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郎咸平的三個命題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郎咸平關于國有企業(yè)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一提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爭論中,各種相關或不相關的問題相繼被牽扯進來,使得爭論本身越來越復雜甚至混亂。但是通過這場爭論,對我們厘清其中的邏輯脈絡,重新認識所關涉的中國國企產權改革乃至整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是非常有價值的。為了使這場討論具有建設性,也許我們應當從澄清最基本的問題,特別是最基本的命題開始。

  

  我認為,可以將郎咸平教授的相關觀點或主張概括為三個基本命題。然后再看這三個命題的關系,這樣就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混亂如何產生,也能夠澄清討論的基礎。

  

  一是公平命題:在國有企業(yè)改制中,特別是以MBO為形式的國有企業(yè)改制中,出現(xiàn)了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這是很不公平的。

  

  在郎教授的全部觀點和主張中,這也是一個最基礎性的命題。我們都知道,郎的這個結論是通過對海爾、格林科爾等企業(yè)改制或資本運作過程的個案研究中得出的。對于這個結論,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所涉及的企業(yè)還是郎的批評者,都沒有做出系統(tǒng)而有力度的回應,從個案的意義上也還沒有誰證明這個命題的不能成立。其實,即使郎的個案結論有出入,也并不構成對這個命題的否定。因為媒體所披露的大量事實以及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接觸的事例,都大體可以作為這個命題的根據(jù)。也許正因為此,正面否定這個命題的幾乎沒有。反倒是即使郎的反對者也大多承認在國企改制過程中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現(xiàn)象。當然,流失的嚴重程度如何,也許還需要認真的實證研究。但可以肯定地說,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黑洞,要求人們把這個問題徹底研究清楚再發(fā)表看法,實際上是一個不合情理的要求。

  

  至于這個命題的后半部分,即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公平,也許是過于常識,并沒人明言。但至少有兩點可以提及:第一,同樣是根據(jù)產權理論,企業(yè)改制中國有資產的流失意味著公共財產產權非法的、不合理的轉移,體現(xiàn)為部分人通過某種權力對公共財產的非法占有。其實,這樣的原則,恰恰是許多郎的反對者平時所持理論中的題中應有之義;
第二,即使按照某些學者所說,將國有資產賤賣甚至送給管理層是體現(xiàn)了對企業(yè)實際經營者過低報酬的補償,那么,不公平的問題同樣存在。且不說沒有所有權的成功經營者是否可以合法占有企業(yè)財產的增值部分,就是按一般學者所說的補償理由,下層管理人員以及一般職工,也是企業(yè)的貢獻者(盡管可以證明他們貢獻份額多。,他們卻很難得到補償。相反,在有的企業(yè)改制過程中,對一部分貢獻者的補償是與對另一部分貢獻者的剝奪同時進行的,即在管理層低價收購股權的同時,一部分職工淪為失業(yè)下崗者。正是在這樣一個情境之下,不公平的問題以一種最鮮明的方式凸現(xiàn)出來,F(xiàn)在,這場爭論反響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與這個背景或情境有關。

  

  二是效率命題:國有企業(yè)與民營企業(yè)相比,效率并不低,甚至更高。

  

  這個命題可能不如前一個那樣要害,但引起的爭論卻更多。因為這個結論與此前人們的常識和有關研究大相徑庭。國有企業(yè)的效率在總體上低于民企,在當今世界上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中國恰好相反,要么是由于國企的效率更高,要么是由于民企效率更低。但問題是,沒有可靠的根據(jù)證明這兩條中的任何一條。其實這個命題的問題很清楚,正如有學者已經指出,郎教授是用香港股市中的國企表現(xiàn)優(yōu)于民企來證明這個命題的。但他選取的樣本太小而取數(shù)的時間太短,因此,根本不可能如此簡單地得出國企比民企還好這個“大”結論。但問題的關鍵是,郎教授不恰當?shù)貙⒁粋有問題(至少受到普遍質疑)的命題用來支持他關于國企改革方向的討論。于是,問題復雜化且枝節(jié)橫生了。

  

  三是改革命題:目前這種國有企業(yè)改革應當停止。

  

  在所有這三個命題中,這個命題是郎教授表達得最含糊,也是最容易引起歧義甚至是最令人擔心的。首先要說明的是,盡管郎教授給人的印象是對國企大加肯定,但我倒愿意理解為,這種肯定其實是很有限的。他在不同的場合也多次談到國企存在的問題,說到國企效率更高的時候,也強調是一點點而已。因此,也許將郎教授關于國企改革的命題分為幾個層次來理解,要更合適一些:第一個層次,他是說MBO這種方式的國企改革應該停止。這主要與公平命題有關;
第二個層次,是說以改變產權為主導的國有體制改革應當停止。為了回應效率問題,他提出了國企管理者的“信托責任”的問題;
第三個層次,是整體的國企改革問題,這表現(xiàn)在他對民營化的質疑以及所提出的“大型企業(yè)國有化,中小企業(yè)民營化”的模式。到了第三個層次,可以說,已經是與中國當前主流的改革模式針鋒相對了,甚至可以說涉及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上面的概括也許還可以斟酌,但我覺得這無關宏旨。真正的問題不在于這三個命題的具體內容,而在于他們之間的關系。其實,稍微分析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三個命題之間是沒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的,更不是一個缺一不可的整體。從理論上來說,不存在從一個命題就可以推斷出另一個命題的邏輯關系;
從現(xiàn)實上來說,這三個命題所涉及的問題也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但問題恰恰就發(fā)生在這里。無論是郎本人或他的支持者,還是他的批評者或反對者,似乎都將這三個命題看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由此形成兩套思路、兩大陣營。在郎咸平及其支持者那里,公平命題成了改革命題的基礎,即為了公正必須停止MBO這種國企改革方式,甚至必須要改變民營化的國企改革方向;
而效率命題又成為對改革命題可行性的論證,即放棄民營化的改革同樣可以保證效率,甚至效率更高。而在郎的批評者那里,似乎也是同樣的邏輯:為了堅持民營化改革方向,必須說明國企的效率一定是低的,而且必須對這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國有資產流失乃至社會不公平持寬容或容忍態(tài)度;
一提制止國有資產的流失或社會公平,似乎就會偏離民營化和市場化的改革方向。這樣一來,改革與公平就成了水火不容的兩種取向和邏輯。爭論中的混亂也就由此發(fā)生。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看到將爭論的問題概括為三個簡單命題的意義了——郎咸平教授的三個命題都是獨立存在的。這樣,爭論中導致混亂的那些因素或邏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如果將這三個命題當作互相獨立的命題,我們就大體可以斷定:反對在國企改革中國有資產流失與反對國企改革(包括產權改革)是兩回事;
堅持國企產權改革與容忍國有資產流失也是兩回事;
甚至反對以MBO方式進行國企產權改革與反對國企改革仍然是兩回事。道理看似簡單,但爭論中真正導致混亂的癥結,恰恰是沒有澄清這些最基本的問題。

  

  來源:經濟觀察報

相關熱詞搜索:命題 郎咸平 孫立平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