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法手段不能黑道化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人們的提心吊膽和終于得到一點安慰,難道是必須有的嗎?這樣的提心吊膽和驚恐之余的安慰,難道不是法治的悲哀? 北京《網絡報》首席記者關鍵入晉采訪房產違規(guī)失蹤14天。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媒體發(fā)布消息的第二天,關鍵就有了下落啦,原來是被張家口警方帶走了,而且已經刑事拘留,據說是涉嫌受賄。
記者涉嫌受賄,當辦則辦,沒什么問題。但是,為什么要秘密抓捕呢?
這件事情的進程大致是:關鍵受報社委派前往太原采訪一宗與某房地產公司有關的土地違規(guī)案件,12月1日他在太原錦江之星酒店大堂等候兩名舉報人時,被5名男子把持而出,塞進一輛汽車,從此即無音訊。太原警方接受報案后說是失蹤,并成立專案組調查。
這一離奇案件被報道后,輿論震動,驚恐不安。而張家口警方才施施然出場,說是人被他們帶走了。山西方面也出面了,說關鍵被抓已獲張家口方面知會,但下層公安不知情,故而以“失蹤”立案。
真是謝天謝地,關鍵還活著,暫時地我們似乎無須擔心一個公民的生命安全了。張家口警方要在關鍵赴太原調查房地產公司違規(guī)案時執(zhí)行抓捕,想必是“辦案需要”。抓捕要搞成失蹤樣,地方公安不知情,也不依法通知被抓者家屬,這大概也可以說是“辦案需要”的。但什么樣的“辦案需要”,必須讓公開執(zhí)法變成秘密拘禁?
一個人被拘禁,仍然有正當的權利。他的去向,家屬應當知道;他應被告知并確保獲得包括會見律師在內的各種權益。警察有拘禁嫌犯之權,但無違法實施拘禁之權。被拘禁的人完全權利真空的狀態(tài),增加了內心的恐懼,在此基礎上所作的證供不應被采信。對社會來說,這種秘密抓捕制造了社會氣氛的恐懼不安之感,關鍵失蹤案被報道以后,輿論無不為這種事情而震驚,就是社會不安情緒的證明,這種行徑毒化了社會氣氛。
沒有任何“辦案需要”,可以使一個人被秘密拘禁產生合理性。哪怕事涉機密,辦案需要的是防止嫌疑人獲得不利偵破的信息,防止犯罪證據的滅失,因此,案件辦理的進程仍然應當公開,人們應當不至于陷入失蹤的惶恐。如果說不實施秘密拘禁,就辦不好案子,那么又有哪一個人能夠保證自己不被隨隨便便地“辦成鐵案”?
秘密拘禁要達到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辦案效果呢?秘密作為,有利于保證辦案過程順利嗎?這種思維但求辦案順利的思維,置涉案人權益、家屬的情感和社會的監(jiān)督于何地呢?難道辦案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曾幾何時,口供主義也曾經是辦案的法寶,為了獲取口供,不知產生多少刑求行為,現在我們還能夠說刑訊是辦案的需要嗎?
就目前來看,張家口警方讓記者關鍵失蹤14天,制造出來的社會效果,就是人們紛紛猜測一些地方的混亂是否已經達到了新的水平;調查內幕的記者被挾持失蹤,是不是利益集團在收買輿論不成以后開始走向瘋狂;這會不會是社會真相不再能夠被調查的開始。人們向來是在國際新聞中讀到記者失蹤、被綁架和被殺害的事情,而且這樣的事情幾乎總是發(fā)生在法治不彰、黑幫坐大、世局混亂的地方。如果這樣的事情能夠在中國發(fā)生,將能給中國的社會現實一個怎樣的證明呢。
當然,關鍵失蹤案很快變成了關鍵被刑事拘留案,這多少還是令人安慰的。安慰之一,是關鍵的生命尚稱安全;安慰之二,是關鍵并非被黑社會或者不法利益集團綁架。然而,人們的提心吊膽和終于得到一點安慰,難道是必須有的嗎?這樣的提心吊膽和驚恐之余的安慰,難道不是法治的悲哀?
張家口警方對關鍵的抓捕和拘禁,事實上就是一次秘密行動。這次行動造成的輿論震驚,證明了人們對秘密執(zhí)法的恐懼。在手段上,這次秘密行動,與黑道行為有何區(qū)別?執(zhí)法本來應當以其公開性,而與黑道行為判若云泥。讓一個公民,尤其是因為具有公共身份從而必然被公眾關注的公民失蹤14天之久,如果是黑道所為,人們會震驚于黑道的猖獗,但不會震驚于黑道的手段。但很遺憾,這樣的事情竟是由地方警方做出,因此人們在得知實情后,仍然是震驚的,震驚于執(zhí)法手段的“黑道化”。
現在,讓我們祈禱,這種讓記者失蹤的做法,不要成為對黑惡勢力和不法利益集團的一個提示。公眾需要真相,那些不被收買的記者對向公眾報道真相有職業(yè)的向往,黑惡勢力或不法利益集團會從記者失蹤事件中得到啟發(fā)嗎?我不愿這樣想,但不能不有這樣的擔心。
相關熱詞搜索:黑道 執(zhí)法 手段 執(zhí)法手段不能黑道化 這是執(zhí)法手段黑道化 基層執(zhí)法部門黑社會化誰管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