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曾根康弘到麻生太郎】曾根康弘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所謂日本“民族保守主義”是指“占據當今日本政治舞臺中心的主流派政治家普遍奉行的‘安邦立國’的政治理念以及由此提出的政策路線和政治主張”;就其內涵講,可以理解為“日本的主流派政治家群體在21世紀初期所信奉的帶有濃烈民族主義色彩與特性的日本式保守政治意識形態(tài)及其系統(tǒng)理論”;它的外延應該是指“所有信奉這種政治理念的民族主義保守派政治家所表現出來的政治言論和政策行為”。①
20世紀80年代后日本民族保守主義興起,代表性政治家有中曾根康弘、小泉純一郎、石原慎太郎、安倍晉三和麻生太郎等,他們都有著派閥、家族和組織的聯(lián)系。
民族保守主義巨頭――中曾根康弘和小泉純一郎
民族保守主義源頭可以追溯到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他和里根、撒切爾夫人并稱新保守主義三巨頭。他將國有鐵路和日本電話電報公司私有化,實行“戰(zhàn)后總決算”,拉開日本清算歷史爭做政治大國的序幕!皯(zhàn)后總決算”的宗旨是改變日本經濟大國政治侏儒的形象,把日本建設成“國際國家”,創(chuàng)造一個輝煌的日本世紀。
2005年1月,中曾根的和平研究所發(fā)表《日本憲法修改案》,重塑“大日本”形象,他在草案的序言中寫到“我們日本民族生活在亞洲的東部,受太平洋海浪的洗禮,在美麗的北東亞群島生活并歷代延續(xù)”。使用“北東亞”而不用“東北亞”,中曾根的解釋是,“東北亞”讓人感到日本生存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邊的狹小地帶,“北東亞”可以包括阿留申群島到太平洋的大片地域。中曾根認為現在的昭和憲法包含了某些國際性因素,但沒有說明日本民族在什么地方生存和要做什么,缺乏主體意識,只具有抽象的世界性。因此在序言中提到“北東亞”可以明確日本的位置和需要發(fā)揮的作用。就如幕末思想家藤田東湖在“正氣歌”中唱到的“日本的精神在大地上突起,變成巨大的山嶺和水匯流一起,變成利根川注入太平洋,流向全世界”。日本只有確定自己宏偉的目標,在國際上才能發(fā)揮作用。同時日本人應該知道“明治憲法”、“昭和憲法”的歷史意義,包括日本憲法的淵源――圣德太子的《十七條憲法》和明治維新提出的《五條誓言》等。因此在接下來的文字中添加了“在長期的歷史經驗中,整頓新的國家體制,牢記《大日本帝國憲法》及《日本國憲法》發(fā)揮的歷史作用”。②
中曾根憲法草案的前文匯集了日本自然風土孕育的世界觀和美的意識。憲法草案第一條就是《天皇的地位》,規(guī)定“天皇是國民享有主權的日本國元首,是國民統(tǒng)合的象征”。草案的第一章是《國民主權》,取代現在憲法第一章的“主權在民”。中曾根認為“主權在民”使人想到法國大革命,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是自由民主,這與日本的國家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相背離。
按照中曾根康弘的理解,奉行“統(tǒng)治主義的”鷹派政治家應當具有相同的“政治基因圖譜”,在今天碩果僅存的重量級政治家中至少有三位志士“流淌著相同的DNA”。在認同民族精神方面,“小泉總理和我的認識如此一致,或許小泉與我還有石原慎太郎有著共同的‘政治DNA’吧”。
小泉純一郎以執(zhí)拗著稱,在五年的首相任內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國內實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改革。小泉大力扶植安倍晉三、麻生太郎和石原伸晃,并安排安倍晉三接任首相職位。他高舉自由市場改革旗幟,主要政策主張是實行郵政事業(yè)民營化、道路公團民營化、減少國家對社會的干預、改革特殊法人、增加個人的社會福利負擔。在政治上參拜靖國神社、加強日美同盟、修改和平憲法和教育基本法。
小泉的市場改革遵循“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政府從經濟活動中盡量抽身,國民自己的責任自己負擔。小泉任內大力推行國有產業(yè)的民營化。首先把郵政事業(yè)民營化。郵政事業(yè)民營化后形成10萬億日元的資產,政府公務員人數減少20萬,并開始向國家納稅。其次把日本道路四公團民營化。日本道路四公團即日本道路公團、首都高速公路公團、阪神道路公團、本州四國聯(lián)絡橋公團。小泉任命激進改革派的田中一昭、豬瀨直樹、今井敬組成道路公團民營化推進委員會,提出采用上下一體方式,即道路建設、道路保有和經營全部民營化。
政治上,小泉利用美國在“9.11”事件后開展的反恐戰(zhàn)爭,積極向海外派兵。2003年小泉政府在國會強行通過“有事法制”相關聯(lián)的三項法案,主旨是在日本受到武力攻擊的緊急情況下分別賦予首相和自衛(wèi)隊更大的軍事決定權。有事法制包括三法案,即《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正案》、《武力攻擊事態(tài)法案》、《自衛(wèi)隊法修正案》!栋踩U蠒h設置法修正案》規(guī)定為了加強安全保障會議的機能,當發(fā)生武力攻擊事態(tài)時,除首相外只要有外相、防衛(wèi)廳長官、官房長官等5名閣僚出席即可進行協(xié)議!段淞羰聭B(tài)法案》規(guī)定當發(fā)生可預測的對日本的武力攻擊事態(tài)時,首相不需要得到議會的認可,能夠緊急調動軍隊參戰(zhàn)或協(xié)助美軍參戰(zhàn)。為預防戰(zhàn)爭和大規(guī)模恐怖主義事件的發(fā)生,政府可以采取“先發(fā)制人”的手段!蹲孕l(wèi)隊法修正案》規(guī)定為保證自衛(wèi)隊的軍事行動順利展開,在預測到“將可能進行防衛(wèi)出動時”,自衛(wèi)隊可征用民間土地構筑陣地。允許自衛(wèi)隊在自我防衛(wèi)或保護同僚時使用武器。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積極支持美國的行動,戰(zhàn)后小泉派遣自衛(wèi)隊趕赴伊拉克開展“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二戰(zhàn)后自衛(wèi)隊首次走出日本的國門。
小泉還推動修改憲法第九條,自民黨公布新憲法草案保留日本永不發(fā)動戰(zhàn)爭的承諾,但去掉了和平憲法原文中關于“不保持海陸空軍及其他軍事力量”的一段文字。小泉還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他妄稱這是為了祈求和平。2006年8月15日,小泉純一郎在日本戰(zhàn)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公然挑戰(zhàn)世界公理。這種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顧鄰國感情的行為凸顯了日本民族主義的危險性。
民族保守派政治家中的新興力量
民族保守派政治家安倍晉三在2006年當選首相,成為首位戰(zhàn)后出生的日本首相,保守派進入了新老交替時代。新成長起來的保守政治家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首先他們都與中曾根康弘、小泉純一郎和石原慎太郎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小泉上臺后有意培養(yǎng)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石原伸晃和中川昭一等成為未來保守政治勢力的新領袖。在小泉的任期內安倍從官房副長官升到自民黨干事長,又晉升為官房長官,小泉退任后得到小泉支持當選首相,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創(chuàng)造自民黨年輕議員晉升的先例。麻生太郎則從一名普通議員歷任國土交通大臣、外務大臣等。石原伸晃歷任小泉內閣的改革大臣、國土交通大臣。
其次他們的祖輩都是知名的戰(zhàn)犯或保守派,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榮作都曾擔任日本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曾任外相。岸信介曾任偽滿洲軍需大臣,在遠東軍事法庭作為甲級戰(zhàn)犯被起訴。佐藤榮作敵視中國,在尼克松訪華后政治立場被動被迫下臺。作為安倍晉太郎的次子,安倍晉三從小在保守的家庭中成長,一直把岸信介視為榜樣,從小就懷有從政愿望。麻生太郎的外祖父是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祖父是貴族院議員麻生太吉,父親是自民黨眾議員麻生太賀吉。麻生太賀吉經營麻生礦業(yè)起家,后者在日本統(tǒng)治朝鮮期間殘酷壓榨朝鮮勞工。石原伸晃則是石原慎太郎的長子,靠石原與小泉的關系成為自民黨的干事長代理,2007年升任政調會長。財政大臣中川昭一是中川一郎的兒子。1973年中川一郎、渡邊美智雄和石原慎太郎組建了青嵐會。1981年中川把青嵐會改組為自由革新同志會,是有名的右翼組織。
安倍上臺后重用推廣《新編歷史教科書》的 “思考日本前途和歷史教育年輕議員會”成員,如任命議員會的會長中川昭一為政調會長,高士早苗為北方大臣,下村博文為副官房長官。安倍擁護參拜靖國神社,他指出,“為了對為國捐軀的人表示崇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理所當然的,參拜是首相的責任”。但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安倍對是否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保持戰(zhàn)略模糊,并在歷史問題上表現出一些積極姿態(tài)。
安倍晉三在戰(zhàn)略上勝過小泉純一郎,他在歷史和教科書等問題上有所讓步,在修改憲法和教育基本法等現實方面卻大膽出擊。當選后他強調“致力于改憲”和“脫離戰(zhàn)后體制”,宣稱自衛(wèi)隊可以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與美軍并肩作戰(zhàn)。2006年12月參議院通過《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其內容是“尊重傳統(tǒng)和文化,熱愛自己的祖國和故土”。2007年年中安倍因參議院敗選辭職,把政權交給鴿派的福田康夫,事實證明福田只是過渡政府,福田執(zhí)政一年就辭職由麻生太郎接替。
麻生上臺后致力于建設“小而強、小而溫暖的政府”。③他奉行自由市場經濟改革,駁斥關于自由經濟改革導致貧富分化的指責,降低國民福利,鼓勵社會競爭。他削減中央政府公務員的數量,繼續(xù)小泉的三位一體改革,即“國家地方財稅改革”,削減地方輔助金,變更地方交付稅,擴大地方財源,推動地方自治。
在國際上他主張“價值外交”,“我們相信普遍的價值,如民主、和平、自由、人權、法制和市場經濟,我們幫助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以價值外交擴大自由和繁榮之弧”。宣稱日本是亞洲“實踐的先驅者”,在經濟建設和政治體制現代化兩方面站在各國前列。日本可以向中國傳授環(huán)境保護、民主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經驗。面對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他認識到良好的日中、日印關系的重要性,“中國的崛起給日本帶來了競爭,日本歡迎今后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與中國競爭”。但他希望兩國在一定的規(guī)則下競爭,提出中國必須提高經濟、軍事預算和軍事行動的透明度,成為“建設性力量”。
他堅持日美同盟,認為日本受國內因素的限制不能擴充軍力,經濟又處于蕭條,在東亞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只能依靠美國的保護。“日本最有利的是與美國同一步調,向美國繼續(xù)提供軍事基地,成為亞洲的安定勢力!
對待歷史問題麻生希望中韓全面看待日本戰(zhàn)后60年的道路,承認日本的侵略給東亞各國人民帶來了痛苦,并主張擴大日中、日韓年輕人的相互交流。但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他堅持這是個宗教問題,多次為小泉辯解,對他的民族主義傾向還是值得關注的。
冷戰(zhàn)后日本民族主義興起,與新保守主義相結合變種為民族保守主義。21世紀初全球化風潮掀起新自由主義浪潮,它融入日本民族保守主義,加快推動日本的自由化和國際化。但是日本民族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落后于時代,日本懷抱狹隘的民族主義,只會被國際社會唾棄,成為特立獨行的“亞洲孤兒”。日本民族文化中的排外性已經妨礙日本與亞洲各國交往。
。ㄗ髡呦抵袊鐣茖W院日本研究所副教授)
(責任編輯:文博英)
、 張進山:當代日本的民族保守主義:生成、概念和釋疑[M],《日本學刊》:2007年第3期, 第19頁。
、 松本建一 •中曾根康弘:、 2005年5月號,46-49頁。
、 麻生太郎: 、 新潮社 2007年,第179頁。
相關熱詞搜索:太郎 曾根康 弘到麻生 從中曾根康弘到麻生太郎 中曾根康弘逝世 中曾根康弘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