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個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0-06-0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目前或許是我們推動經濟改革的一個困難時期;
改革遇到了對“發(fā)展與公平”認識上的誤區(qū)
關于經濟改革,中共十七大報告中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我的理解是,中央在繼續(xù)改革這個問題上決心極其明確,改革開放不能停步,不能倒退,而且要前進,因為不進則退。不過,在我看來,具體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如何落實改革開放就不那么容易了。這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一個新的時期,有一些新的問題,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兩個觀察。
第一個觀察,目前或許是我們推動經濟改革的一個困難時期。
原因是空前的繁榮——GDP增長連續(xù)多年超過10%,今年超過11%,企業(yè)的利潤大幅度上升,僅國有企業(yè)今年可能就有近萬億元的利潤,財政增收可能達到 1.2萬億元,上市公司市值更不用說。世界上十大市值公司在中國就有五個:中石油是世界上市值第一大的石油企業(yè),中國移動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電信公司,中國工商銀行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人壽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保險公司。
當然,這些都是好消息。不過,從改革的角度講,也許還有另一層含義。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只有危機才能催生改革。最好的例子是印度,1991年的金融危機導致了其后的大幅度的改革。事情可能不必這么極端。我認為,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危機感”能夠催生改革。30年前,當鄧小平推動中國經濟改革時,就是那一代領導人的強烈危機感,一種不改革就要被“開除球籍”的危機感,開啟了中國的全面改革。
最近的例子是三年前,銀行業(yè)面臨著中國加入WTO之后的開放所帶來的危機感,所以,促成了中國銀行業(yè)的深刻改革,才有了今天的繁榮。
今天的繁榮是好事,但如果我們盲目樂觀,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沒有危機感,就會對改革造成一種由我們自己造成的阻力。
我覺得“危機感”應該來自于我們對目前繁榮的正確認識和判斷。從全球范圍看,我們仍處在一個較低的發(fā)展水平,仍然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收入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大約2000美元,是一個成就,但離全國小康還有很大距離。世界銀行最新的有關購買力評價的國際比較研究即將發(fā)布,有可能將中國的按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在原來估計的基礎上縮減40%——當然,這仍然遠高于按市場匯率計算的中國人均GDP。我們的后面有越南,特別是印度的追趕。我們的市場經濟體制僅僅初步建立,與一個基于法治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很大距離。經濟體制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都應該使我們有危機感。
空前繁榮還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利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變得更大。部門利益也是造成推動改革困難重重的一個原因。比如,中國的財政收入已達到空前的水平,有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好的財力。但每項改革都需要各部門間的利益協(xié)調,而這種協(xié)調的難度,如今無疑是增大了。從衛(wèi)生改革、金融改革、價格改革,到電信行業(yè)重組,我們都可以看到部門利益的沖突。因此,我們認為下一屆政府需要認真考慮,是否能夠設立一個超越部門利益的機構,從事改革方案的設計和組織協(xié)調工作。過去的體改委、體改辦在某種程度上曾發(fā)揮了這樣的作用,但在上一屆政府中,體改辦并入了發(fā)改委。當然,是否恢復體改委另當別論,這里的關鍵是為了推進改革,應該在政府層面做一些制度上的安排,以減少改革的成本。
第二個觀察,改革遇到了對“發(fā)展與公平”認識上的誤區(qū)。這也是由于新時期的新變化而產生的。不僅要注重效率和發(fā)展,還要關注公平。這就產生了一種認識,以為改革是為了發(fā)展,而發(fā)展與公平是對立的。所以,在關注公平的時候,減少改革的力度應該成為自然。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qū)。
改革的精髓是很簡單的,在我個人看來就是11個字——“把激勵搞對,讓市場起作用”,也就是要給個人、企業(yè)更多的活動空間,讓市場運作起來。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中國自己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都表明,這是惟一使經濟發(fā)展、效率提高的道路。計劃經濟的歷史,就決定了改革的大方向一定是要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給個人自由,為企業(yè)松綁。50年前,這可能還只是理論上的爭論,因為那時不僅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在效率上誰勝誰負還未定,即使在市場經濟中,政府在經濟中的制高點作用還爭論不休,高稅收、嚴管制、國有制也曾被認為是市場經濟中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1980年后的歷史已經用事實作出了結論,只有市場經濟才有效率,才能發(fā)展。
雖然人們現(xiàn)在大都接受市場的效率優(yōu)勢和對發(fā)展的作用,但同時,人們似乎也都在接受這樣一個命題,就是效率和公平之間總是存在著“得失替代”(tradeoff),由此得出“關注公平就要犧牲效率”的結論是理所當然的。既然改革是有利于推動效率和發(fā)展,改革與公平就是對立的,發(fā)展與公平也是對立的。
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qū),因為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不是簡單的互相替代的關系。不錯,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之間有對立的替代關系的一面,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是互補的。實現(xiàn)公平的目標有各種各樣的途徑,其中直接的、顯而易見的方法往往都是成本較高的方法,而且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但無論是理論,還是各國的經驗都表明,通過改革、通過提高效率,往往會產生成本較低的方法,達到公平的目的,而且有時甚至是可以達到既提高效率又改善公平的結果。
下面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例子,收入分配差距的問題。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有很多原因,經濟學家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程度的不同。因此,如果僅僅通過對收入的再分配來縮小差距,那么,它會導致效率低下,因為人們就會沒有激勵投資自身的教育。相反,如果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提高所有人的教育水平,這樣既可以達到機會的公平,又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改善收入分配結果的公平。
第二個例子,對勞動者保護的問題。最近,英國經濟學家貝斯利和伯格斯研究了印度1947年《勞資關系法》出臺后對經濟的影響,這一法律對解雇做了嚴格規(guī)定。這兩位經濟學家用印度各個邦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研究,看這一法律對勞動力市場干預的結果,他們有兩個主要發(fā)現(xiàn)。
一是對勞動力市場干預較大的邦,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在此后比較慢;
而干預較小的邦,發(fā)展則比較快。有趣的是,對勞動力市場干預較大的邦,恰好是過去制造業(yè)曾經較為發(fā)展的地區(qū),因為那里的工會勢力較大,所以,在聯(lián)邦的法律上又加了一層,而幾十年后,他們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反而滯后于過去落后的地區(qū)。
他們的第二個發(fā)現(xiàn),是關于勞動者自身利益的。畢竟,立法動機是為了提高勞動者收益,如果犧牲一點發(fā)展換來勞動者利益的提高,也許是值得的。但他們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立法管制過嚴的邦,勞動者收入也受損失,失業(yè)更為嚴重。這個研究說明,即使動機是好的——想提高勞動者收入,但如果使用了不恰當?shù)姆椒,結果是既犧牲了效率,也沒有帶來公平。這就是為什么自1991年來,印度在經濟改革中放松了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管制。
所以,改革開放不僅是發(fā)展之路,而且當我們關注公平的時候,也應該用改革的思路來思考問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