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的實證研究文獻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中國公民的權利意識在逐漸增強,而隨著社會法治的進程,從我國的國家層面來說,也越來越重視人權保障,作為人權中的較為重要的內(nèi)容,人身自由權理應得到全社會更多的尊重和保護,對人身自由權的威脅最常見的就是在司法機關追訴犯罪的過程中,例如逮捕之后的羈押,在審查逮捕階段適用刑事和解制度可以兼顧保障人權與打擊犯罪,對于該問題的研究具有現(xiàn)實意義,非常必要。
  關鍵詞:審查逮捕;刑事和解;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35-0161-02
  作者簡介:柳濤(1985-),男,漢族,四川金堂人,法律碩士,金堂縣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副局長,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審查逮捕階段為什么需要適用刑事和解制度?原因是減少未決羈押,我國沒有單獨的羈押程序,羈押通常都依附于某種強制措施,例如逮捕,我國的逮捕率過高,未決羈押過高這是公認的事實,這既有違保障人權原則,也不利于防范高羈押率帶來的不利后果。減少未決羈押為何不直接不批準逮捕?這與刑事和解制度有什么聯(lián)系?之所以在減少未決羈押的時候需要刑事和解制度,是因為經(jīng)過了刑事和解程序做出的不批準逮捕決定,更容易被當事人接受,特別是受害人,也更有利于化解雙方當事人的矛盾,防止新的糾紛,甚至是新的犯罪。刑事和解制度作為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背景下檢察機關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積極舉措,在保護被害人權益,使犯罪嫌疑人改過自新、回歸社會,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一、我國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程序的立法緣由
  首先,在化解矛盾方面,傳統(tǒng)的刑事訴訟程序中,國家公權追訴犯罪、懲治犯罪、教育犯罪者,而對被犯罪者的犯罪行為造成的對被害人的侵害,對社會關系的侵害的修復卻關注較少,這往往造成僅僅懲治了犯罪,但對于矛盾的最終化解,犯罪者與被害者甚至犯罪者與被害人的親屬、朋友之間的關系并未緩和,甚至可能引發(fā)新的糾紛,刑事和解具有平息罪犯和受害者之間的怨恨,盡量消除犯罪帶來的損害補償被害人與促使犯罪者回歸社會的功能。
  其次,刑事和解程序對被害人的權益保障更有力,在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往往是人身、財產(chǎn)受到犯罪行為的侵犯,如果單純地懲治犯罪者,被害人受到的侵害狀態(tài)則一直延續(xù),他們會認為犯罪者被判處了刑罰,就覺得滿意了嗎?絕大部分被害人是不會滿意的,因為多數(shù)被害人認為他們受到懲罰是應得的,而且他們還應該賠償自己,包括賠禮道歉、經(jīng)濟賠償?shù)鹊取?br>  最后,刑事和解程序更有利于緩解審前羈押過高的現(xiàn)狀。在司法實踐中,輕微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審前羈押率比較高,造成這樣的狀況的原因較多,從偵查機關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目標要求打擊犯罪,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羈押的強制措施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其打擊犯罪的成效,也有利于其下一步偵查。從檢察機關角度來看,主要還是對該類輕微刑事案件,例如輕傷害的刑事案件作出批準逮捕決定,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批捕釋放犯罪嫌疑人的風險,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會簡單地將釋放與不定罪判刑劃等號,認為把人放了就不追責,易導致被害人不滿情緒,引起私力救濟、涉訴上訪、甚至新的犯罪,而經(jīng)過了刑事和解程序的釋放則會大大降低這樣的風險。
  二、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實踐及司法實踐狀況
  在刑事和解制度的司法實踐比較成熟之后,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頒發(fā)的《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中的第24條也規(guī)定:“被告人案發(fā)后對被害人積極進行賠償,并認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因婚姻家庭等民間糾紛激化引發(fā)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對被告人表示諒解的,應當作為酌定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犯罪情節(jié)輕微,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需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2013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刑訴法”),在特別程序中增加了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我國的刑事訴訟法首次設立了公訴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并對該制度的案件范圍、適用條件與處理措施等等作了規(guī)定。
  三、關于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適用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
  本論文的研究將著重于探討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制度的實踐障礙及探討在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制度完善建議,擬采用實證考察的方法得出究竟是什么構成了我國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制度的實踐障礙?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和總結提出一些相應的破解對策。本文研讀的大部分文獻均是關于刑事和解制度新近的研究成果,司法實務界與理論界均有涉及,這些文獻資料包括以下內(nèi)容:
  宋英輝主編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一書綜合運用比較研究、實證研究和邏輯分析等方法,在對刑事和解的理念基礎、刑事和解的價值與功能及域外相關制度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重點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進行了全方位、系統(tǒng)的研究,包括刑事和解的原則、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圍與條件、刑事和解的主體、刑事和解的客體、刑事和解的方式、刑事和解的程序與刑事和解的配套機制,并對上述每一刑事和解制度的要素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了切合實際的構建與完善的建議。孫萬懷在《法學》2011年第12期發(fā)表的《以實體與程序協(xié)調(diào)性為視角看刑事和解舉措入法》一文中認為:刑事和解制度有其價值,案件范圍將侵犯公共秩序的過失犯罪涵蓋,勢必會造成理論和現(xiàn)實困難;案件條件以“法定最高刑年以下”為妥;“從寬處罰”應得到實體法的規(guī)定。王艷慧在《法學雜志》2014年第4期發(fā)表的《刑事和解制度的運行機理與邏輯缺陷——兼評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77-279條》一文中認為:我國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刑事和解制度,但刑事和解制度在理論上存在諸多邏輯缺陷:被害人得到賠償與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寬處罰相對應,在實質(zhì)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賠償能力的比拼,既會導致同案不同罰的結果,也存在對加害人人格歧視的不公平;賠償?shù)姆e極與否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悔罪以及人身危險性的大小沒有必然因果關系。
  我國學者眾說紛紜,有肯定刑事和解制度的,有反思刑事和解制度的,有認為刑事和解程序宜放在公訴階段的,有認為刑事和解程序貫穿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反思刑事和解制度主要是:“花錢買刑”現(xiàn)象出現(xiàn),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賠償被害人會被從寬處罰,在實質(zhì)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賠償能力的比拼,既會導致同案不同罰的結果,也存在對加害人人格歧視的不公平,有學者認為在審查逮捕階段刑事和解是逮捕權對偵查權進行了侵害,偵查機關對需要繼續(xù)羈押犯罪嫌疑人的,將案件提請批捕,若審查逮捕部門經(jīng)刑事和解成功后,作無罪處理,明顯是對偵查權的侵害。刑事和解制度應該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程序,審查逮捕階段階段刑事和解程序對于逮捕制度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經(jīng)刑事和解程序作出的不批準逮捕決定,有利化解當事人雙方的矛盾,有利保障被害人,有利讓犯罪嫌疑人接受更多監(jiān)督,沒有“花錢買刑”的爭議,不批捕后采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也可以保障訴訟。
  [ 參 考 文 獻 ]
  [1]宋英輝.刑事和解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劉計劃.逮捕審查制度的中國模式及其改革[J].法學研究,2012,34(2).
  [3]張心悅.審查逮捕階段適用刑事和解的現(xiàn)實需求和困境[J].法制與社會,2014(6).

相關熱詞搜索:和解 逮捕 綜述 審查 文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