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來:“思想品德考核”依憑什么標準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10月11日《北京娛樂信報》報道,教育部近日發(fā)布《2005年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而其中的第八項規(guī)定指出,對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
筆者認為,這不僅是對此前思想品德考核“走過場”的一種糾正,更是碩士研究生錄取標準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標準,即所謂的“一票否決”。因此,我們必須對它做出認真而嚴肅的追問:“思想品德考核”本身應當依憑什么樣的標準進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極其重要,因為它直接關涉到確立“思想品德考核”這項標準的正當性。但目前的這份《簡章》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也不是“對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由招生單位自主進行”這句話可以消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采用當下各高校每年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所進行的量化測評方法,也同樣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量化測評方法由來已久。由于以前大學生畢業(yè)包分配,所以分配的單位好壞完全由學校決定,而學校的依據則是它們對學生綜合素質所進行的量化測評。正是這種測評方式,在表面上解決了分配過程中的標準問題。此后,這種測評方法也被擴大適用于高校分配獎學金和評品三好學生的工作之中,而測評的分數也就成了分配獎學金和三好學生名額的重要依據。但這種試圖通過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人為量化測評而解決“思想品德考核”標準問題的做法,因為綜合量化測評標準一般都是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很難在各高校之間達成一致;
更重要的是,它還存在著與“思想品德考核”相違背的內在趨向,因為這種把思想品德量化的做法不僅不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反而會使他們在計算“分數”的功利中丟失自己的思想品德。
當然,我們還必須做進一步的追究:在“思想品德考核”標準缺失的情況下,“思想品德考核”究竟意味著什么?筆者擔心,在“思想品德考核”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對于招生者而言,“思想品德考核”在很大的程度上容易背離《簡章》制定者的愿望而變成一種新的“尋租”機會,即很容易變成研究生招生腐敗現象的一個新的依據。更為根本的是,在“思想品德考核”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對于大學生來說,“思想品德考核”這一標準在很大的程度上還有著一種“支配”大學生行為取向的規(guī)范性作用。這種“支配”性規(guī)范的實質意義,在于使大學生日趨“弱勢化”或使他們丟失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完全服從”是這種“弱勢化”或他們丟失人生價值的最極端表現。因為在基本標準缺位的情況下,只有服從考核者才有可能通過考核。
筆者相信制定者一定是善意的,也一定是為了提高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但我們絕不能(當然也不可能)僅僅看到這種善意,而忽視它所可能導致的問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