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感]歸屬感的簡練唯美句子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南京大學出版社最近引進了一本書,叫做《致D》。薄薄的一本小書,卻被賦予絨布精裝并賣到二十元。 “未免貴了點吧!”開始時我這樣覺得。 之后花了一個小時把它讀完,我的心中卻久久不能平靜…我被感動到了――但絕不是浪漫主義式的感動,而是深入過殘酷現(xiàn)實后近乎冷峻的感動。
“不是著作,超越著作!蔽医o了它這樣的評語。
此書是法國思想家、哲學家安德烈?高茲寫給他的妻子D的“情史”。一個“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故事。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此書完成后,高茲便與他的妻子D雙雙自殺于家中。
回顧了他們從相識到結(jié)合到漫長歲月相處的經(jīng)歷,高茲的總結(jié)是:“和你在一起我才明白,歡愉不是得到或是給予。只有在相互給予。并且能夠喚起另一方贈與的愿望時,歡愉才能存在!薄澳阕屛野l(fā)現(xiàn)了生活的豐富性,通過你,我愛上了生活!薄澳惆涯憬o了我,你把我給了我。”……
這種精神與肉體完美結(jié)合的幾率一或許正如譯者所歸納:“世界上只有這樣一個智慧的女人,并且逢到了一個罕見的,也有潛力變得智慧起來的男人!睂Φ,這樣的幾率,微乎其微,當然不能否認其存在性。
其實我的重點是想說D這樣一位智慧的女人。她是英國人,來到法國后遇到了高茲!澳闶悄敲锤哔F,俏皮――witty,幾乎無法翻譯成法文――美得如同一個夢!倍罱K叫高茲真正著迷的,卻是D表達智慧的姿態(tài)。一個表現(xiàn)是:
“如果你是那種有著強烈民族歸屬感的人,根植于英倫文化的土壤中,事情一定不可能是這樣的。但不,你不是。對于所有屬于英倫文化的東西,你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帶著批評的目光退后一步,但這并不排除你對于自己熟悉的一切還是有一種默契!
關鍵詞來了歸屬感,距離。
那么身為中國人,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蜻h或近?
陳丹燕曾寫過一本暢銷書,叫做《上海的金枝玉葉》,描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式大家閨秀。而陳丹燕這個人,其實打小接受的算西式教育,連寫書的調(diào)調(diào),都總帶著一股濃濃的翻譯腔。但每當她回過頭來寫她生長的這片中國土地上,雖不深刻,卻準確,總能一語中的。
另一個例子是村上春樹,這個生在日本長在日本卻被俄國文化美國文化黑人文化浸潤的香蕉人,終于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涉及到日本本國文化。大概是開始在2002年的《海邊的卡夫卡》,村上在其中提到了江戶時代的《雨月物語》。如今新的《1Q84》就更不用說了,你能感到日本的古典文化已經(jīng)像泉水一樣流進了作家的精神土壤,卻并不與他的精神土壤上之前所種植的西式植物有任何沖突。
還有我們的國學大師王國維,也正是他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開始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評論,《人間詞話》一書由此誕生。
而最近的例子則是“史上最萌美少女漫畫家”夏達,許多人知道她,因為她的美貌,或者在日本漫畫界取得的成就。而在我看來,夏達最可貴的地方,正是在于她以日本漫畫的形式傳達中國的精神和文化。參見她最為著名的漫畫,《子不語》。
當然跟她的家庭有關。祖父外公是民國時期的老知識分子,父母則從事的是古建筑修復的工作。夏達從小學古文、習書法、與老人相依、與工作中的父母做伴――她的童年跟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卻滋養(yǎng)了她此后的才華。而她的才華,歸根結(jié)底,是中國的文化。
人類的精神文化本是可以相通的。愛自己的文化并不表示只能愛自己的文化。用一個不恰當?shù)恼f法,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倍擞质翘菀紫萑脬U摰膭游。常常急切地想要跳出一個框框,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掉入了另一個框框。比如《臥虎藏龍》里的章子怡,老早被楊紫瓊勸:“有父母的命可以從,是福氣。”十年前我聽不出來深意,如今卻能夠了。李安去了國外,反倒更加入骨地拍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來了。
所以前文中的D,如果緊緊抓住她的英國身份和教養(yǎng)不放,那么她就不會成其為D――一個給了丈夫歸屬感也給了自己歸屬感的人,見了薩特或任何一個大人物也能不卑不亢、平等對話的人。
歸屬感這種東西,不是整日在口頭叫囂自己是中國人(湖北人武漢人),也不是拒絕日本漫畫及其他外來文化。歸屬感這種東西,終究還是要靠自己,需要不斷地成長和學習,而不是靠某個國家、某個民族、某種宗教、“某某的孩子”、“某某的妻子”……這是偷懶的做法,是一種妥協(xié)。
歸屬感其實是一種大而無形的東西。一旦你堅定,它終身伴隨。而在此之前,我們要對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化保持距離,好像陳綺貞唱的:“進一步就是退,退一步就是追。”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