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泉 [金絲不定話奇泉]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是誰, 抽走了金線, 做一方古琴? 泉涌而鳴, 藻曳為歌, 扣動著我的心弦? ――題記 清代光緒年間,一個叫做劉鶚的人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寫下了一本白話小說《老殘游記》。在這本書里,劉鶚將濟南的曲山藝海和市井湖泉如畫卷般鋪展在字里行間。書中對濟南名泉著墨最多的,既不是號稱天下第一的趵突泉,也不是氣勢磅礴的黑虎泉,而是如今默默一隅的金線泉。用劉鶚自己的話來說,“金線泉是濟南四大名泉之二”,正所謂“金線東來尋黑虎,布帆西去訪蒼鷹”。
金線泉曾經(jīng)是濟南的第二名泉
濟南泉水多達700余處,假如一定要給他們排定座次,那么無論是歷史沿革還是出露形態(tài),金線泉都無疑可稱是濟南曾經(jīng)的第二名泉。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北宋。在這一時期,濟南成為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園林城市,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文人們開始正式通過各種形式描摹刻畫濟南風光。當時的濟南詞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曾經(jīng)作有一部《歷下水記》,宋人張邦基所著的《墨莊漫錄》記載此書內(nèi)容說濟南“水泉清冷,凡三十余所,如舜泉,爆流,金線,真珠,孝感,玉環(huán)之類皆奇。李格非文叔作《歷下水記》敘述甚詳,文體有法!币簿褪钦f,《歷下水記》是一部最早系統(tǒng)敘述濟南泉水的著作,而金線泉此時就已經(jīng)以”奇“著稱了。
其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知齊州(今濟南),才將《歷下水記》中的“爆流泉”正式命名為趵突泉,并作《金線泉》詩云“玉甓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爭成縷,月照靈漪巧上弦。”曾鞏既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又來濟南擔任掌書記。蘇轍的好友李常(字公擇)給他寄來了新茶,蘇轍便以金線泉水煎茶而飲,贊美兩人的友誼如泉水般歷久彌新,槍旗攜到齊西境,更試城南金線奇“。巧合的是,不久李常便來到濟南擔任齊州知州,得以與蘇轍同城為官,這或許就是金線泉之“奇”所蘊藏的另一層涵義吧。
金代,文壇盟主元好問和濟南散曲名家杜仁杰是莫逆之交,兩人都與金線泉有著不解之緣。元好問說,“凡濟南名泉七十有二,爆流為上,金線次之,珍珠又次之”,其他如黑虎等泉雖然也美麗非凡,但卻不能與上述三泉相媲美。元好問又說,當時金線泉邊建造了一座靈泉庵,來濟南觀泉的外地人,約一半都住在靈泉庵里。果然,他的好友杜仁杰自東平幕府來府城濟南時,就住在了這里。杜仁杰當時孤身一人,加之際遇漂泊,又逢秋雨連綿,遂寫下了《金線泉》一詩,抒發(fā)了自己哀痛思歸的愁緒。
元代,濟南人張養(yǎng)浩領(lǐng)天下文壇一時風騷。他酷愛家鄉(xiāng)山水,曾作《乘傳過家,同馬克修總管宴金線池》一詩稱,自己是久聞金線泉之“奇”,但幾次來都沒能看到金線奇觀,而在這次宴會上,他終于在杯盞燈影之間看到了“一縷出容與”的神奇,于是不禁要”題詩池上亭,他日記分聚”。
明代,濟南詩人邊貢,李攀龍先后執(zhí)掌天下詩壇,共同開創(chuàng)了“濟南詩派“,主要詩人有劉天民、谷繼宗、殷士儋、許邦才等人。其中谷繼宗的家就在金線泉邊。谷繼宗后來潦倒失意,將園亭賣給了別人,金線泉被改為了酒家。但他實在舍不得這處泉水,遂在三年后贖回。清代以后,歌詠金線泉的詩人和作品厚可積牘,并且無論在金代的《名泉碑》還是明代晏璧的《濟南七十二泉詩》中,金線泉都名列第二,所以就有了歷代以來趵突泉,金線泉、珍珠泉,黑虎泉為濟南四大名泉的說法。
歷代文人眼中的奇泉
讓我們追隨歷代文人的目光,去觸及金線泉之“奇”。旱在北宋,金線泉邊就是一座美麗的私家園林,園亭的主人姓張,是“東州逸黨”代表人物范諷的好朋友。這里水木環(huán)合,成為濟南勝景已經(jīng)百年了,“士大夫過濟南至泉上者,不可勝數(shù)”。范諷辭官歸家后,便應主人之邀來到這里宴飲并作詩,風雅無限。當時的金線泉,是石甕方池,廣袤丈余,”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假如將油滴在水中,則可將全線擾亂,十分神奇。泉水東流入護城河,注入趵突泉之水形成的濼水。也就是說,金線泉也是一泉成河,雖然很短,但歷代方志中卻都稱之為“金線泉水“,是濼水的支流。
金代時,金線泉邊靈泉庵里住了一個十分風雅的道士高生,他同時還是一個著名的琴師,人稱“琴高”。濟南進士謝飛卿曾陪元好問來訪問高道士,觀金線泉時,卻徘徊三四日不能見。金線”。謝飛卿說,自已是見過“金線”奇觀的,泉水中有紋若金線,“夷猶水面”。元代,設(shè)秀春院于泉邊, “檀板銀箏,殆金陵板橋之比”,開濟南曲山藝海之先河。明代,谷繼宗的舊居荒廢后,金線泉被他的友人濟南陳九疇購得建立了私人書院”金線泉社”,正堂題為“深柳讀書堂”。金線泉社。屢出科甲“,學生中舉進士者累計達到10人之多。
明末清初,金線泉社荒廢,當時的山東提學副使鐘性樸占籍濟南,他在金線泉邊建筑了桷園居住。蒲松齡與他的兒子鐘轅是好友,曾專門到桷園拜訪。同治八年,巡撫丁寶楨在金線泉西取“崇尚仁義”之意建立尚志書院。于中建立“尚志堂”,書其正門名”金泉精臺”,令各州府選送品德學業(yè)皆優(yōu)的生員人其中學習。十四年,巡撫張曜增建丁文誠公祠于書院,其號舍俱加修葺,并別建院長齋舍,成為著名的書局,刊刻了許多珍貴書籍。
明清時期,金線泉依然可觀,“近岸一線,日光中作金色,直如絲繩,偶隨流蕩漾,旋直如故,絕無斷續(xù)”,可見金線泉之奇,就在于這條所謂的。金線”。那么,金線何來呢?劉鶚在《老殘游記》中給出了答案:原來是泉池下有兩股泉水,他們“力量相敵”,所以中間擠出了一條水線。如今,我們來欣賞金線泉,周圍的景致與清末劉鶚所見基本相同,尚志堂周圍”廳前廳后均是泉水圍繞,廳后許多芭蕉,雖有幾批殘葉,尚是碧無際。西北角上,芭蕉叢里,有個方池,不過二丈見方,就是金線泉了”。池內(nèi)泉水如珍珠般上涌,搖曳水藻游魚浮動。
池壁北側(cè)原嵌同治九年吳興丁彥臣題寫的“金線泉”碑一方,今改為濟南書法家李仲余題寫的“老金線泉”碑。原來如今金線泉“金線”難以再見,加之其東南不遠的一處泉水出現(xiàn)了“金線”奇觀,所以人們就把新泉命名為“金線泉”了。而老金線泉,千余年來一直噴涌不息,今日雖“金線”不再,卻又另擇地而出,更是神奇。新金線泉是老金線泉生命的延續(xù),依舊是小池石砌,池上那枝頭柳眼,你看見了嗎,你體味到了嗎,這亙古的悠悠一線?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金絲 話奇泉 金絲不定話奇泉 天下泉城客戶端 天下泉城投票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