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藝平:和常識一起上路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在現(xiàn)實中,常識敵不過謬誤,每每也變成一種“常識”
認識兩個做雜志的朋友,認識很久了,卻疏于往來,一年之中見一兩次面,偶爾互致短信問候一下,僅此而已。
做雜志,對他們其實已經(jīng)是“過去時”。至少在眼下,他們做的事情已經(jīng)和雜志無關(guān)。只因曾經(jīng)同為傳媒圈中人的緣故,即使久未謀面吧,也總還有一些牽掛。
兩個朋友做雜志,都在各自的刊物里鮮明打下過自己的印記。記得報界一位前輩說過,不想留下烙印的主編,不是好主編。這句話顯然是化用了巴頓將軍的名言而來。而我的朋友竭盡全力于辦刊,卻分明另有一種急切在:急欲從愚昧和流俗的泥淖中拔身而出,為公眾閱讀建立起回歸常識的秩序與標準。
我不知道,這樣的標準是否“卑之無甚高論”?倒是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各種言說中,反復(fù)聽人提起了“回到常識”幾個字,心中自不免惕惕然:歷經(jīng)三十年漫漫之歸途,常識的回歸之旅呵,依然還是“在路上”。
我不知道,朋友的急切用心是否操之過急了?反正是,辦刊辦到后來,我的兩個朋友都不得已放棄了做雜志這門行當,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的名字不再被提起,他們似乎從傳媒的江湖中消失了。
在現(xiàn)實中,常識敵不過謬誤,每每也變成一種“常識”。遇到這樣的現(xiàn)實,總不免讓人氣餒。就像其中一個朋友,執(zhí)意要把雜志做成有品質(zhì)的讀物,盡管雜志社不甚有名氣,盡管差旅費摳得非常緊,朋友卻執(zhí)意要去做一件所費不菲的事:去尋訪那些曾經(jīng)影響過一個時代的老人,盡管他們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甚至隱姓埋名形同文物。這樣做的后果幾乎不難預(yù)見:有品質(zhì)的讀物需要時間去培養(yǎng),而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別樣解讀下,如何賺快錢成了雜志主編的當務(wù)之急。不肯就范者,惟有出局。
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常識和謬誤的交鋒,就這樣窘迫地降臨到我的朋友身上———為了堅持理想,不得不放棄媒體:為了維護常識,不得不舍棄職業(yè)。在許多同行都忙于追求體面生活的時尚潮流中,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很有點堂吉訶德的味道?會不會跡近于某種程度的自我放逐?我因此而惴惴。
很長一段時間里,兩個朋友似乎銷聲匿跡了。間或聽人說,一個去了大學做研究,而另一個,按年紀,似乎也該含飴弄孫了吧。我聞之默然,這樣的歸宿,合乎常理,倒也不壞。
偏偏這兩位,都是不愛按常理行事的人。就在前些天,冷不丁約好了似的,一前一后,不期而至。一個是行囊在身,風塵仆仆,另一個臉蛋曬得通紅,帶來了野外的氣息。
前一位,果然在和大學研究機構(gòu)合作做課題,但那是“副業(yè)”,主業(yè)卻頗類于他從前做的刊物,只是省卻了印刷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就和目標受眾見面了———朋友當了志愿者,直接把各種知識和信息帶到鄉(xiāng)間,與鄉(xiāng)民共享。他給我講述了教農(nóng)民開會的情形,當農(nóng)民們學會按照議事規(guī)則解決彼此的問題時,開會,就不再是臺下對臺上的仰望,不再是“一言堂”的滔滔不絕,也少了無休止的扯皮,而是目光和目光平行的對視,心靈與心靈平等的交流……他的講述透著質(zhì)樸和沉靜,有一種久違的真切,讓我感到新鮮。他卻說:“本來都是最基本的常識,不去說,不去做,很容易人們就會習非為是了!笔呛,回到常識,不也包含了把顛倒的東西重新顛倒過來嗎?
另一位,見了面不多寒暄,送給我一件禮物:一只漢白玉做的光滑小腳丫,腳背上趴著一只小小的蟬。她用慣常的爽朗截住了我的詢問,“這是在滇西的小鎮(zhèn)買的。知道什么含義么?呵呵,知足常樂呀!敝撕妥,配搭成形,有點望文生義,倒也稚拙有趣。我喜歡。
朋友剛剛從“二戰(zhàn)”時期著名的駝峰航線上歸來。雖然那段逶迤山脈和悲壯往事距離我們并不遙遠,但在浮華的當下,它們的落寞卻是注定的。不過,對于我的朋友卻是例外。她雀躍的神情告訴我,她還在默默謹守著和那些世紀老人、世紀往事的約定。這些年,為“赴約”而奔走于途,所費想必不菲,所獲也定然可觀罷。這么想著,我竟隱隱地有些妒忌了。記得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那會兒,她從眾人的視線里消失了大半年,不聲不響寫出一本書《百歲開國上將呂正操》。聽說剛直的老將軍已經(jīng)多年拒絕媒體采訪了。有熟人讀此書而咋舌:“呂正操耶!還活著耶!”繼而愧怍地笑。我也感愧怍:同是做媒體,我不如她。當她不做媒體時,我還是不如她。
我喜歡那只小腳丫,晶瑩如洗,溫潤如玉,摩挲于掌心,有一種了然釋然的感覺,時時提醒我,我的兩個朋友,他們一直在路上。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