹底的斗爭,但,后來共產(chǎn)黨成了執(zhí)政黨,聯(lián)合政府只是暫時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才是他們的真正方針。而且,新民主主義只是個短暫的過渡,資本主義他們是要徹底消滅的,一下子進入社會主義,甚至跑步進入共產(chǎn)主義,那么,發(fā)生在章伯鈞、羅隆基們身上的思想悲劇與悲劇命運,就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邏輯的必然。因為黨國體制在革命時期取得的一個又一個重大的成功,哪怕是今日的黨政不分、政企不分、黨政事不分等等都可以溯源到它,更不用說在當時那樣的歷史情境與政治語境當中,任何的螳臂擋車都會毫不留情地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本來,馬克思主義作為政黨倫理,自有它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作為一種社會批判理論,對認識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確實有著指路明燈的效力,然而,出于我們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tài)化傳統(tǒng),除了獨尊此術,就是罷黜百家。任何不同立場不同觀點不同方法的言說,都將被視為大逆不道,都將被當作異端當作階級異己,然后就必然變成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而實際上,無論是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還是史良、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幾乎沒有一個是壞人。充其量,不過是深受本土文化浸染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與深得西學背景滋潤的章伯鈞、羅隆基等人的知識沖撞,價值訴求沖突而已。要說“斗爭哲學”的荒唐,恐怕首先便荒唐在這里。這樣,我們現(xiàn)在應該可以非常明白:作為人類的文明,無論是哪一種文明,我們都應該采取尊重的態(tài)度,當然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內。但任何一種文明和理論,都不可能是一切,它不能包辦一切更不可能解釋一切。更何況,只有基于本土現(xiàn)實狀況的現(xiàn)代性要求,通過知識分子們的切實研究與啟蒙,通過較長時間的碰撞、交流、檢驗直至整合,才可望建構出真正具有合法性與有效性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作為極具文學性的歷史文本,《往事并不如煙》通過諸多細節(jié)生動地刻畫了一代知識分子群像,其音容笑貌形神兼?zhèn),內心情感波瀾也能纖毫畢現(xiàn),讀來自然真切感人,但更重要的是:其為一代知識分子精神造像,無論是章、羅的起落炎涼,史良的人變鬼鬼變人,儲安平、聶紺弩的狷狂以及氣節(jié),還是張伯駒、康同璧的舊式文人和舊式貴族與新時代的磨合與背離,等等,應該說均從歷史哲學的范疇,給我們留下了一筆非常難得的精神財富。其作為我們一段非常特殊的歷史的文化結晶,仍然在我們現(xiàn)時代有著強烈的警醒作用,并產(chǎn)生著隱約可見的重要精神影響。

  

  當我們完全弄清了我們的政治語境和文化語境之后,我們再來看賀衛(wèi)方先生提供的《運送正義的方式》(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年12月版)這樣的法學文本,我們就能夠比較深切地領會賀衛(wèi)方先生的艱苦用心以及不時地遭遇著的一種如履薄冰的知識運作,我們也就容易理解如何一篇《復轉軍人進法院》的短文章居然會引起那樣的軒然大波。仍然還是那個老問題,由于黨國體制在革命時期取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建國后的黨國不分必然導致了黨政不分政事政企不分,那么黨法不分或者以黨代法也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要不然,領袖一句話,連堂堂國家主席的一條命都保不住,又該如何理解?除了王法還有法的存在理由和根基嗎?這樣,我們就很好理解:復轉軍人們自以為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站崗放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xiàn)在復員轉業(yè)了找一個離槍桿子最近的地方,輕車熟路地充當無產(chǎn)階級或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有何不可,而且簡直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現(xiàn)在居然有一個叫賀衛(wèi)方的家伙敢說不?簡直豈有此理!卻全然不顧法學乃一門科學,賀衛(wèi)方先生只不過是在堅持以科學規(guī)律辦事而已。更不用說法學的源頭是知識論傳統(tǒng),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幾千年來都是誰官大誰說了算,如果不是那知識又有什么用?就可以想象軒然大波是怎么發(fā)生的了。

  

  這樣一來,賀衛(wèi)方就顯得極其辛苦了。他要先從司法公正講起。幾乎一開始就進入了荊棘叢里去了。我們知道,我們極力堅持的社會主義制度,實際上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社會公正。即便是自由主義思想家李慎之先生,也堅信這一點。社會主義的根本要義,就是要堅決地限制兩極分化,致力于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貧困)。問題在于,我們長期以來運送正義的方式成了一個非?膳碌拿^(qū),甚至常常是以非正義的反人道的極權主義的方式,這樣就適得其反了:用非正義的方式運送的正義肯定不是什么真正的正義,倒常常是非正義的了。即便是極權時代宣告結束,卻也并未在運送正義的方式上做出過多大的修改,以至改革開放以后的腐敗現(xiàn)象愈演愈烈,(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怎么反都反不了的腐敗,源頭便在于缺乏司法公正。而司法公正的最根本要求,便是程序公正,這下又得插入到問題叢里去了:且不說權大于法還是法大于權,光是我們這塊土地上滿地都是的潛規(guī)則一項,就會讓幾乎所有的規(guī)則破壞殆盡,不著痕跡,往絕里說,幾乎整個就是隱形殺手。賀衛(wèi)方們任重而道遠,路漫漫而修遠兮,卻又必須要從一點點一滴滴做起。就這么一位碩果累累的法理學、法制史、比較法學的著名專家和學者,卻不得不從《大蓋帽的意義》《從驚堂槌說到法庭威儀》《法袍法槌之外》《法言法語的意義》《異哉所謂檢察官起立問題者》這些最基本的程序講起,一招一式都含有法理根據(jù),一款一物都包孕著知識論傳統(tǒng),一言一語都有著法律規(guī)范要求,然后必然要關注法律職業(yè)化的問題:法律職業(yè)化是保證司法公正的起碼前提。“法官的獨立性是法官得以公正、得以在社會中展現(xiàn)正義力量的非常重要的保障,而我們現(xiàn)行的法官制度是在官僚化的、等級化的法官制度,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保ā墩x的行頭》)再然后就不能不關心司法獨立——司法獨立不僅是時代的要求,而且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我們這個官本位、群體本位的社會里,從來就沒有個人的位置,個人利益更是始終處在一種被剝奪的地位,也只有在強調市場本位的過程當中,個人利益才開始慢慢取得程度很低的合法性認可,于是關于《一座德國磨坊的故事》不僅賀衛(wèi)方多年前在說,就是現(xiàn)在,《南風窗》2004年2月上半月刊的一篇題為《“危改”與安置》文章的末尾,安排講述的仍然是威廉一世威廉二世和老磨坊主小磨坊主的故事:那座磨坊至今仍然是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征。在講述這個故事的過程中,作者甚至不忘了加上一句,你看連“資產(chǎn)階級”政治家都能意識并能做到這一點,難道我們不能嗎?等等。仿佛資產(chǎn)階級就真的顯得低級,反而是無產(chǎn)階級顯得高級,且不說這種階段論、進化論的說法現(xiàn)在是否站得住腳,假如你真的是代表無產(chǎn)階級而且更高級的話,那人家比你“低級得多”的東西你為何卻怎么也做不來?在我們這個階級陣線始終模糊的社會里,頂多只有富人與窮人之分、官與民之分,然后中間寄生著一大幫以文為生的人,也即文人。假如你不是出于政治斗爭的需要,在現(xiàn)實社會里你幾乎很難找到有著清醒的階級意識的人,更找不到有著明顯的階級價值訴求的人,我們歷來是官逼民反以及窮人造富人的反,最大的理想歷來是“均貧富”。富人為富不仁的也居多,對公共的事業(yè)也從不熱心,賺了錢就忙于購置田產(chǎn)以及樓臺館所以及三房四妾,哪來的當什么資產(chǎn)階級。階級價值訴求之有?因此分了他們的錢扒了他們的皮,也不能完全叫做冤枉。但他們確確實實沒有資格充因此,依筆者看來:與其僵化地以階級的觀點分析我們本土的問題,不如說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根本就是抵觸理性化的東西的。我們總是喜歡自然而然,我們總是喜歡官逼民反,我們總是寄希望于清官,希望不上就“俠之大者”,要不就“存天理,滅人欲”,卻從來也不愿意把這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欲望”納入正常的軌道當中有效地運行……加上我們幾千年的自然經(jīng)濟導致的利益一元的大一統(tǒng)社會,從來少有分工合作的精神,只要平均一致了共同貧困了社會就安定了,社會管理與管制就顯得特別簡單易行,哪里還用得著那么多的管理規(guī)則?理性化有必要嗎?法制當然更是可有可無,頂多也只是順便用來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賀衛(wèi)方的真正艱難和困境筆者以為在此。也許在很多時候,最大的障礙還不僅僅是政治制度上的,而且有時更重要的表現(xiàn)是在文化制度上,甚至語言制度上的。因此,賀衛(wèi)方就不能不把它的眼光重新放在我們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來回搜尋,《執(zhí)行難》、《又見執(zhí)行難》、《刑訊逼供為哪般》、《口惠而實不至的國家賠償法》等等不少篇什,無不一一切入了我們本土眼下相當嚴峻的法現(xiàn)實狀況,冤假錯案時有發(fā)生,有的甚至觸目驚心,不時地要讓賀衛(wèi)方先生拍案而起!他甚至從法學的角度解讀了我們的古典名著《水滸傳》,認為其“乃是中國傳統(tǒng)法律秩序失敗的一個范例”。因為那個時候既不可能有律師搜集證據(jù),也不會有檢察官做獨立調查,當然也沒有獨立的法院和法官,更不會有“無罪推定”。他假設,若在法治社會,即便是法官懼怕高俅權高位重,“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但“法治社會必然是輿論自由的社會。大眾傳媒不會放過這樣侵犯民權的行徑……輿論壓力之下,上訴法院推翻原判,發(fā)回重審,結局當然還是林沖無罪”。然而,而今的現(xiàn)實情形又如何呢?法官幾乎不能獨立斷案,法官的后面有庭長、院長乃至審判委員會,以至種種決策錯誤的責任便在法官背后的帷幕里彌散掉了。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看得到幾乎每一樁冤案的產(chǎn)生都離不開上下級法院以及公檢法三機關的‘協(xié)調’,尤其是所謂‘三長會議’經(jīng)常對于案件判決結果作出預先決定。這樣的慣常做法不僅違反審判權獨立的憲法原則,更使得不同機關對冤獄是否會發(fā)生無關痛癢,甚至在冤獄被揭露之后仍然無動于衷”!法院不獨立,被告毋寧死——不,豈止是被告,是人權毋寧死。賀衛(wèi)方如是說。(《不獨立,毋寧死》)

  

  實際上,包括賀衛(wèi)方在內,已有不少的自由主義學者都深深地意識到制度引進的必要性,均認為制度是可移植的,文化(比如基督教)則不必,我們可以有我們自身的超驗或者普適性價值追求(秋風);
文化的東西可以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跟制度引進毫無沖突的理由(秦暉);
在飯前可以為民主爭得面紅耳赤甚至為不同政見破口大罵(政治制度/西方的制度),到了飯桌上仍然可以四世同堂其樂融融(文化/東方的文化)(朱學勤)。賀衛(wèi)方則更具體,他一邊關注著制度引進和關注著制度環(huán)境的強化,一邊又不能不關注如何在我們這塊土地上重新確立具體法治的傳統(tǒng)?并一再強調法治的保守主義傾向,其必須建立在傳統(tǒng)與習慣的基礎上,而不是憑空發(fā)生,或者朝令夕改,因此法學家與法律家必須完全區(qū)別于激進的文學家以及歷史學家,就像他所引用的一句英國諺語所說的那樣:不是我們的法律好,而是我們的法律老。我們的問題,嚴峻可能在于,從文化傳統(tǒng)上說幾乎從來都是保守的:最典型的當屬“中體西用”了;
從我們的個體心性的傳統(tǒng)上說,我們又從來就是最具破壞欲的,以至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史除了留下專制的文化傳統(tǒng),幾乎就沒有留下多少東西(而不像才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幾乎滿地都是博物館),因此我們時時都要面臨拯救某某文化遺產(chǎn)的使命。特別能夠說明問題的就有剛剛過去30多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大破壞,章詒和女士筆下的張伯駒應該說是我們本土特別稀有的人物,光是他本人差不多就已夠上了我們的國寶級了。加上我們知識信仰的精神資源的稀缺,知識傳統(tǒng)的闕如讓知識無用的現(xiàn)象隨時隨處蔓延,知識分子缺乏榮譽感也便常常成了生存品質敗壞的根源,更談何自律?“寡廉鮮恥常常是導致一個人對道德戒律無所顧忌的直接原因”(賀衛(wèi)方:《司法腐敗何以維持?》)這樣,我們在經(jīng)濟制度得以有效的改變之后,面臨的還不僅僅是政治制度困境、文化制度困境,同時還有知識制度的困境,甚至語言制度的困境等等多重交叉的困境需要超越。賀衛(wèi)方以為,北大校長,一個多么尊榮的位置,居然會為獲得副部級待遇感到高興?哈佛大學校長可從來就沒把美國總統(tǒng)放在眼里,“他也是個‘總統(tǒng)’啊,他的名號和總統(tǒng)的名號是一樣的,惟一不同的是他指揮的‘小國家’歷史比美國歷史要悠久得多。那才是一個大學的尊嚴!”因為北大的歷史比國家的歷史也長多了的。(《正義的尊嚴》)然而很不幸,且不說校長、國家元首如何,光是一個小小的系主任,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大學里他(她)都要拿比一般教授高得多的津貼。在這樣的制度環(huán)境里面,講知識的尊榮多少有點是畫上的燒餅了。然而,可怕的是,沒有知識制度的保障,法官的榮譽感就無由產(chǎn)生,司法的腐敗就難以杜絕了。那么,賀衛(wèi)方所遭遇的種種制度困境,就顯得更加艱難,同時也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也就顯得更加可歌可泣。

  

  這里也許不能不提及學術腐敗的狀況,這,楊玉圣教授主持的《學術批評網(wǎng)》對此已有過大量的觸目驚心的揭示和批判,道理我想也相同:究其實源頭也便在于知識本身缺乏尊榮感,學術腐敗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功名,以期獲得社會各階層的更大面積的尊奉,以致不擇手段,致所有自律機制于虛無。君不見,最最需要職業(yè)化的高校,而今卻在拼命產(chǎn)業(yè)化——也許產(chǎn)業(yè)化是擺脫教育官場化并逐漸走上職業(yè)化的必經(jīng)之路,但我們不能忘了,這個產(chǎn)業(yè)化恰恰是官場推動的結果,而并非是市民社會本身的有效推動,因而除了看到無非是借助著公共資源的壟斷拼命撈錢,卻并不能看到其對社會本身作出多大貢獻,更不用說真正的問題研究能夠推動社會的良性發(fā)展乃至有效的社會改革演進——不說有多少掙扎在貧困線以下的莘莘學子疲于奔命在生存與學習的可怕的雙重壓力之間,光是眾多的大學教師整天跟無頭蒼蠅似的忙碌于“成人自考”、“函授”、“專升本”(而且這些人純粹是為了混個文憑然后好在社會上以次充好)的“教學”(掙外快),另外還有本校的本科教學任務等等,越來越把知識推向泡沫化,無疑又將要把我們的知識制度推向災難的深淵。而恰恰是那些最最需要產(chǎn)業(yè)化的行當,卻又死死地守住了官場化的文化制度,比如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文學期刊,等等,幾乎均是衙門作風,即便是有經(jīng)過包裝的文學刊物打出品牌,也是通過對生產(chǎn)、流通、消費的壟斷推向所謂的市場,當然不存在機會的均等,更不允許有任何的競爭。我們的知識制度和我們的文化制度,可悲的是不僅不能為理性化道路推波助瀾,反而已經(jīng)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這里又不能不提及而今已鋪天蓋地繼續(xù)大面積造假的“文化研究”,幾乎難以想象:既缺乏起碼的民主政治環(huán)境,也缺乏起碼的自由學術氛圍,更缺乏對社會公共空間的參與熱情(且不說解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政治:這里“政治”的含義是指參與“城邦事務”意義上的,而非統(tǒng)治術意義上的),文化研究還可能會是什么“研究”?自然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早就有外國的研究權威說過:文化研究是極度語境化;蛘吒纱啵赫Z境就是一切?蓱z的是,我們的“文化研究”既完全無視本土的政治語境,更無關痛癢于文化語境,更不用說對制度引進和建設的漠不關心,對貧富懸殊、社會公正、下崗就業(yè)、弱勢群體、衛(wèi)生教育、公共服務、市民社會、生存生態(tài)乃至國際環(huán)境等等等等公共領域問題毫無興趣,而今的“文化研究”倒是成了像舊式文人那樣賞玩琴棋書畫以自我陶醉以精神逃避的最便當場所。其倒是與當年學習馬克思主義就是為了跟西方對抗不同,而今導源于馬克思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后殖民理論、女權主義運動等等社會理論與社會運動的西方文化研究,就跟剛剛式微的“后學”研究一樣,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或者干脆就完全是成為獲取利益功名的工具了。也便是基于上述的政治語境、文化語境以及思想狀況、知識狀況乃至身體狀況,我們就能明白賀衛(wèi)方、楊玉圣等人的知識立場為何顯得彌足珍貴,也就能清楚章詒和的《往事并不如煙》作為我們一段特殊歷史的文化結晶又是怎樣的讓人振聾發(fā)聵!在我們的這種種的特殊語境之中,即便是有時出于知識分子的良好愿望,或者僅僅是出于價值中立的立場從學理出發(fā),學術研究的價值和理論活力也都要被打折扣。這里,將繼續(xù)涉及另一個知識分子文本——鄧正來先生的《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的批評。

  

  是的,鄧正來先生對社會科學的反思與批判,應該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尤為重要的是:對社會科學回到社會科學本身,以及社會科學所必得遵循的價值中立立場,其做出了頗為特別的貢獻(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關于中國社會科學的思考》,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年12月版),其對哈耶克的精彩研究以及對市場經(jīng)濟和法制建設的關注,等等,確實一度處于我國學術研究的相應前沿地位。但可能恰恰是由于過于強調從學理出發(fā),多少忽視了本土現(xiàn)實的真切研究,更可能缺乏許多必要而具體的社會調查,以至他在理論研究上顯得無比正確,而在現(xiàn)實操作層面幾乎寸步難行,或者說邏輯地看是非常正確的,而歷史地看卻又不太切合本土實際,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理論與經(jīng)驗的某種程度的脫節(jié)造成的。

  

  比如(1):西方思想家漸漸將社會視為明顯先于國家和外于國家的狀況,而確立這一分野的手段之一便是社會契約論;
經(jīng)濟思想的影響則表現(xiàn)為“最初的社會功利觀念將人們之間經(jīng)濟的自然互相依賴,強調為在邏輯上先于國家的秩序淵源”。

  

  比如(2):黑格爾認為,“市民社會”是處于家庭與國家之間的地帶……它是同時與自然社會(家庭)和政治社會(國家)相對的概念。(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市民社會作為人類倫理生活邏輯展開中的一個階段,是一種現(xiàn)代現(xiàn)象,是現(xiàn)代世界的成就。

  

  市民社會作為一種“外在國家”,在黑格爾那里,由三個部分組成:需求的體系——市場經(jīng)濟、多元的體系——自愿組織(同業(yè)公會)、司法的體系——警察和司法機構。(以上例(1)例(2)均摘自《市民社會與國家》一文)

  

  我們幾千年就是家國倫理,“社會契約”真是從何談起?即便是一個百年的現(xiàn)代化進程以來,也引進了不少諸如自由、平等、人權、法治等等派生于此的現(xiàn)代觀念,章詒和女士的《往事并不如煙》非常有力地回答了這一點:“邏輯上先于國家的秩序淵源”,在我們本土從根本上說是絕對不可能的。羅隆基對憲政理論的研究,章伯鈞對“兩院制”的向往以及對“秦始皇加克格勃”的認識,儲安平對“黨天下”的批評——延續(xù)到現(xiàn)在,仍有哲學家張志揚的反思,指出“黨天下”乃為“家天下”的延續(xù)(見《創(chuàng)傷記憶》,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年12月版)……加上黨國一體取得的革命斗爭成就,仍然以為可以所向披靡:即便是以經(jīng)濟建設導向一個又一個的失敗為重大代價,也仍然以當年重點扶植“大寨”樣板一樣扶植“深圳”特區(qū)樣板,先后失敗后,又扶植了上!捌謻|”樣板,都是在集全國之力給予政策上的最大傾斜,尤其是后者,而今已付出了巨大的金融代價(眾所周知的金融黑洞),而且制造了無數(shù)的根本無法抑制的巨大的房地產(chǎn)泡沫!我們究竟還能撐多久?恐怕誰也不知道。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清楚,沒有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所謂社會主義只能是空中樓閣。沒有經(jīng)濟自由,所謂政治民主更是水中花鏡中月——市場經(jīng)濟既不姓“資”也不姓“社”,它僅僅只是科學的經(jīng)濟規(guī)律。政治民主是人類的政治文明,跟國情無關跟文化無關,它也只是科學的政治規(guī)律而已。假如一定要強調說有關,那便是專制的傳統(tǒng)了。這一點,黨內老人李慎之、任仲夷都有著非常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假如政治體制、經(jīng)濟體制、法律體制、新聞體制、文化體制等等互相不配套,25年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都清楚隨時都有失敗的可能。由此等等,市民社會的出現(xiàn)就成了個千呼萬喚也出不來的純粹幻想。盡管我們也非常清楚,一個現(xiàn)代社會想要取得真正的穩(wěn)定,主要在于中產(chǎn)階級的發(fā)展壯大,然后還得有著一個非常職業(yè)化的法律家集團,否則我們的這個社會仍然是要不是大量的順民要不是大量的刁民,普遍存在著的是滿地的子民,卻幾乎很難找到或見到些個公民,那么法治社會就更是遙遙而不可預期的了。

  

  當然,黑格爾老人是對的:“市民社會”是處于家庭與國家之間的地帶……

  

  非常不幸,我們始終缺乏的就是這么個“中間地帶”,也決不允許有這么個“中間地帶”存在,而且,更為嚴峻的是:就連相應自由的個體都成了某種“不安定”的根源,尤其注意思想管制直至言論的限制。在我們日益加速的城市化進程當中,我們看到的是地產(chǎn)過熱拉動的水泥、鋼筋等原材料的飛漲,然后是廣大的農(nóng)村變成了一片一片的“城市”;
汽車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拉動了高速公路的猛修與擴建,也一樣促發(fā)了原材料的漲價。不說那些拆遷、擴建、修高速公路上演了多少腐敗事件,緊跟著帶來的能源緊缺比如水、電、石油等等尖銳問題,光是愈演愈烈的大面積觸犯民權事件,便給真正的發(fā)展觀抹了多少黑?!除了大量的高樓和滿地的高速公路,我們真的進入城市化了嗎?我們真的進入工業(yè)化了嗎?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轉型時期必得付出各種各樣的重大代價,但,我們真的是在轉型嗎或者真的是在往轉型的路子上走嗎?未必。無論是從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個體心性以及一整套生活方式,均停留在“前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文明)階段,更有諸多的共同體如“道德共同體”、“文化共同體”、“政治共同體”等等自動調節(jié)著不同社群,然后共同構成了現(xiàn)代化進程的障礙和絆腳石。我們在一座座嶄新的城市里面所見到的只不過是一座又一座的水泥森林與鋼筋田野的擴大化了的村落而已。中產(chǎn)階級們在哪里?據(jù)說在城市人口里面已經(jīng)占有了12%?又據(jù)說這個階層發(fā)展到30%至40%,這個社會的穩(wěn)定就有保障了,那么農(nóng)村呢?8億農(nóng)民怎么算?

  

  是的,市民社會作為一個“外在的國家”,必須由3個部分組成,黑格爾老人也是對的:需求的體系(市場經(jīng)濟)、多元的體系(自愿組織)、司法的體系(警察和司法機構)?墒,非?上В撼耸袌鼋(jīng)濟我們剛剛起步,其他“社會轉型”基本原地不動,談何多元的體系?以及同業(yè)公會?而今的黨建工作甚至發(fā)展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具體的私營企業(yè),同業(yè)公會如何有存在的理由和合法性?更不要說司法的體系,假如這個司法體系始終不能得以獨立,那么警察和司法機構就只能成為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也就根本無法保證司法的公正了。這也便是賀衛(wèi)方《運送正義的方式》一書所特別著力的地方,同時也是該書獲得最大成功的地方。其原因便在于緊緊地抓住了我們本土的種種現(xiàn)實語境,然后執(zhí)著無比地探索著我們本土具體法治的種種可能性。而《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一書,可能便是在我們本土的“市民社會”形成可能性的探索中出了比較大的偏差,從而也就明顯出現(xiàn)了作為一個頗具良知的知識分子對現(xiàn)實干預的無力感。

  

  這樣,鄧正來先生建構本土的市民社會,也就同樣存在有學理層面上的正確性與現(xiàn)實操作層面上的幾乎沒有可行性的相當大的反差。比如他在《建構中國的市民社會》一文中寫道:“在中國市民社會中,企業(yè)家階層與知識分子是中堅力量,其原因是:企業(yè)家是營建、發(fā)展和完善市場經(jīng)濟的主要力量;
企業(yè)家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依契約規(guī)則本能地維護自利的同時能平等地對待他利,從而是平等契約精神的發(fā)揚光大者;
企業(yè)家在市場經(jīng)濟活動中深刻地體認到負面自由(免受外部力量侵犯和免遭陷入社會混亂和失序的侵擾)的重要意義,從而是穩(wěn)定秩序和維護市民社會的主導力量;
企業(yè)家握有相當?shù)呢斄臀锪Γ菄叶愂盏闹饕袚,從而是影響國家有關決策的一方利益者;
企業(yè)家所擁有的經(jīng)濟實力和地位,使他們在組織和資助各種群體、社團和利益集團的活動中,起著主導者的作用,從而是組織市民社會的領導力量。中國的知識分子,一般都具有現(xiàn)代意識和現(xiàn)代化知識;
由于社會結構的分化,一部分知識分子轉換角色,積極投身于企業(yè)家行列,成為引導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而未投入經(jīng)濟活動領域的知識分子,在教育、啟蒙、文化建設、研究、理論指導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是推進和指導市民社會健康發(fā)展的知識和動力源泉。”首先我們應該問的也許是:我們究竟有幾個企業(yè)家能夠自覺而守法地納稅?其次要問的是:我們的幾乎所有企業(yè)家,恐怕沒有一個不明白,假如他(她)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好做大,務必要跟官場保持絕對必要而且必須密切的關系,否則寸步難行!接著要問的是:既然把方方面面的關系處理好了,生意做順了做大了,誰還去操心什么“市民社會”?“市民社會”能幫我做好生意嗎?除非在人大、政協(xié)給我掛個榮譽銜,那才叫風光!“知識分子”又如何?大多是一些無皮之毛罷了:他們是依附在各種各樣的皮上的毛,既不可能有自由之思想,更不會有獨立之精神,基本就是一撥又一撥的無思無我無聊無行無脊梁骨的大多數(shù)以文為生之人(文人),他們的“現(xiàn)代意識和現(xiàn)代化知識”是用來獲取利益功名的,頂多也就是一塊又一塊的敲門磚而已,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平心而論,包括鄧正來先生在內,早已有一批政治學者、經(jīng)濟學者、法學學者以及文化學者確確實實在起著“教育、啟蒙、文化建設、研究、理論指導”方面的作用,但說實話:其影響實在有限。也是包括鄧正來先生在內,無非就是沿襲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乃至哈耶克、布坎南……等等理論,無非就是政府必須是有限的政府、必須有效制衡政府權力、政府權力應該受到人民的監(jiān)督,等等。實際上只有一句話:哪一天我們的“政治”一詞在本土語境當中不再是統(tǒng)治術,而是人人可以參與的“城邦事務”,那一天我們才可以談論政府權力如何應該受到監(jiān)督之類。那么,最起碼的一條:我們自己必須做到人人都能自覺納稅。然后我們才有理由說:你們公共管理人員花的都是我們納稅人的錢,你們當然應該受到納稅人的監(jiān)督。問題還在于:我們很多時候納稅不是出于守法,你交得交不交也得交!這“納稅人”就更說不明白了。還有,被納去的那么多錢你根本就不知道用到了哪里去,你又有什么理由讓納稅人守法?等等。這里面的無數(shù)的潛規(guī)則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成本計算(這一點,吳思的《潛規(guī)則》有著非常精彩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中評網(wǎng)•吳思專欄》)。然后才可望能有著個開放的輿論環(huán)境,然后才能談“市民社會”的發(fā)生與萌芽,否則,就只能是空中樓閣,乃至霧中看花的海市蜃樓了。

  

  在同一篇文章中,鄧正來先生主張中國市民社會建構的“兩個階段論”無疑也是正確的,但是現(xiàn)實情形也一樣是行不通的:什么“市民社會的建構還通過自愿團體、結社等各種自治組織加以實現(xiàn)”,任何社團沒有經(jīng)過民政部登記就屬非法,經(jīng)過登記了就將時時處在被嚴密組織和監(jiān)控之下,又該如何“自治”?!“中國現(xiàn)代化的終極目標之一乃是要實現(xiàn)政治民主化,然而所謂的‘政治民主’沒有市民社會作為其基石,沒有以多元利益組織為基礎的公眾參與作為其結構性安排之一,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蓖耆_:正確就正確在不可能實現(xiàn)。

  

  這一點,黨內老人任仲夷可謂看得清看得準:改革開放25年了,政治體制改革幾乎沒有多少進步。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跟經(jīng)濟體制改革同步進行,否則就要積累下崩潰的基礎。(見《世紀中國》2004年6月A期“公共平臺”題為《任仲夷縱論25年改革》文)

  因此,鄧正來先生的所謂“上下互動”說基本缺乏現(xiàn)實依據(jù),雖然在該書中他也作了一些個案調查和個案分析,比如對北京的3家民營書店進行的調查與分析(見《市民社會與國家知識治理制度的重構》)。實際上,民營書店主要經(jīng)營的是圖書生意,而并非主要出版圖書,對圖書市場根本就構不成任何影響。要說對圖書市場構成真正影響的,倒是那些處于半地下狀態(tài)的買賣書號經(jīng)營圖書的書商們,確實曾一撥又一撥地對圖書市場構成了沖擊,比如“草原部落”賀雄飛等人便是如此。也因此,鄧正來先生出于對歷史經(jīng)驗的一段總結才顯得無比正確:“政治變革導致傳統(tǒng)權威的合法性危機,進而引發(fā)社會結構的解體和普遍的失范,作為對這種失序狀態(tài)的回應,政治結構往往向傳統(tǒng)回歸,而這又使政治結構的轉型胎死腹中。這種歷史上出現(xiàn)的兩極徘徊在當代則演變?yōu)椤环啪蛠y,一亂就統(tǒng),一統(tǒng)就死’的惡性循環(huán)!保ā秶遗c市民社會》)

  

  君不見而今又有不少人在那重彈“革命”的老調了?聲稱“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等等,什么法治,那還不是“資產(chǎn)階級法權”嗎?統(tǒng)統(tǒng)應該砸爛!更有研究憲政理論的某個年輕學人,直指章詒和女士的“小資情調”:什么吃一道菜要撤換幾趟碟子,什么豆腐乳品種不同要分多少個盒子裝,什么一個星期要換一條毛巾,津津樂道,不厭其煩!還有羅隆基的權力欲,等等,難道這些是我們應該加以歡迎的嗎?看看這些論調,不知不覺時光又得倒退幾十年:難道那種所謂“不怕臟、不怕臭”的勞動人民本色,真的是我們應該堅決保持的嗎?難道時至今日我們背負著“中國人臟、臭,不文明、不禮貌”的罵名,真的是讓我們感到很光彩嗎?羅隆基身上的毛病確實多,但權力欲顯然不應該受到指責,我們現(xiàn)在研究憲政理論,難道不就是為了促使能夠正確地行使公權力嗎?問題顯然不在于權力欲,而在于“公權力”如何行使!就像任仲夷老人說的那樣:市場經(jīng)濟既不姓社也不姓資,政治民主也既不姓社也不姓資。那么,權力欲當然也既不姓社也不姓資。假如我們一定要說無產(chǎn)階級比資產(chǎn)階級高級,那么我們最好還是先把低級的優(yōu)點統(tǒng)統(tǒng)掌握了,再來指責人家的低級還來得及!據(jù)說,培養(yǎng)一個貴族需要一個百年,而我們無產(chǎn)階級不用培養(yǎng),一個個天生的就是“革命家”的料子。因此,我們合該受窮,共同貧困是大家的共同理想,我們干嘛要發(fā)展?我們只需眾志成城,我們就能打敗一切帝國主義:一切帝國主義和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君不見,我們有多少“志士仁人”早就在說“中國人說不!”,而今仍在豪氣沖天地繼續(xù)豪言壯語著:滅了它小日本!等等。胡適之先生當年早就犀利而深刻地指出過:標語口號,就是中國人的“名教”!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又十分敬佩“正來學堂”的知識信仰的種種主張(見《世紀中國》2004年7月A期“世紀周刊”題為《以學術為本共建一流學堂》文)。西方的知識信仰源遠流長,不算柏拉圖的“學園”,就是“經(jīng)院哲學”以及自由主義哲學傳統(tǒng)至今也有一千零幾百年的歷史,(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其不為任何世俗政權服務,只為教會提供神學研究和哲學研究,盡管為神權服務曾一度也成了“神學的婢女”,乃至黑暗的中世紀也有諸如神權受到威脅而燒死布魯諾的殘酷血腥事件,隨著文藝復興古希臘理性精神得以復活,之后,“兩!眰鹘y(tǒng)相互斗爭而又共同發(fā)展,到了早期市民社會形成,種種研究的目的也是既面向神職人員同時更是面向整個社會服務的,這樣的信仰才會得以長期極其穩(wěn)定地保留下來!罢齺韺W堂”的知識信仰,不知將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且不說我們自孔子以降,兩千多年來教育均是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而且我們更是在前面剛剛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慘痛地經(jīng)歷了知識分子被集體改造直至被肉體消滅的歷史(章詒和的文本還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個最重要的部分),而今我們的大多數(shù)知識人是否真的就意識到了知識獨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了,是否跟西方經(jīng)過一切知識成為神學的婢女階段之后,逐步意識到知識獨立的重要性那樣,終于建構起為知識而知識的信仰?!也就是說,假如我們既不能有效地建立起嶄新的知識制度和知識傳統(tǒng),也不可能得到“市民社會”的切實有效的支持,那么,我們的知識信仰又該從何談起呢?

  

  在這一點上,我們真應該好好地學習一下賀衛(wèi)方:在學習了足夠的西方理論之后,我們顯然應該足夠地重視本土經(jīng)驗事實,有了足夠的經(jīng)驗訓練之后,如何保證能夠有效地切入我們本土的現(xiàn)實語境,并隨時葆有批判的力度和建構的可行性,然后才可望形成我們新的傳統(tǒng)和制度以及形成新的制度環(huán)境。知識信仰的問題也一樣,假如我們不能促成“教育為社會服務”,而仍然停留在“教育為政治服務”的老傳統(tǒng)上,那么,整個社會體制和意識的不支持,最終導致知識信仰的確立的可能性就等于零。充其量也就只能像王道政治提倡者蔣慶先生那樣,提前退休到哪個窮鄉(xiāng)僻壤去辦“書院”“精舍”等等,或者更徹底的去處便是到哪個山洞里去:悟道。如果沒有市民社會的形成,如果我們大家對公共空間的事情都不熱心,更對公共領域的一切諱莫如深,然后有了一點學問就要去獲取利益功名,而不是為市民社會服務,為全社會的發(fā)展服務,那么:“教授”,原本一個多么尊榮的稱謂,而今墮落成為跟一個“副處級”干部相提并論的狗屎,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此,對“市民社會”的研究和推動,當然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太少。本來文化研究領域,“市民社會”是個無比重大而又切身無比的擺在眾多學人面前的嚴肅而嚴峻的課題,可是真正涉及研究的除了法學學者鄧正來先生以及一些政治學者和經(jīng)濟學者外,文化研究領域幾乎無人涉及,然后又要振振有詞地奢談“中國問題研究”,這真是中國人文學界的巨大的自我諷刺和悲哀,其精神的萎瑣程度以及侏儒行徑,卻又無不時時讓人感到可憐!

  

  對于“市民社會”研究,依筆者之見,顯然應該充分強調“極度語境化”,而絕不能僅僅是強調學理。那么,章詒和女士的《往事并不如煙》和賀衛(wèi)方先生提供的《運送正義的方式》文本,其全方位立體再現(xiàn)的政治語境和文化語境,不僅在歷史的維度上為我們提供著結晶意義上的參照和借鑒作用,而且在現(xiàn)實的維度上,更是我們隨時隨地地感受著的種種約束和限制,也就是說,我們必得從歷史出發(fā)以認清我們當下的自身,然后在當下獲得與歷史的聯(lián)系并獲得可能的新的歷史意義。我們也只有在這種種具體而現(xiàn)實的語境之中,做出切實有效的研究和批判,然后找出“市民社會”發(fā)生的起碼條件與可能,而不是從個人理念出發(fā),并充分地認識到我們每個人的知識與經(jīng)驗的局限性,那么,我們的“文化研究”企圖干預現(xiàn)實,才會有起碼的現(xiàn)實性和可能性。否則,我們的研究無望,我們的知識無望,我們的研究和知識得到全社會的支持更是無望。

  

  那么,我們最好還是能夠試著運用賀衛(wèi)方先生所說的那個方法:“在路燈底下找鑰匙”。盡管路燈很愁慘,但那里畢竟有光。

  

  理性之光——在越來越多的眾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的共同努力下,我想終將會照耀在我們這塊古老的大地上的。我相信。

  

   ——2004年7月9日稿畢,13日修改

相關熱詞搜索:知識分子 文本 批評 綜合 吳勵生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