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后世滄桑史(之四)|歷史上真實的和珅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紀根漪是紀曉嵐第7世孫女,她是三姐妹中的老二,她自幼心靈手巧,是三姐妹中長得最漂亮的一個,也是最膽小的一個。老家的一處“鬼屋”,成為她一生永不磨滅的驚悚。   
  “北京有座紫禁城,獻縣有個崔兒莊,九曲回廊太湖石,九門九戶九關廂”。這是紀家上世紀初鼎盛時期的生動寫照。那時的紀家大宅有“東六院”“西四院”之浩繁,后花園怪石嶙峋、曲水流觴,翹檐斗拱的亭子層層疊疊直逼天闋,寬厚的莊園圍墻上可一人橫躺。逢年過節(jié),縣長要親自掛上馬車來紀宅送禮。這些都如刀雕斧刻般印在紀根漪的心底里,但在紀家貌似堂皇浩盛的外表下,卻還隱藏著一件不敢為外人道的家族芥蒂――“鬧鬼”。
  那是紀家大宅深處一處偏僻而破落的院落,門永遠鎖閉著,鎖頭班駁,壯著膽從門縫中只能看到院里沒膝的蒿草和二道鎖閉的屋門。小時候的紀根漪從未走進它,每回經(jīng)過總覺得耳鳴心跳、身后似乎隱隱生風。大人告訴她,那是“鬼宅”,里面經(jīng)常夜半鬧鬼,鬼的名字叫李戴。
  
  冤屈的被告
  李戴是獻縣的一個土財主,其田地與紀家相鄰。某日,李家的牲口因吃了紀家地里的青苗,被紀家“沒收”了,李家不服軟,反將紀家告上衙門。紀家緊急知會京城為官的紀曉嵐,讓他往縣里放句話,收拾了這個不知好歹的小子。紀曉嵐雖貴為一品大員,但作為宦海浮沉中的過來人,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他雖在一些場合戲謔無常,乃至時有欺君之言,但事后他總是善于以文解疑、以文釋懷,對人、對事力求寬恕,得饒人處且饒人。于是囑咐家人,私了罷了,不要因小失大。
  李戴見紀家不想打官司,以為勢弱,就有點登鼻子上臉。他提出,要紀家用紅彩禮伴鼓樂,吹吹打打,把牲口送回來,還要一封紀曉嵐的親筆道歉信以自耀。紀曉嵐一看實在壓不住,遂往下放了話。于是,官司從獻縣、河間府、打到直隸總督衙門。結果可想而知,那李戴因咆哮公堂被打40大板,還被責令其包賠紀家損失。一根筋的李戴覺著窩囊,遂將3尺多長的烏木煙袋插入自己的喉中而亡。李家從此與紀家結為世仇。
  世間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當紀曉嵐用權力的猛藥驅掉李戴這個重疴,不承想就留下了一個沉重的后遺癥――“鬧鬼”。紀宅的那所小院落從李戴事件以后,時不時夜半時分就鬧將起來,嗚咽啜泣,摔壺砸碗,平地妖風起,夜半吊詭聲,直弄得一族人等心神不寧,甚至最終“克”掉了紀曉嵐的性命。史載: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秋,紀曉嵐偶染風寒,臥榻數(shù)日不起,身體虛弱無力,一日午睡,夢見行路時遭李戴攔截,不得前行。驚醒后回憶當年李戴死前在獄中大喊:“到了陰曹地府也要告你三狀!”不由得心中一驚:莫非自己大限將至?于是將子孫召至床前,對他們說道:“我以31歲入翰林,至今已歷50個春秋,領纂四庫書時,又得以遍讀世間之書,人間的酸甜苦辣、艱辛險阻,可謂全然皆知。有幾句話,你們要牢記于心‘貧莫斷書香,富莫入鹽行;賤莫做奴役,貴莫貪賄贓!毖援叄淮淖谌鍪侄。
  遺憾的是,紀家的“鬧鬼”沒有因為紀曉嵐的死而終結,相反,竟一代代傳襲下去,弄得紀家人一代代無端惶悚。無奈,他們只好將經(jīng)常“鬧”的院子閉門上鎖,老幼婦孺一律不得入內(nèi)。這樣反而放大了“鬧”的恐怖效應。家業(yè)再大、財富再顯,有“鬼”隱匿其中,紀家的“氣場”不亂也難。所以,李戴事件標志著紀家盛極而衰的開始,此后數(shù)代,“李鬼”的陰魂始終不散,一直挺到了紀家的分家解體。
  鄉(xiāng)人們說,紀曉嵐后世家族在獻縣富甲一方、上下通達,但做事通常不事張揚,有著滿門忠厚的口碑,可能除了紀曉嵐留下的治家格言外,“克”了其幾代人的“李鬼”,也在相當程度上壓制了紀大家族的風頭。
  
  “富二代”的妻
  上世紀30年代末,童年的紀根漪還記得“大分家”時的一個難忘場景。那天,紀家上下幾十口人集中到后花園照相。人們按照輩分在太湖石前排列好,大人們緘默不語,孩子們悵然若失,隨著照相機鎂光燈的驚魂一閃,她那像“拉洋片”一樣花哨,像趕廟會一樣熱鬧的童年倏然而逝。接下來,紀根漪跟著母親紀李氏、大姐紀根沛、妹妹紀根藩開始了京津兩地的無根飄泊。
  她是在戰(zhàn)亂中結的婚,在三姐妹中她算是嫁得最好的,她的老公用現(xiàn)在的說法叫“富二代”,天津一個周姓大資本家的少爺,是個畫家,他心性平和而善良,對妻兒百般呵護。他們在戰(zhàn)爭中結合,一家人歷經(jīng)坎坷、九死一生,但都幸運地活了下來。解放后,她的資本家公公歷經(jīng)“贖買”“改造”,褪盡鉛華、千金散盡,只留下位于天津和平區(qū)的一個獨立院落,院子幽而雅,有獨立的臥室、客廳、書房、車庫,還有裝著進口坐便器的衛(wèi)生間和滿鋪著紅油木地板的圍廊,一家兩輩人生活在其中,倏忽間還有苦中之樂。
  某年,海河的大水漫過街巷,流進門檻,竟有許多小螃蟹登堂入室爬到了案板上,一家人蒸而食之,權做了意外之喜。誰知道,不幾年以后,小螃蟹一樣的漂泊生涯就降臨他們一家人的身上。
  
  一波多折
  “運動”中,多病的公公、婆婆斷了藥,很快就去世了。正在幾個美術院校就讀的孩子們分別到外地“運動”或“改造”去了。老兩口身邊頓時冷清下來。街道革命委員會把他們的房產(chǎn)沒收,重新分配進來好幾戶“紅五類”。他們慨然而居,一天天密切地監(jiān)視著周家。這讓紀根漪總是想起“克”了紀家一輩子的“李鬼”,真是一世一輪回,一生一魔咒。過去的李戴尚可鎖之、避之,如今的李戴見天就在身邊睡著,真真的見了活鬼了!
  家里沒法住了,周畫家走了綏靖路線,惹不起就躲,將人生之大不幸移情于山水之間。一幅畫板、一袋干糧,遍足中國山河大川,無數(shù)次上下黃山,努力用畫筆皴、擦、點、染掉一腦門子煩惱。紀根漪則經(jīng)!疤印比ケ本┑拇蠼慵议L住,偶有機會,孩子們也大多去北京和父母團聚,老兩口才能享幾天耳根清凈的天倫之福。
  一天,老倆兒徘徊到北京前門大街的上海老正興餐館,里面的小籠蒸肉香馥漫溢、酒香襲人,有一大家子人正歡坐饕餮,一下子讓他們想起天各一方的孩子們和那個欲住不能、欲舍亦不能的“鬼屋”。想著、想著,老倆兒已是淚眼滂沱……
  好在經(jīng)他們潛心教育的3個孩子都學有所成,后來又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她們的大女周菱、小女周萍和兒子周蒙都成了國內(nèi)知名的畫家。周菱,1941年生于天津,1965年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曾在云南工作8年,1987年移居美國,是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北美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1973年后,周菱曾在母校擔任中國畫專業(yè)的教學,這期間她在黃永玉大師的指教下,深入生活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在現(xiàn)代重彩畫創(chuàng)作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成為當時比較有影響的現(xiàn)代重彩畫派畫家。旅居美國后,以其東西方藝術相互融合的繪畫藝術手段,在現(xiàn)代重彩畫領域中不斷創(chuàng)作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作品聞名中外。論及其成功的感悟,她說:“我每一幅畫的重彩淡墨間都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像重山一樣竦峙,像浮云一樣起合,那就是我父親和母親的影子……”
  (編輯  馮嵐)
   icarusfeng@126.com

相關熱詞搜索:后世 之四 滄桑 紀曉嵐后世滄桑史(之四) 紀曉嵐風流史 紀曉嵐的風流史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