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漁:用制度平臺建構民間思想的通道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一本由三位深圳民間人士撰寫、名為《十字路口的深圳》的“藍皮書”出版之后,日前引起媒體和學界的強烈關注,正面評價紛至沓來?磥恚藗儗Υ耸碌氖痉蹲饔眉挠韬裢。我注意到,針對這本書及其現(xiàn)象的評論的主流表明,大家希望政府能敞開胸懷,給予民間思想以智囊地位。本書作者之一我為伊狂(真名咼中校)在網上發(fā)表文章之后,即有幸與當時的深圳市市長對話,另一位作者金心異還和咼中校一起,作為特邀民間人士參加國務院專員咨詢會。從這種情況看,他們的意見被深圳市政當局垂注,可能性較大。但我認為,僅僅寄希望于當?shù)卣I導和領導機關的胸懷與明智,是不夠的。
當?shù)卣I導和領導機關的善意具有偶然性,有人認為民間意見好,也有人討厭,認為多管閑事;
有人認為有價值,有人認為不管用;
有人高興時聽,不高興時不聽;
有人有空時聽,忙起來就顧不上了。制度比為政者的德行更可靠,制度不但規(guī)定公仆必須尊重民意、聽取民意,制度還明確以什么方式吸納民意,對民意作出回應,這就是法治比人治高明和優(yōu)越之處。
從根本上說,民間思想不僅是資源,也是權利;
為政者尊重和聽取民間思想不僅是德行,而且是義務與責任。我國憲法規(guī)定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這就確立了民間思想的合法性,提供了使它上升為政策的可能性。我們現(xiàn)在常常缺乏的,不過是法律細則和相關政策,使憲法的精神變成可操作的步驟,獲得制度的保障。
從實踐上看,最近各地發(fā)生的很多事,都說明我們可能形成制度性安排,使得在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制定、出臺與民意的征求、收集、表達兩方面具有順暢的通道和結合點。在這方面有一個很好的事例:北京市人大在通過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特別是確定機動車與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如何判定責任和賠償比例的細則時,事前廣泛征求了社會各方面人士的意見,并召開了聽證會。實際上,全國很多地方在推出地方性法規(guī),在制定提高水費、電費、汽油價格等等的政策時,都廣泛征求意見,召開聽證會,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我們現(xiàn)在需要做的,是使這些零星的、偶然的、非制度性的成功提煉和上升為法律性、制度性的安排,不必為了每一次出臺一項法規(guī)、政策,以及為了一個或一群人的好主意得到尊重而呼吁、勸告、論證。
當然,在制度平臺搭建起來之前,需要各種人的主動精神,需要官方和民間的智慧。我們還需要與守舊的習慣、與狹隘的眼光與心胸、與主觀主義與長官意志作斗爭,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變人治為法治,F(xiàn)在,就深圳三位民間人士的思想得到重視與采納,媒體和學界的關注與呼吁是很有必要的。筆者希望這件事有一個好結果,成為一種體制性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開端。
來源:新京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