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讓外國受眾讀懂中國物價】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2010年1月開始,我國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一直處于上升態(tài)勢,從圖l可以看出,10月以來CPI增長達到4%以上,一些國家就此對我國施加輿論壓力,對我國國家形象的對外傳播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對于國內CPI指數(shù)上漲的對外傳播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
  
  善于進行對照比較
  
  (1)橫向對比我國與他國物價漲幅 物價上漲方面信息的對外傳播應從辯證的角度加以看待,既陳述物價上漲的事實,也要說明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并分析其帶來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既說明這是我國國內的現(xiàn)象,也要與其他國家進行對照比較。近幾年我國經濟一直在高位運行,經濟增長速度快是造成物價上漲的成因之一。2011年3月,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了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了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0.3%,2009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為8.7%。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價格上漲,導致物價上漲速度俯陜。
  就世界范圍而言,物價上漲并非中國所獨有的現(xiàn)象。近幾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為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復蘇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但各國也相應地伴隨有物價上漲的態(tài)勢。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全球新興經濟體普遍都出現(xiàn)了物價上漲超預期的現(xiàn)象,2010年全年俄羅斯CPI增長率達7.8%,2010年上半年巴西的CPI增長率為5.0%,2010年上半年印度的產業(yè)工人消費價格指數(shù)增率甚至高達13.4%。
  (2)縱向比較我國不同時期物價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著眼于單一的時段或者時點來描述這一現(xiàn)象,還應該看到它的發(fā)展變化,從時間變化上對其進行闡述。我國物價上漲的現(xiàn)象并非在2010年下半年才開始凸現(xiàn),從圖2可以看出,2008年上半年我國的CPI增速較高,這是由于受到舉辦奧運會的影響,我國一直處于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階段,不免對物價水平造成影響。通過與2008年上半年的CPI增幅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2010年10月以來CPI的增幅并沒有當時的增幅強烈,這也表明我國政府財政政策的制定比以往更為合理,穩(wěn)定物價水平的能力也比以往有所提高。
  
  
  圖2還顯示出,從2008年10月開始我國CPI增幅明顯放緩,這是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導致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衰退,我國經濟也受到嚴重的沖擊,經濟發(fā)展速度放緩,CPI自然有所回落。為應對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我國政府及時采取強有力的干預政策,投入巨資“救市”,2009年我國政府投入4萬億財政資金。一次性投入數(shù)額如此龐大的資金對緩解金融危機、刺激經濟迅速復蘇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使得我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仍保持在8%以上。然而,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加勢必產生物價上漲的壓力,經過一年左右的流動,市場上貨幣量增加明顯,于是物價上漲的現(xiàn)象在2010年10月逐漸顯現(xiàn)出來。不僅如此,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各國政府為擺脫危機紛紛增發(fā)貨幣,投入數(shù)以萬億計的美元、歐元,推高了全球物價水平,對我國也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說明國際市場對
  國內物價上漲的影響
  
  在物價上漲的對外傳播過程中,多角度深層次的挖掘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就具有格外重要的理性訴求的意義。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今天,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上漲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和傳導作用,因此分析本輪物價上漲的成因,必然要說明國際市場價格對中國的影響,這其中既有自然災害、惡劣天氣等偶然性因素,又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輸入性因素;既有部分農產品供求緊平衡的因素,又有國際熱錢流入、投機炒作嚴重的因素。
  (1)美元貶值對我國國內的物價水平影響大。盡管美國常以中國通貨膨脹為理由進而要求人民幣升值,但實際上美元貶值是造成我國物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政府不斷降低利率使得美元持續(xù)貶值,在國際大宗商品以美元標價的狀況下,不斷貶值的美元直接推高了這類產品價格的上漲。
  (2)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升誘發(fā)國內食品價格上漲。2010年9月,國際大宗商品現(xiàn)貨價格指數(shù)已超過歷史最高水平,這直接誘發(fā)了我國國內的食品價格迅速增長。國際市場石油、鐵礦石等基礎性產品價格持續(xù)大幅上漲,大宗農產品價格也出現(xiàn)明顯上漲趨勢,國際糧價市場大幅度上漲既拉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升又抬高了我國的進口成本,通過各種渠道傳導到下游的深加工產業(yè)和相關行業(yè),影響到了以糧食為原料的食用油、肉、蛋、奶等主要副食品價格,并最終導致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
  (3)國際資本市場流動性過剩引起通貨膨脹。由于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貨幣,美國包括其他發(fā)達經濟體通過貿易逆差向全球大量輸出歐元、美元,造成世界范圍內的貨幣供應過多,國際市場上資本流動性過剩。在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這些資本由于其本國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尋找不到合適的獲利機會,便將目光瞄準到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新興經濟體,率先進入這些國家的以股市、房市為代表的資產市場,導致資產價格的膨脹,進而引起其國內的通貨膨脹。
  
  選擇恰當?shù)拿浇槠脚_,
  重視意見領袖的作用
  
  選擇恰當?shù)拿浇閷π畔⒌膫鞑ビ葹橹匾,對于對外傳播而言,應該盡量選擇權威中立的媒介對物價上漲的相關信息進行傳播,不應一味依賴于本國媒體的外文版報道。當然這其中必然涉及到其他國家的國家利益問題,因此有必要合理巧妙地對信息內容加以編輯后再進行傳播。
  信息傳播的時機同樣重要,只有合適的時機才能引起受眾的關注,否則很可能淹沒于海量的信息洪流當中。我國關于物價上漲現(xiàn)象的對外傳播不能僅局限于對現(xiàn)象的描述以及對成因的分析,同時中央政府應該積極應對,提出及時有效的解決措施,并將這樣的信息公諸于世,才能使受眾信服,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2011年2月1日,溫家寶總理在新春團拜會上表示,“要堅決防止物價過快上漲,通過發(fā)展生產、保障供給、搞活流通、加強監(jiān)管,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聯(lián)合專訪時,又表示“物價上漲快了影響群眾的生活,甚至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黨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wěn)定作為經濟生活發(fā)展的一件大事”。
  兩會召開前夕國家領導人多次表示對國內物價上漲的重視程度,也體現(xiàn)出了意見領袖在傳播過程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兩極傳播論中提出了意見領袖的概念,在物價上漲信息的對外傳播過程當中,應該率先將信息傳遞給那些能夠影響他人態(tài)度的人,即人群當中的意見領袖,這些意見領袖應該包括國內國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政治人物等等,通過意見領袖的影響力而進行的次級傳播可以使信息的說服力更強、更有針對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我國的物價上漲現(xiàn)象的傳播在國際輿論環(huán)境下占據(jù)主動,保障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形象。
  
  責編:賀瀟瀟

相關熱詞搜索:受眾 中國 物價 讓外國受眾讀懂中國物價 中國物價高于美國的原因 讀懂中國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