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者到公民” 公民記者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閭丘露薇新作,封底有一串廣告語――通常廣告語不怎么靠譜,這次例外――對閭丘這些年的變化,做了非常準確的概括:“從獨善其身的個人主義態(tài)度,到期待社會的公平正義;從對政治的無奈躲避,到追求理性和寬容;從國民,到公民”。“公平正義”、“理性和寬容”、“公民”觀,等等,正是閭丘《不分東西》的主題詞,或隱在故事背后,或與故事組成二重唱。
她告訴讀者,我就是你們中的一員,我看、我說的時候,并未置身事外;我們共同看到了諸般世相,但我的不同,僅僅是所處位置的差異,我說出了如何看待它們的意見,與你們分享。這種介入式的,既在其中,又可旁觀的姿態(tài),平和而親切,沒有諄諄教導,殷殷告誡, ――我不是你們的老師,我和你們一樣在困惑中思考,我的結論或許就是你的結論,在一致中相互同情,我們或有分歧,在不同中彼此諒解。
現(xiàn)代社會公民的素養(yǎng),或許就那么有些女性化。讀罷《不分東西》,我以為這女性化的姿態(tài),讓人受用,但也很表面。女性化,并不表明不分對錯,不辨是非,沒有好壞標準。多元主義的困境之一,就是虛無主義。閭丘在講述從國民到公民進階故事的時候,從頭到尾,力圖避免的,就是虛無主義陷阱。這在她新作的上半部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比如,看似新聞觀的“正面報道”、“負面報道”,作者的設問是“立場在先,是非在先?”新聞報道就是新聞報道,只管事實,豈分正負?立即地,這一設問可以引申到日常政治生活中來,是先問態(tài)度,還是先看事實?“左右之爭”,不問所爭是否在一個平臺,只大言平等,虛偽而有害。這給我們日常生活以教益:爭論在所難免,但雙方應處在一個起跑線上,說相互能聽懂的語言。
閭丘的工作性質,幾乎讓她每一時刻,能夠站在兩個角度觀察世界――既是職務之便,也是職業(yè)要求。說是這樣,但人人不同,相差或不能以道理計。閭丘言說的信用,正是建立在厘清事實、分辨是非基礎上,展示不同聲音,讓讀者自己甄別哪一種“偏見”更接近真相。她用許多事例告訴讀者,真相難求,因為各執(zhí)一詞的雙方(幾方),都不可能掌握全部事實,所得結論,只能是偏見。但偏見之不同,在于誰家更少一點,更靠近真相。奧運會火炬?zhèn)鬟f中發(fā)生的故事,中外言人人殊,是立場與偏見角力的典型案例!爸袊谅摗被颉爸袊{論”,亦同此理。閭丘將各自的偏見呈現(xiàn)出來,是非對錯,讀者各有判斷。
其實,閭丘觀察、思考世事比一般人還有一層優(yōu)勢,她出身大陸,入籍香港,行走世界――她至少可從三個角度看一件事情。大陸開放后,到香港留學的大陸學生多起來,被叫作“港漂”。閭丘對他們很熟悉,20年前,她也是這個歲數(shù),學生身份,F(xiàn)在,她是他們的老師。他們的老師,還有境外請來的“老外”――這些人中也有閭丘的老師。三者是如何相互打量,怎樣看待同一件事物?大陸學生不斷追問做新聞的“技巧”,這讓“老外”們很吃驚。而閭丘告訴他們,新聞只關乎“價值”,與技巧無涉。她的結論,是在實踐中得來的。當問到她面對國內事件時,這一原則是否有用時,她說,難,但還要堅持。她的學生們能理解多少?她說,他們的香港學習經(jīng)歷,比之僅僅在大陸課堂受教的學生,或許更能理解發(fā)現(xiàn)真相的價值。
相關熱詞搜索:公民 記者 “從記者到公民” 第二部分從記者到公民 公民記者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