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
發(fā)布時間:2020-08-23 來源: 讀后感 點擊:
水滸風云
——讀《水滸傳》有感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是從小父母就讓讀的書,雖然書中的 108 將至今我都記不全,但是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故事,描繪刻畫精致的打斗場景,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深刻獨到的人物刻畫,總是讓人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書。電視劇被翻拍了多次,還是一大波水滸迷們追著看。從明朝以來,《水滸》已經(jīng)陪伴人們經(jīng)歷了好幾個世紀,但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水滸》一直都是人們心目中最佳的小說之一。
這一部以北宋末年為背景,以農(nóng)民起義為主要題材的長篇小說,形象地描繪了這場轟動全國的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各路英雄以不同的背景原因被逼上梁山,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從自保反抗的小隊伍發(fā)展成為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一支農(nóng)民起義隊伍。然而最終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還是失敗了。
失敗的因素有很多,梁山泊兄弟自身的局限,封建時代思想的禁錮,封建王朝的禁錮,人民群眾的不明,讓這張農(nóng)名起義化為了泡影。
曾有人評價《水滸傳》中有 108 將,卻有 108 樣。比如林沖和魯智深,雖然同為武藝高強的軍官,大性格卻大有不同林沖家庭生活溫馨美滿,這決定了他安于現(xiàn)狀、怯于反抗的性格,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忍氣吞聲的。而魯智深慷慨直率,嫉惡如仇,敢作敢當,平時路見不平都是見義勇為和愛打抱不平的。
而這樣性情相反的兩個人,卻有著鐵一般的兄弟情誼。
在林沖被權(quán)貴誣陷陷害的時候,魯智深一路護送林沖到滄州,路途中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的故事口耳相傳甚廣。在將林沖護送至滄州后,魯智深又立馬趕回東京照顧林沖的妻子,無奈卻因為喝酒誤事,林沖全家遭高俅一家所害,深感內(nèi)疚的魯智深再未沾酒。而曾經(jīng)的魯智深在施耐庵的筆下如何嗜酒成性在倒拔揚柳智和大鬧寺院中盡顯得淋漓盡致,可見魯智深對這位兄長有多敬重和慚愧。
還有武松與魯智深,簡直是相見恨晚的寫照,兩個最勇猛果敢蕩氣回腸義薄云天的二人,在梁山泊相識,英雄相惜,而成為至交。武松能赤手打死猛虎,魯智深倒拔楊柳,而且二人都愛喝酒,即使此前不想見,但是彼此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在宋江的關(guān)系下,二人能夠一拍即合也不為奇怪。
在《水滸傳》中,凸顯兄弟之間情深的橋段幾乎貫穿了整本書,不僅僅是林沖和魯智深,梁山泊的 108 將之間不論貴賤,都如同手足家人一般,為兄弟兩肋插刀的,這是最讓我感到兄弟情誼真摯的可貴。所有人都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階級分化不再那么明顯,大家彼此都以兄弟相稱。這是《水滸傳》的閃光點。
施耐庵以當時現(xiàn)實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為背景,站在農(nóng)民的立場上,表達了反抗封建、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于斗爭、敢于奮斗的的革命精神。正是有著像高俅那樣貪官污吏和地方惡霸,正是這群人狼狽為奸、魚肉百姓,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才會有以宋江為首的一批義士最終走上了起義的道路。這是作者內(nèi)心的希望,希望能有一個人跳出來,能夠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然而最終,這場象征正義的起義還是失敗了。這是作者向時代的妥協(xié)。宋江再有才也只是只有他一個人,無法支撐起一支龐大的隊伍,在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的禁錮之下,在起義事業(yè)登上巔峰的時候選擇了妥協(xié)、招安,忠于葬送了一群兄弟打拼下來江山,還使得兄弟們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
即使這只是一個虛擬架構(gòu)的小說,但是《水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shù)表達,對我們?nèi)杂幸欢ǖ默F(xiàn)實意義,《水滸傳》通過這場起義的失敗給了封建時農(nóng)民起義一個經(jīng)驗教訓(xùn)。
革命絕對不能向時代妥協(xié)。
以白話為主要的語言表達方式,更加親民、使平常百姓更加便于理解,也影響了后代一大批小說創(chuàng)作的方式。一群江湖豪客的生活,給了幾代人不同的體驗。
以小說來定位《水滸傳》可能不足了吧,這是文字的藝術(shù)。發(fā)生在梁山泊的故事,就如同發(fā)生在昨天的我們的身邊。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