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間的差異與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 要】伴隨經濟的發(fā)展,中國的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與美國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本文以美國雪城大學的教育體制為基礎,分別從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對比分析了中美高等教育間的差異,并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等教育;差異;改革
  伴隨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目前高等教育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的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fā)展。但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高等教育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筆者有幸于2011年對美國雪城大學做了為期半年的訪問。在這半年期間并參觀了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十幾所私立、公立大學,對美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有了大致的了解。本文試圖通過從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考核方法等幾方面對比分析中美高等教育間的差異,從而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議。
  一、中美高等教育上的差異
  (一)教育理念的差異。中國高等教育強調知識的重要性,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對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教學中注重知識的灌輸,教育質量的考察主要依據(jù)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與此不同,美國的高等教育更強調能力的重要性,看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注重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質量的考察主要依據(jù)學生能力的高低。
 。ǘ┱n程設置的差異。每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都要為經濟服務。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中需要大量的跨學科人才。為滿足社會的這一需要,美國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存在數(shù)量較多的跨學科專業(yè)和課程。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中國高校在課程設置上也進行了諸多改革,并開設了許多選修課目,但與美國相比學生進行跨專業(yè)學習或更換專業(yè)仍是十分困難。
 。ㄈ┙虒W方式的差異。在美國的高等教育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知識的構造,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并鼓勵學生向權威提出挑戰(zhàn)、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中教師沒有統(tǒng)一教材,教師的課堂講授是根據(jù)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科學研究經驗來組織安排課程內容和進度。學期開始,教師會給出本學期本課程的具體安排,并給出考核的標準以及對學生具體的要求。講授時,教師很少滿堂灌,教師在提綱挈領地講解重點難點之外,更注重提出個人見解,并且一般都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提問和討論時間。學生只要有問題可以隨時打斷教師講課進行提問,同時教師在講課時也會經常停下來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或看法。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實際處于一個指引的地位,學生處于中心地位。而在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根據(jù)指定的教材按照教學進度傳授知識,在授課過程中,不少教師仍然采取“滿堂灌”與“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學生課堂上往往忙于記錄筆記,在授課中沒有提問和見解。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在整個教學中教師和教材實際處于中心地位,而學生處于次要地位。
 。ㄋ模⿲W習方式的差異。在美國,老師對學生的面授時間很短。以雪城大學為例,教師授課時間大約僅為學生所用學習時間的30%左右。其余時間要靠自學、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同學之間討論和不斷的演示,才能學懂有關的知識。這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令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比如,康奈爾大學的David教授就認為,大學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從而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適應和提高。而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學生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學生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完全沒有自主力,處于完全被動地位。筆者在國內上課期間,常有學生問“老師,我們怎么學,學什么呢?”這種被動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一方面直接導致學生專業(yè)知識匱乏、缺少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另一方面導致學生競爭力的下降。
 。ㄎ澹┛己朔椒ǖ牟煌。美國高校對學生的考核更注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記憶和描述的能力。由于在美國的高等教育中,平時成績能夠真實的體現(xiàn)一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更加關注平時作業(yè)成績。學生的平時成績構成除了有經常性卻不定時的各種測驗外、還包括論文和課堂討論、講授等方面。對于教師而言,他們關注的不是答案,而是過程和思路。比如雪城大學的Mary教授就指出,判斷一個學生學習質量應通過他(或她)如何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而不是其結論和答案本身。此外,對于學生學習質量,學校和教師存在著嚴格的管理制度。例如,美國雪城大學,每個老師學期開始都會對同學宣布并強調一個校規(guī):作弊的成績?yōu)榱,交相同作業(yè)的同學的成績也都是零。因此每個人的作業(yè)都是通過獨立的思考來完成。
  而在中國的高校中,對學生的考核主要依據(jù)期末考試,且多為閉卷考試,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比重也比較大。與美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平時作業(yè)不多。對于某些專業(yè)或學校的學生,即使有平時作業(yè),也多為課本上的習題,學生很難真正的從一次作業(yè)中,經歷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小組演示等過程。因此學到的知識完全是“死”的。
  二、改革我國高等教育的對策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朝向素質教育方向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發(fā)展而且還會影響整個民族的未來。針對上面對中美高等教育間差異性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是當前擺在我國高等教育面前首要的任務。對此,筆者認為,關鍵問題是在繼承我國高等教育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同時,要善于學習借鑒美國的高等教育經驗,改革我國的高等教育。具體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確立新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長期以來,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中只強調人的知識內涵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人格的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伴隨經濟的發(fā)展,國家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取勝,人的質量越來越成為關鍵。因此,我國高等教育在確立育人目標時,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把培養(yǎng)具有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的一代新人作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通過它來引領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使社會的發(fā)展。
  第二,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長期以來,我國高教中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使大量教師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是游離于課程之外兩個獨立的個體。然而,筆者通過在美國為期半年的訪問,深刻的認識到教師和學生實際上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分別是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體;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負責教,學生只負責學,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以及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的過程。
  第三,改變教學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該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就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以講授為主的方式,廣泛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方式,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上來,以平等的方式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同時應該定期開展學術交流講座,使學生了解國內外最新動態(tài)、開闊視野,鍛煉獨立思維的能力。
  第四,調整專業(yè)與課程設置。我國傳統(tǒng)高等教育中存在專業(yè)劃分過細、學生知識面狹窄的問題。而隨經濟的發(fā)展,目前社會中需要大量跨學科、跨專業(yè)的人才。這樣就要求我們的高校應該加強學科間的相互交叉,開設或增加一些跨學科專業(yè)的課程,并增加選修課程的比例。允許學生跨系、跨專業(yè)甚至跨校選修課程拓寬專業(yè),讓學生有更多選擇專業(yè)的余地。
  第五,改革考核方法,建立多元的考核體系。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中主要以期末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指標。這種單一的考核方法影響了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開放性發(fā)展。而要發(fā)展個性化教育,就需要我們改變原來這種對學生單一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的考核體系。具體來說,就是要將過去的“分數(shù)本位”轉變?yōu)椤叭烁癖疚弧保谩澳芰藴省眮硖娲俺煽儤藴省,將原來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繼而激勵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弘平,欒好利,李卓玲.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較和啟示[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3).
  [2]梁金蘭,郭雙宙.中美高等教育質量內部保障體系比較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1,11(11).
  [3]鄭文.當代美國教育問題透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7.
  [4]胡振東.中美兩國教育差異初探[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3(2).
  [5]別敦榮.美國大學教育觀察[J].中國大學教育,2002(12).
  作者簡介:孟猛(1975—),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天津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經濟。

相關熱詞搜索:中美 高等教育 差異 中國高等教育 改革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