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3月7日_歷史今日:1271年12月18日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發(fā)布時間:2018-10-2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1271年12月18日(辛未年冬月十五),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1271年12月18日 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忽必烈,名字全稱孛爾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共四子)。中國元朝的創(chuàng)立皇帝,廟號世祖,漢文謚號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文謚號薛禪皇帝(Se??en Qaγan)。他還曾自立為第五代(最后一代)的蒙古大汗,但并未獲得普遍承認。
其長兄蒙哥即位后,下令攻打南宋,忽必烈則負責總領(lǐng)漠南漢地事務(wù)。他在這段時間內(nèi)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和姚樞等等,并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悅而受之。1253年,忽必烈率軍進攻位于今云南的大理國,國王段氏投降,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
蒙哥在1259年去世后,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立為大蒙古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在精兵擁立下自立為大汗。幼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為此發(fā)動戰(zhàn)爭爭奪汗位,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遷都大都,上都為陪都,并繼續(xù)推行漢法、任用漢族官員。但四大汗國之中的三國則因他違反歷來大汗選舉傳統(tǒng)以及他“行漢法”的主張而紛紛終止藩屬關(guān)系,脫離了他的統(tǒng)領(lǐng)范圍。僅伊兒汗國(首任伊兒汗即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在名義上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實際上伊兒汗國也處于半獨立的地位,而在忽必烈去世后則完全獨立了。至此,他實際管轄的政治版圖僅止中原地區(qū)、今新疆東半部、西藏和蒙古全境。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并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zhèn)襄陽,但以后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zhàn)中,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正式君臨華夏。
忽必烈后來亦有派遣軍隊進攻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qū),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zhàn)事最有名,也最慘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發(fā)動第一次侵日戰(zhàn)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余人,東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fā)動第二次侵日戰(zhàn)爭,史稱“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余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卻碰到臺風(fēng),溺死近半。元軍兩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一般認為臺風(fēng)(日本人稱這兩次大風(fēng)為“神風(fēng)”)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不過后世也有認為是元朝的行軍習(xí)慣不相適應(yīng)所致(蒙古人習(xí)慣上打陸戰(zhàn),而攻打日本則是海戰(zhàn))。
忽必烈晚年飽受肥胖與痛風(fēng)病痛之苦,愛妻察必與皇太子真金先行離世,使他悲痛不已。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他享用了更多的美食與醇酒。過度的飲酒,讓他的健康亮起紅燈,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于宮內(nèi)與世長辭。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歷史今日:1271年12月18日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2017年12月18日 歷史上的今天12月18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