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傳導的路徑分析】金融危機傳導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始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并沒有像分析家們最初預期的那樣很快風平浪靜,反而愈演愈烈,最終引發(fā)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進而演變?yōu)槿蚪洕C。本文對次貸危機演化為金融危機。金融危機轉變?yōu)榻洕C的傳導路徑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強政府監(jiān)管防范金融危機的建議。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
  中圖分類號:17830.9
  文獻標識碼:A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fā)。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fā)了國際金融風波。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如果說次貸危機第一階段是從產品危機轉化為產業(yè)危機、行業(yè)危機進而形成了世界范圍的金融大海嘯的話,那么次貸危機第二階段的最主要特點則是由金融危機轉化為全面的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和持續(xù)的破壞性影響。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形成過程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索是美國的次貸危機,而美國次貸危機的本質是華爾街金融機構違反了國際金融領域所一貫奉行的審慎原則,在“居者有其屋”的“美國夢”的驅使下,向沒有信用證明、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卻有大量其他負債的購房者提供了大量貸款,并通過金融衍生工具,把這些貸款層層打包出售,進而形成了一個近乎完整的金融鏈條:
  專業(yè)機構提供次級信用貸款――投資銀行發(fā)行金融衍生產品――評級機構提供信用評級保障――保險公司進行風險安全擔保――投資銀行、專業(yè)銀行、保險資金、企業(yè)年金和其它社會資金蜂擁而入。從而以1:20或1:30甚至更高的杠桿比例極大地放大了次貸產品的盈利水平與投資風險。在這個過程中,整個金融業(yè)籠罩在一個巨大的金融幻覺之中:全球經濟會持續(xù)繁榮,美國經濟會持續(xù)低利率,房地產價格會只升不降,次貸產品也會只有高收益而不會有高風險,而如果有風險,也會有別人扛著而不可能輪到自己。這種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依托但卻誰也不愿意也不能夠承擔風險的金融鏈條本身就極為脆弱,一旦金融幻覺破滅,整個鏈條就會立刻崩斷,產品風險、產業(yè)風險、行業(yè)風險甚至系統(tǒng)風險就會不期而至,整體經濟也就會面臨難以抵御也難以把握的巨大風險。這就是美國次貸危機的演化過程。
  
  二、次貸危機演變?yōu)榻鹑谖C的必然
  
  始于美國的此次次貸危機,并沒有像許多分析家們最初預期的那樣很快風平浪靜,反而愈演愈烈,最終引發(fā)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大海嘯。其原因在于過度消費的經濟發(fā)展模式、過度泛濫的金融創(chuàng)新和過度放松的市場監(jiān)管。
  
  (一)過度超前的消費模式導致金融體系的嚴重脆弱
  如果說中國經濟中內需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度儲蓄的話,那么美國經濟中的更大隱患則是過度消費。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在8%~10%左右,進入90年代后期,美國的儲蓄率開始大幅下降,至2005年,美國的儲蓄率首次成為負數,2006年達到-1%,花明天的錢來過今天的日子不僅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種過度的消費模式本身就導致金融體系的嚴重脆弱,再加上金融系統(tǒng)內外部各種因素的疊加效應,就使得危機的負面影響迅速擴大并逐波蔓延,以至最終危及到了實體經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
  
  (二)過度泛濫的金融創(chuàng)新導致信用濫用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金融創(chuàng)新的泛濫導致信用的濫用。在金融創(chuàng)新的旗幟下,金融衍生品泛濫無度,與經濟本體發(fā)生了難以想象的重大偏離。創(chuàng)新的紅利被拿走了,創(chuàng)新的風險卻留給了市場。過度金融化、過度證券化、過度全球化給社會經濟種下了一個個無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來收拾殘局的卻只能是政府和納稅人。次貸危機不僅導致了美國銀行甚至華爾街的毀滅,也給整個世界的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難以修復的重大災難,這種災難的最直接承受者不僅是美國,而且是整個世界。
  
  (三)過度放松的市場監(jiān)管導致風險聚集
  在自由市場、自由金融的“華盛頓共識”下,美國政府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以后大大放松了對金融企業(yè)和金融市場的監(jiān)管,而金融機構本身就天然存在著規(guī)避監(jiān)管的動力與手段,這兩種因素與美聯儲連續(xù)27次降息導致利率大幅走低,從而整個社會的流動性泛濫且找不到資金出路等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就使得次貸產品等金融創(chuàng)新有了內在的動力與源泉,并且形成了無法考量也無法控制的系統(tǒng)性風險源。正是由于政府監(jiān)管體制的缺位和漏洞,就使得整個華爾街處于創(chuàng)新泛濫的狀態(tài),除了設計者本人,其他參與者實際上都已經無法準確把握產品的風險與市場的風險。這樣,籠罩在金融幻覺下的金融創(chuàng)新的實質就成了讓別人用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買單的過程,信用關系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演變?yōu)樾庞孟葳。在次貸危機發(fā)生后,整個世界都低估了次貸危機所隱含的巨大風險,以至于最終釀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世紀性金融大海嘯,并且造成了一場空前的世紀性經濟大劫難。
  
  三、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傳導的路徑
  
  信用危機導致信心危機,信心危機導致發(fā)展危機。全球金融危機不但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而且還將深刻影響和改變整個金融體制與金融機制,深刻影響和改變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關系與相互聯系,深刻影響和改變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進程與發(fā)展機制。雖然美國與世界各國的政府都在不遺余力地救市,但從全球金融危機向全球經濟危機的轉化已經是一個很難逆轉的進程。
  
  (一)投資者與消費者的悲觀情緒導致世界經濟衰退
  救市政策治標不治本使得金融風險只能緩解而不能化解,投資者與消費者的悲觀將成為全球經濟衰退的主要推力。美國次貸危機的主因是利率提高、經濟放緩與需求不振導致的房價下跌,雖然與2006年的高峰時相比房價已經平均下跌了22.5%,但美國房價下跌的趨勢還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如果像惠譽國際評級機構所預測的那樣,美國房價再下降10%,那么美國次貸產品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危機的深化就還有可能。在這樣的預期下,全球投資者與消費者普遍持悲觀態(tài)度,世界經濟就很可能在危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到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乃至重大衰退。
  
  (二)社會經濟中樞神經紊亂導致經濟有機體混亂
  金融體系是當今社會經濟的中樞神經,社會經濟中樞神經的紊亂必將導致經濟有機體的混亂,使得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內在聯系發(fā)生阻隔。白全球金融危機發(fā)生以來,商業(yè)銀行與生產企業(yè)之間的信用基礎已經出現裂痕,銀行惜貸與企業(yè)需貸形成重大反差,整個社會資本流轉的鏈條、資金周轉的鏈條和生產與需求相互銜接的鏈條都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脫節(jié),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形勢也日趨嚴峻。在經濟金融化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市場經濟中,沒有金融支持或金融支持不力的 生產與經營都很難有效與有序運行。美國企業(yè)的平均利潤率出現大幅下滑,三大汽車廠商都面臨破產邊緣;歐盟經濟2008已經出現環(huán)比負增長,英國經濟也出現衰退。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全球經濟從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的全面衰退過程已經開始。雖然各國政府在向商業(yè)銀行注資的過程中都明確要求商業(yè)銀行放貸,但在商業(yè)銀行普遍面臨自身難保的局面下,資金的效率、資本的效率與市場的效率都很難不大打折扣。因此,在目前和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實體經濟不僅要面對整個社會經濟中樞神經紊亂的困擾,而且自身還會遭遇長時期的“腦缺血”與“心臟供血不足”的病癥,在這樣雙重的病灶下,社會經濟很難正常和有效地運行。
  
  (三)負財富效應的顯現導致消費需求嚴重萎縮
  消費需求的萎縮會直接對實體經濟造成重大傷害。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所導致的全球股市暴跌直接成為毀滅財富的過程,而財富毀滅與未來預期變壞的雙重壓力會導致負財富效應的大規(guī)模擴散,這就會造成社會需求的進一步萎縮,不但美國與歐洲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會進一步下跌,其他的產業(yè)與行業(yè)也會更加不振。也就是說,在這樣的重大危機面前,無論是產業(yè)資本還是金融資本都將會面臨更困難的局面。
  
  四、金融危機在世界范圍的傳導
  
  金融危機引發(fā)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加劇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很可能在惡性循環(huán)中跌入“危機陷阱”。盡管世界各國救市的力度越來越大,但救市的效果卻并不明顯。如果把這些救市措施本身的負面作用也考慮進來,那么世界經濟所面臨的狀況就會更加嚴峻。
  危機會在不同類型國家逐次傳遞并逐波激化。危機會在過度消費型國家、過度生產型國家、過度資源供應型國家逐次傳遞并逐波激化,使得整個世界都深陷其中而無一幸免。全球經濟危機形成與發(fā)展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過度消費型國家發(fā)生危機,第二階段是過度生產型國家發(fā)生危機,第三階段是過度資源供應型國家發(fā)生危機。全球金融危機首先帶來巨大沖擊的是過度消費型國家并在這些國家中引起消費萎縮進而給生產與市場帶來沖擊,過度消費型國家發(fā)生的經濟衰退又會反過來擠壓過度生產型國家的海外市場并引起這些國家的經濟衰退,而過度生產型國家如果出現衰退,那么受沖擊最大的就是為過度生產型國家提供資源的過度資源供應型國家,并且將最終導致這些國家出現經濟衰退。從這樣的角度來觀察和把握全世界的經濟危機,首先是美國這樣的過度消費型國家發(fā)生危機,然后傳遞到中國、印度這樣的過度生產型國家,最后再傳遞到巴西、澳大利亞這樣的過度資源供應型國家。全世界的經濟危機就在消費――生產――資源供應因果鏈條發(fā)生斷裂的過程中,逐次傳遞并且逐波放大,直至讓整個世界都深陷其中。資本動蕩、需求萎縮、投資不振將對世界經濟發(fā)展形成重大挑戰(zhàn),國際市場萎縮與本國經濟收縮也會形成負面乘數效應,使得危機不但會蔓延、深化和持續(xù),而且還會導致走出危機的難度進一步提高,使得應對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應對危機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五、應對和防范金融危機的措施
  
  在這樣的重大危機面前,積極防范與謹慎應對才是唯一選擇。
  
  (一)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監(jiān)管
  美國金融市場要推出新產品一般實行備案制或注冊制,當某種新的金融產品報批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一般會仔細審查,但是當有第二家金融企業(yè)再做同樣的業(yè)務或同一家金融公司推出同樣的產品,SEC只會做個備案,不再仔細審查。次級貸款證券化也是同樣的程序,這種松散的審批監(jiān)管模式,才使得次貸市場在短短幾年內發(fā)展迅速。所以對于衍生品的監(jiān)管,不僅要在審批時認真審查,而且要一直密切關注其發(fā)展過程,在發(fā)展過程中給予必要的監(jiān)管和指導,從銀行的金融到證券化的金融,對金融系統(tǒng)和金融監(jiān)管提出了挑戰(zhàn)。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應合理評估創(chuàng)新產品風險,加強創(chuàng)新業(yè)務審查,堅決杜絕“拍腦門”、“趕時髦”式的金融創(chuàng)新。并且要實行事前溝通、事中審核到事后監(jiān)督的業(yè)務創(chuàng)新全流程持續(xù)跟蹤監(jiān)管。
  
  (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
  從這次次貸危機的貸款者來看,貸款機構不是商業(yè)銀行,而是眾多的次貸機構。放貸者本來知道次級債風險很高,但是對利益的追逐和市場占有率的壓力讓放貸者忽略了風險。最初放貸機構及投資機構一直獲利頗豐。從2000年開始,這種放貸行為就一直持續(xù),風險卻在不被關注的情況下積累,最終在2006年下半年開始顯現,2007年激化。我們的監(jiān)管層必須加強對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嚴查假房貸、假車貸等問題,嚴防資金違規(guī)進入房市或股市,人為推動資產泡沫。我們應從次貸危機中吸取教訓,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尤其是關注政策變動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重視房地產價格波動帶來的潛在信用風險。
  
  (三)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jiān)管
  此次次貸危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對稱。創(chuàng)新金融工具在投資者和所投資的終端產品之間制造了太多的分離層面,投資者對所投資的資產池中的原始資產信用情況毫不知情,而僅是依靠評級機構的評級報告來進行投資決策。所以,一定要加強對信息披露及評級機構的監(jiān)管。對于一項金融新產品,有關金融機構一定要將其具體情況介紹清楚,向合適的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
  
  (四)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
  次貸危機中投資者由于金融知識少,不了解金融產品,才會輕易相信他人,最終造成自己的損失。所以,投資者教育十分必要。投資者教育,不僅是讓投資者知道投資有風險,更要向投資者大力宣傳金融證券知識,宣傳金融證券政策法規(guī),倡導理性投資并引導投資者依法維權。
  
  參考文獻
  [1]龍毅,王向楠,信用衍生產品與美國次貸危機[J],北方經濟,2008(10)
  [2]張健華,對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思考[J],金融發(fā)展研究,2008(9)
  [3]何洪澤,次貸幽靈不散美國金融危機[N],環(huán)球時報,2008-09-17
  [4]張迪陳,秋杉,從全球經濟失衡角度來理解次貸危機[J],中國科技信息,2008(19)
  [5]黃潤中,美國次貸危機的市場影響、啟示及對策[J],中國金融,2007(19)
  [6]伍戈,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險的成因、影響及其啟示[J],國際金融調研,2007(6)

相關熱詞搜索:經濟危機 傳導 路徑 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傳導的路徑分析 金融危機案例分析 國際金融危機案例分析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